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母連雲

鎖定
年僅38歲的海南省國營三道農場場長母連雲,努力實踐江澤民總書記“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以突出的工作成效,名列“海南十大傑出青年”榜首,在第十一屆“中國十大傑出青年”評選中名列第十一位,並被評為海南省第二屆優秀企業家,海南省防風抗洪搶險救災先進個人,海南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個人,在建黨80週年之際被評為海南省農墾系統優秀黨員。海南省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2] 
中文名
母連雲
出生地
海南省
學位/學歷
碩士

目錄

母連雲簡介

母連雲,男,39歲,碩士研究生,中共黨員,海南省國營三道農場場長。
他從最基層的割膠工、生產隊會計、統計員做起,在農墾戰線工作了22年。1998年,他臨危授命,被任命為海南省農墾系統5家特困企業之首的三道農場場長。上任後,他大刀闊斧實施改革,強化管理,轉換經營機制,改變了農場過去數十年單一的農業經濟結構。經過2年多的努力,使企業扭虧增盈,主業幹膠生產翻了兩番,農場2152户貧困户脱貧,工農業生產總值、全員勞動生產率、職工勞均純收入等幾項主要經濟指標的增幅不僅創造了該場43年來的最高記錄,而且名列海南墾區120多個企業之首。2000年,他大膽地提出了以土地入股,橡膠及其它熱帶作物承包並可轉讓的農場國有民營化改革方案,打破了50年來海南農墾舊的經營模式,其經驗在全省和全國農墾系統得以推廣。

母連雲事蹟介紹

海南五指山地區是國務院列為國家級的少數民族特困山區,在這個老、少、偏、邊、窮、黎、苗、漢族雜居的革命老區,國營三道農場又是這片土地上瀕臨破產的一個農墾企業,就是這麼一個人見人怕、資不抵債的老場,在一場百年不遇的颱風面前,卻因為一位38歲的青年上任,經受住了嚴峻的考驗,竟然舊貌換新顏,成為全國農墾系統改革的典型。
(2)改革隊級管理模式。在生產隊實行由隊幹部集體抵押承包、包死上繳基數、超收全留、欠收自負、農場核算到隊的隊級承包制。這種承包模式有效搞好護林保膠、穩定場鄉關係、調動了膠工積極性、提高了幹膠產量和經濟效益。
(3)實行股份制改革,在兩個農村轉進隊繼續推行橡膠股份制外,又對新更新定植的第二代膠園實行股份制,效果十分理想。
(4)實行開割膠園長期承包改革。通過這項措施節約勞動力275人,促進了技術、施肥、收入等的提高,是促進生產力發展的一個突破
(5)改革分配製度。對幹部實行動態結構工資制,由基礎工資、工幹齡、職稱補貼、效益工資和浮動工資組成。
(6)抓好二級企業改革。按照國有資產不流失,不增加企業負擔的原則,2004年公開向社會招標,使供銷、供電等6個二級企業完成了改制全部走上了承包經營和股份合作制經營之路,堵住了管理漏洞,減少了企業的投入,調動了二級企業的積極性,也促成了三大指標的順利完成。
(7)推進土地入户承包改革。對所有自營土地進行承包辦證工作,把經營權、使用權轉移給職工。
(8)推行住房改革。農場推行私建公助、產權歸職工的政策,使部分生產隊和學校、醫院的危房得到了徹底解決。
(9)改革財務管理模式。針對多頭管理、多頭開支的現象,設立財務核算中心,取消作業區、生產隊核算,統一管理,統一審核工資及費用,直接核算到户減少中間環節,是全局10個從手工操作到電算化的單位之一。
(10)改革醫療保險制度。堅持個人與集體共同負擔的做法,設立重病救治互助金,全場2500名職工參加,職工個人最大受益為10000元,有力地扶持了弱勢羣體。
改革的成功實施,使金江農場在短短的近兩年時間內創下了“改革取得突破,經濟得到發展,收入不斷提高,社會日趨穩定”的可喜局面,在全墾區和地方引起良好反響。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母連雲同志從不計較個人得失,情為民所繫,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堅持以人為本,解職工所難。他説,“求真務實不是坐道人長短,更不是漂亮的口號,而是身體力行,追求與行動。”作為領導幹部他緊緊地抓住羣眾生產生活中的迫切問題,抓住黨的建設中的突出問題,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與時俱進,一個問題一個問題的解決;一項工作一項工作的去推進,切實履行好興一方經濟,富一方百姓,建一方文明,保一方平安的職責,相信羣眾,依賴羣眾,把職工的根本利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他在三道農場工作5年使一個瀕臨破產的國營企業起死回生,在金江農場工作兩年期間(2003年該農場實現利潤428萬元;2004年實現利潤753.5萬元),一舉摘掉了自1989年以來連續14年虧損的帽子。兩年間國內生產總值分別達到4494萬元和5007萬元,比2002年的4031萬元分別增長11.5%和11.4%,職工收入創新高,2003年、2004年職工年勞均收入分別為11310元、13045元,較2002年的10845元分別增長4.3%和20.3%。這一項項碩果累累的成績是母連雲同志同場黨委一班人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真實寫照。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