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殿前歡·梅花

鎖定
《殿前歡·梅花》是元代作家景元啓創作的散曲。此曲首兩句寫梅花的形象,但不直賦其形,而只描畫其影;接着以“山妻罵”側寫自己如痴如醉般專注地賞識梅花;末兩句既表明雅賞梅花進入物我兩忘的化境,也表明在看梅的過程中,對人生有所體悟。作者巧用莊周夢蝶之意,説自己與梅花渾成一體,無法分辨,藴含着以梅花高尚純潔的品格自喻的用意。全曲前半用語典雅,後半用語通俗,在描繪中滲和着哲理,這在散曲中別開生面。
作品名稱
殿前歡·梅花
作    者
景元啓
創作年代
元代
作品出處
全元散曲
作品體裁
散曲
別    名
【雙調】殿前歡·梅花

殿前歡·梅花作品原文

【雙調】殿前歡·梅花
月如牙,早庭前疏影印窗紗。逃禪老筆應難畫,別樣清佳。據胡牀再看咱,山妻罵:“為甚情牽掛?”“大都來梅花是我,我是梅花。” [1] 

殿前歡·梅花註釋譯文

殿前歡·梅花詞句註釋

⑴雙調:宮調名,為元曲常用宮調之一。殿前歡:曲牌名,屬雙調,九句八韻四十二字。
⑵月如牙:指新月。
⑶早:已經是。疏影:指梅花在月光照射下的投影。
⑷逃禪:指逃避到佛教中以求解脱的人。此作者自稱。
⑸胡牀:即交椅。看咱:即“看啊”。咱,語尾助詞。
⑹山妻:妻子,謙辭。
⑺為甚:為什麼。
⑻大都來:只不過。 [2]  [3] 

殿前歡·梅花白話譯文

一彎月牙兒斜照着庭院中的梅花,那稀疏的梅影映在紗窗上。眼前景色特別清新美麗,即使是歸隱山中的老畫家也難以描畫。靠在交椅上仔細觀賞,悠然神往。妻子不由責問道:“你為什麼那樣痴迷動情?”“只不過梅花是我,我是梅花。” [2] 

殿前歡·梅花創作背景

此曲載於《太平樂府》卷一。景元啓工於作曲,內容多寫男女情愛,隱居生活。梅花在嚴寒之中,開百花之先,獨天下而春。以其高潔清雅的形象與松、竹並稱“歲寒三友”,與蘭、竹、菊並稱為“四君子”。作者作此曲,旨在通過寫梅的清姿以及自己對梅的喜愛之情來表達自己隱逸生活中的高潔之趣。 [3]  [4] 

殿前歡·梅花作品鑑賞

殿前歡·梅花整體賞析

此曲前四句,作者就將目光聚焦在梅花,集中寫梅。寫梅卻不直寫,面是落筆於梅影,避其形而畫其神。這是作者的脱俗之處,可見他愛的不是梅的葉綠花紅,而是梅的“清佳”神韻。
“月如牙,早庭前疏影印窗紗”,新月初上,這時便不同於白日的喧譁紛繁,周圍環境靜謐清明。林逋在《山園小梅》中用“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來寫梅影,作者從窗紗觀梅影,窗紗映梅,彷彿墨梅,自然別具清俊素雅之感。“逃禪老筆應難畫,別樣清佳”,強調梅的“清佳”之姿,即使是逃避世事的隱逸之筆也難以摹畫梅花的清雅孤逸之態。“據胡牀再看咱”,靠着坐具又看起梅花來,充分體現了作者對梅花的喜愛之情。“據胡牀”是作者轉換了行為動作,欲將注意力從梅花上轉移,卻身不由己,目光和心思都無法離開梅花,“再看”表示作者依然回到了賞梅的活動中。作者對於賞梅的樂此不疲,此情堪比林逋“梅妻鶴子”的痴狂境界,也難怪“山妻”要為此而嫉妒嗔怪,逗出下句。“山妻罵:為甚情牽掛?”一句,看似隨意,卻撥得雲開見月明,以“山妻”之口引出“情”字,詠“梅”終為寫“情”,讀者的目光也從梅花轉到作者身上。“大都來梅花是我,我是梅花”是全曲的神髓之句,不是簡單地以梅花自比,而是物與神遊,物我兩忘,將自己高潔的情操與梅花的清雅之姿融合為一。作者如痴如醉的精神狀態,表現了他對梅花的摯愛,寄寓了作者高潔的情趣。
張炎對詠物詞提出“體認稍真,則拘而不暢,模寫差遠,則晦而不明。要須收縱聯密,用事合題,一段意思,全在結句,斯為絕妙”(《詞源》)的審美規範,大旨是主體與客體之間保持若即若離的審美關係,方能得其神致,寫出詠物佳作,而結句以點明作者情思最為絕妙。這對詠物曲作同樣適用,景元啓的這首詠梅小令,得梅花深致而情趣盎然,為詠物佳作。 [4] 

殿前歡·梅花名家點評

信陽師範學院教授王忠閣:此曲詠梅,不直寫梅花實體,而寫月光下投在紗窗上的梅影,不直接詠梅本身,而重在展示作者觀賞中物我為一的幻境,自與以往詠梅之作不同。曲中間夾入山妻插話,既表現出散曲特有的風格,又使情感的表達逼真而小有波瀾從而收到良好的藝術效果。(《元曲大辭典》) [3] 
四川師範大學圖書館館長鄧元煊:此曲描寫了一個極富情味的場景,表現瞭如梅花般清高絕俗的情懷。境界清幽淡雅,意在言外;人物栩栩如生,如在目前。與“山妻”的一問一答,戲謔詼諧,饒有情趣。(《元曲:彩圖版》) [2] 

殿前歡·梅花作者簡介

景元啓,元代散曲作家。其姓一作杲、粟,疑誤。生平事蹟無考。散曲多寫男女情事及隱居生活。明代朱權《太和正音譜》將其列於“詞林英傑”一百五十人之中。現存小令十五首,套數一首。 [4] 
參考資料
  • 1.    隋樹森.全元散曲(下)[M].北京:中華書局,1964:1149-1150
  • 2.    鄧元煊.元曲:彩圖版[M].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2020:117
  • 3.    李修生.元曲大辭典(修訂版)[M].南京:鳳凰出版社,2003:288
  • 4.    陳鵬 閆麗紅.元曲三百首鑑賞辭典[M].武漢:崇文書局,2020:314-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