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比爾卡和霍夫加登

鎖定
比爾卡和霍夫加登坐落在瑞典的梅拉倫湖裏相鄰的比爾卡島和阿德爾瑟島上。是北歐維京時代重要的商業貿易中心遺址,在由比爾卡和霍夫加登組成的商貿中心中,比爾卡占主導地位,霍夫加登則地處該貿易區的中心。以比爾卡為主導的該商貿中心,聞名於當時的斯堪的納維亞和波羅的海。這個商貿中心的遺址,是研究9世紀——10世紀波羅的海貿易發達狀況和當時瑞典經濟的重要歷史依據。比爾卡作為商業中心的地位後來被附近的黑爾戈取代。 [1]  1993年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中文名
比爾卡和霍夫加登
外文名
Birka and Hovgarden
地理位置
坐落在瑞典的梅拉倫湖裏相鄰的比爾卡島和阿德爾瑟島上
入選時間
1993年

比爾卡和霍夫加登世界文化遺產

比爾卡和霍夫加登基本資料

遺產名稱:比爾卡和霍夫加登
Birka and Hovgården
入選時間:1993
遴選依據:文化遺產 (iii)(iv)
地理位置:N59 20 6.504 E17 32 33.504
遺產編號:555

比爾卡和霍夫加登遺產描述

瑞典世界遺產地位置示意圖 瑞典世界遺產地位置示意圖
比爾卡和霍夫加登兩處遺址位於斯德哥爾摩市內的東北,坐落於梅拉倫湖中兩個相互毗鄰的小島——比約克島和阿德爾斯島上。比約克島上的幾乎大部分領土都是為比爾卡(Birka)遺址佔據着,公元9世紀至10世紀開始有人居住。據考證,該城的規模形成於5世紀~9世紀。該城的防衞十分嚴密。面向陸地的人口處,有長5.2千米、高約1.8 米、寬6—12米的壁壘。不過這些城樓現已消失。現在保存較完好的壁壘主要是東段部分,它大約建於925年。從外面看上去,遺址的主要組成部分是防禦性的城牆殘垣和小山上的壁壘、殘留的石頭碼頭和港口以及大約有3000個左右埋於地下的土墩。在地面以下的較深處,有許多層黑色的泥土,這些泥土中保存着許多古代人類居住時遺留下來的殘骸。位於阿德爾斯島上的霍夫加登(Hovgården)以阿德爾斯大教堂為中心。在這裏,我們能夠看見的遺址有建於13世紀的由磚造成的宮殿;一箇中世紀早期的港口,其上的碑銘已經受到破壞;還有幾個巨大的被埋着的土墩。比爾卡最可能的形成時間是8世紀末,在其建成之後不久,它便迅速的發展成為斯堪的納維亞地區規模最大的商業貿易站點。此外,比爾卡還是瑞典迄今為止所知的最早的基督教堂的所在地,直到今天,比爾卡依然是生活於8-10世紀時期的維金部落民房保存最為完整、未受到外來因素干擾的範例之一。
1993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依據標準 (iii)(iv),比爾卡和霍夫加登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批准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遴選依據標準(iii):比爾卡和霍夫加登建築羣保存非常完好,證明了維京人在經濟和政治擴張的兩個世紀裏建立了廣泛的貿易網絡。
遴選依據標準(iv):比爾卡是8世紀到10世紀維京人貿易定居的最完整、最未受干擾的例子之一。 [2] 

比爾卡和霍夫加登世遺委員會評價

比爾卡考古遺址位於梅拉倫湖的比約克島上,公元9世紀至10世紀開始有人居住。霍夫加登在毗鄰的阿德爾斯島上。這兩個島構成了反映歐洲海盜時期貿易網絡情況的考古遺址,並且影響到斯堪的納維亞以後的歷史。比爾卡還是瑞典第一個基督聖會(831年由聖安斯加創立)的地點所在。 [2-5] 

比爾卡和霍夫加登遺產介紹

比爾卡和霍夫加登是北歐維京時代重要的商業貿易中心遺址,在由比爾卡和霍夫加登組成的商貿中心中,比爾卡占主導地位,霍夫加登則地處該貿易區的中心。這兩個島構成了反映歐洲海盜時期貿易網絡情況的考古遺址,並且影響到斯堪的納維亞以後的歷史。比爾卡還是瑞典第一個基督聖會(831年由聖安斯加創立)的地點所在。霍夫加登鎮有許多從維京時代遺留下來的珍貴遺蹟,中世紀教堂裏有大量的大型古墓,其中最大的三處被稱為國王墓。
比爾卡(Birka)考古遺址位於梅拉倫湖的比約克島上,公元9世紀至10世紀開始有人居住。據考證,該城的規模形成於5世紀~9世紀。該城的防衞十分嚴密。面向陸地的人口處,有長5.2千米、高約1.8 米、寬6—12米的壁壘。不過這些城樓現已消失。現在保存較完好的壁壘主要是東段部分,它大約建於925年。
霍夫加登(Hovgården)在毗鄰的阿德爾斯島上。這兩個島構成了反映歐洲海盜時期貿易網絡情況的考古遺址,並且影響到斯堪的納維亞以後的歷史。比爾卡還是瑞典第一個基督聖會(831年由聖安斯加創立)的地點所在。霍夫加登鎮有許多從維京時代遺留下來的珍貴遺蹟,中世紀教堂裏有大量的大型古墓,其中最大的三處被稱為國王墓。

