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毒螫

鎖定
毒螫,漢語詞語,拼音:dú shì,意思是謂毒蟲等刺人或動物;指毒汁、毒素;毒害、危害;指毒害人的行為;猶毒辣。 [1]  出自《鬼谷子·權》。
中文名
毒螫
拼    音
dú shì
注    音
ㄉㄨˊ ㄕㄧˋ
出    處
《鬼谷子·權》

目錄

毒螫釋義

1.謂毒蟲等刺人或動物。2.指毒汁﹑毒素。3.毒害;危害。4.指毒害人的行為。5.猶毒辣。 [1] 

毒螫出處

《鬼谷子·權》:“螫蟲之動也,必以毒螫。” [2] 

毒螫例句

1、謂毒蟲等刺人或動物。
《鬼谷子·權》:“螫蟲之動也,必以毒螫。”
《淮南子·説山訓》:“貞蟲之動以毒螫,熊羆之動以攫搏,兕牛之動以觝觸,物莫措其所脩而用其所短也。”
唐·韓愈《永貞行》:“蠱蟲羣飛夜撲燈,雄虺毒螫墮股肱。”
2、指毒汁、毒素。
唐·元稹《蛒蜂》詩序:“蛒,蜂類而大,巢在褰鼻蛇穴下,故毒螫倍諸蜂蠆。”
3、毒害;危害。
漢·班固《白虎通·諫諍》:“民蒙毒螫。”
《明史·黃尊素傳》:“柴柵既固,毒螫誰何。”
清·錢謙益《序》:“執政張羅鈎黨,毒螫善類。”
4、指毒害人的行為。
《史記·律書》:“喜則愛心生,怒則毒螫加,情性之理也。”
5、猶毒辣。
漢·班固《西都賦》:“流大漢之愷悌,湯亡秦之毒螫。”
清 梁紹壬 《兩般秋雨盦隨筆·阮大鋮祭文》:“公與 馬 密謀定策,如置弈棋。然 馬 貪夫敗類,自公出而勸以戕賊毒螫,及悔為所用而事已去。” [3] 
章炳麟《駁康有為論革命書》:“況於廷杖雖除,詩案史禍,較諸廷杖毒螫百倍。”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