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漢字)

鎖定
毋(拼音:wú),是漢語通用規範二級字 [1]  。最早見於戰國 [2]  。本義是不要,表示禁止,引申也用作一般否定詞。
(基本信息欄來源: [3] 
中文名
拼    音
部    首
五    筆
xde(86版)、nnde(98版)、xdd(新世紀版) [5] 
倉    頡
wj
鄭    碼
zyma
字    級
二級字 [1] 
注    音
ㄨˊ
平水韻部
平聲七虞 [4] 
總筆畫
4
五筆字根
♮丆[彡](86)、乚丆[彡](98)、♮丆[三](新世紀)
數字王碼
5531(乚丿一)
四角號碼
77550
統一碼
6BCB
結    構
單一結構
造字法
象形兼會意字

字源演變

字形演變圖 字形演變圖
象形兼會意字,女之分化字。從女,中間加一橫筆為分化符號,女亦聲。女、母、毋均一字之分化。戰國時始分化出“毋”字。楚文字“毋”字或作A,贅加“B”劃飾筆。秦文字或作C,為隸、楷所本。本義是不要,表示禁止。《説文》:“毋,止之也。”《詩·小雅·角弓》:“毋教猱升木。”鄭玄箋:“毋,禁詞。” 《包山楚簡》207:“尚毋又咎。” (希望不要有災禍)《包山楚簡》245:“毋又祟。” (不要有禍祟)又有無、沒有之義。《璽匯》 4887“日敬毋治”,讀為“日敬無怠”。《書·大禹謨》:“無怠無荒,四夷來王。”引申也用作一般否定詞,又用作無指代詞,相當於沒有誰,沒有什麼;指無沒有。 [2]  [6] 

詳細釋義

拼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動詞
無,沒有。
not have
《墨子·非命上》:“言而毋儀,譬如運鈞之上而立朝夕者也。”
《史記·刺客列傳》:“今行而毋信,則秦未可親也。”
清戴震《汪河發墓誌銘》:“嗚呼,我死毋憾,但我主人聞之,病又加甚耳。”
毋幾、毋何、毋我、毋度
副詞
莫,不可。表示禁止。
don't
《詩·小雅·角弓》:“毋教猱升木,如塗塗附。”
鄭玄箋:“毋,禁辭。”
《禮記·曲禮上》:“毋不敬。”
陸德明釋文:“古人云‘毋’,猶今人言‘莫’也。”
唐韓愈《故幽州節度判官張君墓誌銘》:“且相約:張御史長者,毋侮辱轢蹙我事。”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馮婉貞勝英人於謝莊》:“三保戒團眾裝藥實彈,毋妄發。”
毋或、毋多、毋己、毋違、毋令逃逸、毋自欺
不。表示否定。
no
《韓非子·説林下》:“以我為君子也,君子安可毋敬也。”
《漢書·蒯通傳》:“用臣之計,毋戰而略地,不攻而下城,傳檄而千里定。”
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國·太平條規》:“毋得包弊徇(徇)情,順下逆上。”
毋事、毋須、毋庸諱言
無。
nothing
《史記·秦始皇紀》:“身自持築臿,脛毋毛。”
毋害
代詞
相當於“沒有誰”。
nobody
《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上察宗室諸竇,毋如竇嬰賢,乃召嬰。”
《史記·酷吏列傳》:“盡十二月……毋敢夜行。”

語助詞
無義。

《墨子·尚同中》:“上唯毋立而為政乎國家,為民正長。”
孫詒讓間詁:“毋,語詞。”
《墨子·尚賢中》:“古者聖王,唯毋得賢人而使之……賢人唯毋得明君而事之。”
王念孫《讀書雜誌·墨子一》:“毋,語詞耳,本無意義。”

名詞
姓。


毋擇
móu
名詞
夏代冠名。

禮記·郊特牲》:“毋追,夏后氏之道也。”
鄭玄注:“常所服以行道之冠也。”
後漢書·輿服志下》:“委貌冠、皮弁冠同制,長七寸,高四寸,制如覆杯,前高廣,後卑鋭,所謂夏之毋追,殷之章甫者也。”
明謝肇浙《五雜俎·物部四》:“毋追收,夏冠也。”
毋追
(參考資料: [7] 