比爾卡和霍夫加登商業貿易中心

從北方日耳曼人從公元790年開始擴張,直到公元1066年丹麥人的後裔征服英格蘭,一般稱之為“維京時代”,是歐洲遠古時代和中世紀之間的過渡時期。維京人是著名的航海家,他們在設得蘭羣島、法羅羣島、冰島、格陵蘭島、都設立了殖民地,在10世紀末曾不定期地在美洲紐芬蘭居住過。他們不僅是海盜,也同時進行貿易,甚至定居在歐洲沿海和河流兩岸。有記錄説公元839年他們曾作為拜占庭僱傭兵征服北非。他們的殖民地遍佈歐洲,包括英格蘭的丹麥區、基輔羅斯、法國的諾曼底等等。只是到了維京時代的末期,北歐才出現獨立的國家和國王,同時也接納了基督教,開始進入中世紀。直到歐洲各國王權強大,有能力抵抗維京海盜之後,維京方才逐漸開始消亡。
比爾卡和霍夫加登是北歐維京時代重要的商業貿易中心遺址,在由比爾卡和霍夫加登組成的商貿中心中,比爾卡占主導地位,霍夫加登則地處該貿易區的中心。以比爾卡為主導的該商貿中心,聞名於當時的斯堪的納維亞和波羅的海。這個商貿中心的遺址,是研究9世紀—10世紀波羅的海貿易發達狀況和當時瑞典經濟的重要歷史依據。
比爾卡的地理位置十分巧妙,它的東部城市斯德哥爾摩東面有迷宮式的島礁,比爾卡所在的比爾卡島和斯德哥爾摩間又有星羅棋佈的湖泊。當時的商人選定比爾卡作為貿易中心,成功地防止了敵人的侵襲,因為外來人首先要在島礁中航行48千米,隨後又要在星羅棋佈的湖泊中航行29千米,最後才能到達比爾卡。比爾卡是一個四通八達的商業中心,西邊直通烏普薩拉和出產毛皮的地方,南連通果特蘭、特留索、沃林、海澤比和更遠的地方。

比爾卡和霍夫加登基督教傳播中心

比爾卡城遺址位於比約克島西北部的黑土區,據考證,該城的規模形成於5世紀~9世紀。該城的防衞十分嚴密。面向陸地的人口處,有長5.2千米、高約1.8 米、寬6米一12米的壁壘,壁壘上有六個出口。這條土築壁壘上面還有木牆或柵欄,常用的豁口或通道有堅固的木結構城樓,不過這些城樓現已消失。現在保存較完好的壁壘主要是東段部分,它大約建於925年。離黑土區不遠,在島嶼南和西南之間俯瞰遺址的矮山上,矗立着一座橢圓形堡壘,堡壘靠陸地的一面有三座門,門又有築起的土石壁壘作保護,朝海的一面,有天然的高30.5米的峭壁。在堡壘、城市和湖泊之間,又建有烽火台。
黑土區的北部、東部和南部,是比爾卡的主要墓地,這裏有2000多座墳墓,墓葬物十分豐富。比爾卡沒有大的手工工場,這座城市的繁榮甚至生存靠出售和轉售一年四季從各地來的貨物,它不僅與弗來西亞和西歐有貿易聯繫,而且可以説它更大地依賴與波羅的海東部地區和伏爾加河地區的貿易。在墳墓區,考古學家發現了大量來自東方的絲綢、玻璃裝飾品和諸多奢侈品。同時,比爾卡的貿易也具有廣泛性和多樣性,墳墓區發掘出的帶阿拉伯文字的白銀、阿拉伯和萊茵河的玻璃製品、弗來西亞的布和法蘭克的武器都充分地説明了這一點。
在比爾卡十分繁盛的9世紀,基督教傳教士也到達了該城,比爾卡也成為了北歐第一個基督教傳播中心。傳教士安斯加多次到達比爾卡,829年受到瑞典國王比約瑟接見。經過安斯加堅持不懈的努力,基督教終於得到比爾卡當局支持,比爾卡城行政長官海里加爾出資在自己的土地上建立起了一座教堂。傳教士林巴特將比爾卡城的居民分為土著和商人兩部分,兩部分分別由各自的總督實施統治,負責防衞和審判。
比爾卡的衰亡可能與10世紀後期梅拉倫湖和它南面入口的水位變化有關,但是更有説服力的解釋是:970年,由於基輔國王斯維雅託斯拉夫進攻伏爾加河灣的保加爾人,比爾卡與東方的貿易中斷。比爾卡人不能及時適應這種變化,比爾卡從此一蹶不振。

比爾卡和霍夫加登維京時代遺留

與比爾卡隔海相望的便是霍夫加登,它坐落在梅拉倫湖阿德爾瑟島上。霍夫加登鎮有許多從維京時代遺留下來的珍貴遺蹟,中世紀教堂裏有大量的大型古墓,其中最大的三處被稱為國王墓。在維京時代,這裏還有圍繞着淡水湖築建了防洪提帶的港口,港口內部有一座刻有古代北歐文字的石碑面向來往的船隻,位於山脊上的自維京時代遺留下來的皇家遺址與霍夫加登鎮很近。據考證,1270年這裏便有了磚石結構的宮殿。考古發掘出的幾處王陵,墓室寬大,陪葬品不僅自身價值不菲,還具有重要的考古價值。比爾卡和霍夫加登組成的商業中心在11世紀被西格圖納城代替。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