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殿前歡·楚懷王

鎖定
《殿前歡·楚懷王》是元代文學家貫雲石所創作的一首小令。這首小令通過對屈原平生遭際的沉思,表明自己棄官歸隱的人生態度:詩人一方面對屈原的品質表示崇敬,另一方面又認為屈原這樣賢能正直的人,不必拘泥於官場,既然舉世皆濁,不能實現理想抱負,也不必自沉汨羅江,應該曠達、超脱一些,走歸隱之路。此小令對歷史人物的深邃思索,厚重、悲壯、激憤、自嘲,正話反説,耐人尋味。 [1] 
作品名稱
殿前歡·楚懷王
作    者
貫雲石
創作年代
元代
出    處
《酸甜樂府》
作品體裁
小令

殿前歡·楚懷王作品原文

【雙調·殿前歡1
楚懷王2,忠臣跳入汨羅江3。《離騷》讀罷空惆悵4,日月同光5。傷心來笑一場,笑你個三閭強6,為甚不身心放7?滄浪污你8,你污滄浪9 [2] 

殿前歡·楚懷王註釋譯文

殿前歡·楚懷王詞句註釋

1.殿前歡:雙調中的一個常用曲調,又名鳳將雛,小婦孩兒。句式一般為三三七、四五三五、四四共九句八韻。第八句不用韻,末二句一般要對,有的在第六句增加襯字,使五、六、七句成為五言鼎足對。
2.楚懷王:戰國時楚國的國君。
3.汨(mì)羅江:發源於江西省修水縣,於龍門流入湖南省平江縣境內,向西流經平江城區,於汨羅江口匯入洞庭湖。
4.離騷:屈原代表作品,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首長篇抒情詩。
5.日月同光:指屈原的思想和精神將和日月一樣永放光彩。
6.三閭(lǘ):屈原曾任三閭大夫。
7.身心放:把身體和心理都放下,超凡脱俗。
8.滄浪污你:是滄浪水玷污了你的清白。
9.你污滄浪:你投江而死也使滄浪水污濁。 [3-4] 

殿前歡·楚懷王白話譯文

楚懷王啊,楚懷王,是你使忠臣跳入了汨羅江。我讀完《離騷》空自惆悵,真的太瑰麗太深刻太有激情,必將與天地同在與日月同光。傷心之後我大笑一場,笑你屈原太固執太倔強,為什麼不能把身心都放一放?滄浪之水淹死你玷污了你,你也冤枉並污濁了滄浪。 [4] 

殿前歡·楚懷王創作背景

此小令具體創作時間未知。元代文人多數欣賞陶淵明而不願意效仿屈原,這背後有巨大的隱痛。因為元代政治一直比較混亂和黑暗,如果效仿屈原恐怕天天得有人跳汨羅江。貫雲石本出生顯貴,祖父官居高位,年方二十便承襲父爵,出任兩淮萬户達魯花赤,其後又官至翰林學士,因仕途險惡,只能做出借病棄官的無奈之舉。作者是在讀完屈原的《離騷》後有感於現實,寫下這首小令。 [4]  [5] 

殿前歡·楚懷王作品鑑賞

殿前歡·楚懷王文學賞析

首二句點出楚懷王昏庸不察,逼得忠心耿耿的屈原自沉汨羅。出筆便劈題,平空起勢,寫出了屈子一躍衝向波濤的悲壯氣勢。“《離騷》讀罷空惆悵”一句,方揭出作者是在作歷史的沉思,那久遠的、深邃的思索,盡在“空惆悵”三字中了。作者惆悵之餘,撒然省悟:古往今來,凡有作為的積極進取者,皆屢遭磨難,命運多舛,不如放達超脱,盡山水之樂。“傷心來笑一場”乃充滿苦澀之反語,先賢的命運如此悽慘,就裏分明藴含着《天問》式的無盡詰難。“笑”與“傷心”搭配,似有些荒誕,實質上這是一種極為複雜的情緒,即是一種憤極的苦笑。貫雲石仕途多蹇後借病棄官歸隱,雖為貴族功臣之後,卻嚮往“一笑白雲外”的隱逸生活。曠達超然的背後,明明潛藏着對黑暗社會現實的牢騷和憤慨。“笑你個三閭強”以下,是解釋前文“笑一場”的緣由,倔強的屈原,你為什麼不放達超脱一點。笑屈原之非,乃“不達時”之輩;骨鯁正直者都是崇敬屈原的。這裏分明是以反言正,其實作者對屈原也是欽佩之至的。故可認為元散曲中非屈原之語,皆是憤極之反語。結二句以滄浪水清襯托屈原之高潔,同樣是正語反説。文面的意思是:滄浪清澈之水玷污了你,而你的自沉也使滄浪之水污濁了。無非是對屈原投江持非議的態度。承上文,仍是説屈原不夠曠達。這恰恰透露出所謂曠達和超脱原是出於無可奈何,痛苦和矛盾,複雜和微妙,是正可玩味處。
這首小令最突出的特點是苦語樂道,糊塗中反更清楚,詼諧中藏着苦澀,其韻味是耐反覆咀嚼的。其中時出反語,間或流露出辛酸和憤懣。 [6] 

殿前歡·楚懷王名家點評

原遼寧省文學研究所研究員朱敦源:明明是議論,寫得可也招人看。往往在曲中發議論,不是枯乾無味,就是僵硬一塊,可這小曲讀了聽了一點不枯燥。你説它豪放,有點也不全是;你説它委惋柔和,有點也不全是。有時候寫的明明是苦語,可讀來聽來也不見得其中一點沒有樂道;有時候在胡塗中反見清楚,在詼諧中倒藏有苦澀,這樣寫,藝術魅力反倒增強了。(《中華散曲365首精華今譯》) [7] 

殿前歡·楚懷王作者簡介

貫雲石(1286—1324年),維吾爾族人,本名小云石海涯,父名貫只哥,因以貫為姓。號酸齋,又號蘆花道人。曾學武后接受漢文化。後人輯有《酸甜樂府》。 [2] 
參考資料
  • 1.    陳忻,謝真元編著. 中國古代豪放詞曲評論[M]. 天津 :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22004 ,409.
  • 2.    陳常錦選注. 元曲[M]. 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0 ,73.
  • 3.    耿兆林等編著. 元散曲淺析[M]. 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 ,113.
  • 4.    畢寶魁,尹博著. 元曲三百首譯註評[M]. 北京:現代出版社,2015 ,167.
  • 5.    趙義山編. 元曲鑑賞辭典[M]. 北京: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2012 ,455.
  • 6.    上海辭書出版社文學鑑賞辭典編纂中心編. 元曲鑑賞辭典珍藏本 上[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2 ,619-620.
  • 7.    朱敦源編著. 中華散曲365首精華今譯[M]. 延吉:東北朝鮮民族教育出版社,1993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