古籍解釋

説文解字

止之也。從女,有奸之者。凡毋之屬皆從毋。武扶切。 [8] 

説文解字注

止之䛐也。
䛐依禮記釋文補。䛐者,意內而言外也。其意禁止。其言曰毋也。古通用無。詩書皆用無,士昏禮:夙夜毋違命。注曰:古文毋為無。是古文禮作無,今文禮作毋也。漢人多用毋,故小戴禮記、今文尙書皆用毋,史記則竟用毋為有無字。○又按詩毋敎猱𦫵木,字作毋。鄭箋:毋,禁辭。
從女一,
會意。武扶切。五部。
女,有奸之者:一,禁止之令勿奸也。
各本但有從女有奸之者六字,今補十字。禁止之令勿奸,此説從一之意。毋與乍同意。乍下雲:止也,從亡一,一有所礙之也。然則毋下亦當從女一,一有所礙之。其義可互證。曲禮釋文、大禹謨正義皆引説文雲其字從女,內有一畫,象有奸之形,禁止之勿令奸。古人云毋,猶今人言莫也。此以己意增改而失許意。葢許以禁止令勿奸,説從一。陸、孔以有奸之者,説從一不知女有奸之者五字為從一。以禁止張本。唐人之增改。今本之奪落,皆繆。而唐本可摘以正今本。凡毋之屬皆從毋。 [9] 

康熙字典

《唐韻》武扶切。《集韻》《韻會》《正韻》微夫切。𠀤音無。《説文》:止之也。其字從女,內有一畫,象奸之形禁止之,勿令奸。《禮·曲禮》:毋不敬。注:毋,止之辭。古人云:毋猶今人言莫也。
又《儀禮·士相見禮》:毋上於面,毋下於帶。鄭注:古文毋為無。賈公彥疏:今不從者,《説文》雲:毋,禁辭。故不從有無之無也。
又將毋、毋乃皆發問之辭,與無通。《韓詩外傳》:客有見周公者,曰:入乎將毋。公曰:請入。坐乎將毋。公曰:請坐。言乎將毋。公唯唯。
又姓。《廣韻》:毋丘或為毋氏。
又漢複姓八氏。《漢書·貨殖傳》有毋鹽氏,鉅富,齊毋鹽邑大夫之後。漢有執金吾東海毋將隆、將作大匠毋丘興。《風俗通》有樂安毋車伯奇,為下邳相,有主簿步邵南。時人稱毋車府君步主簿。《何氏姓苑》雲有毋終氏。《左傳》魯大夫茲毋還、晉大夫綦毋張。《漢書》有巨毋霸,王莽改為巨毋氏。
又甯毋,地名。《穀梁傳》作寧毋。毋音無。
又茂後反。《公羊傳》音同。
又《集韻》《韻會》𠀤迷浮切。音謀。毋追,夏后氏緇布冠名。《禮·郊特牲》:毋追,夏后氏之道也。
又《集韻》罔甫切。音武。與䳇、鵡同。鸚䳇,鳥名。或從武,亦省作毋。與父母之母不同。 [3] 
《説文解字(孫刻本)》書影 《説文解字(孫刻本)》書影 [10]
《説文解字注》書影 《説文解字注》書影 [11]
《康熙字典(內府)》書影 《康熙字典(內府)》書影 [12]

書法字形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中國台灣-中國香港-日本-韓國字形對比圖 中國大陸-中國台灣-中國香港-日本-韓國字形對比圖 [3]

書寫演示

毋字書寫演示 毋字書寫演示

書法欣賞

(書法來源: [13] 

音韻彙集


字頭
小韻
反切
聲母
韻母
韻目
韻部
聲調
四呼
韻攝
上古音系








廣韻
武夫

三等
平聲
合口
中原音韻

魚模合

魚模

上聲
合口呼

洪武正韻
微夫


五模

平聲


分韻撮要


第十二孤古故

陽平


(音韻資料來源: [14]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