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比較成本學説

鎖定
比較成本學説是19世紀初英國著名經濟學家大衞·李嘉圖提出的一種國際貿易理論。為了能使各國的自然資源都得到充分利用,以實現最大的經濟效益,必須使各國都按比較利益原則進行分工。在自由放任的條件下,各國居民為了追求自身利益,都會把資本和勞動投入最有利的行業,生產與其自然和人為的條件相適應的商品,用以與他國相交換。國際分工的利益促使各國結成和諧的統一體。 [1] 
中文名
比較成本學説
提出者
(英國)大衞·李嘉圖
比較成本學説以國際間資本和勞動力不能自由流動為前提,把比較利益原則作為學説的基本思想。著名的比較成本學説對後世影響極大,並得到了後來的經濟學者的補充和發展。這一理論在當時對英國資產階級爭取自由貿易的運動起過重大作用。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國際分工與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聯繫,表明了國際分工的發展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此學説也遭到了一些經濟學者的激烈批評,認為它不能用來指導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
參考資料
  • 1.    鄭建邦. 國際關係辭典: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