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毀傷半徑

鎖定
毀傷半徑,亦稱“殺傷破壞半徑”。從彈藥(炮彈、地雷、航空炸彈和核彈等)的爆炸中心或爆心投影點到毀傷區域邊緣的距離。常規彈藥的毀傷半徑主要取決於彈藥的爆炸方式、威力、地形、目標性質等因素。當毀傷程度一定時,核武器毀傷半徑的大小除取決於上述因素外,還取決於氣象條件等因素。計算彈藥毀傷半徑時,通常使用綜合毀傷範圍半徑或單個毀傷因素(如衝擊波、光輻射、破片等)的作用範圍半徑(米或公里)來表示。在計算用常規彈藥進行火箭突擊、火炮射擊和轟炸的毀傷效果時,通常把毀傷半徑換算成毀傷範圍(即毀傷目標的面積)來表示。 [1] 
中文名
毀傷半徑
別    名
殺傷破壞半徑
釋    義
彈藥的爆炸中心或爆心投影點到毀傷區域邊緣的距離
參考資料
  • 1.    熊武一、周家法主編.《軍事大辭海·下》:長城出版社,2000年5月:第308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