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殼椎類

鎖定
兩棲動物的一個已滅絕的亞綱。殼椎類多為小型兩棲動物,適應於淺水及沼澤生活;最早出現於早石炭世,至古生代末滅絕,從未繁盛過。一般分為三個目:遊螈目、小鯢目和缺肢目。
拉丁學名
Lepospondyli
動物界
分佈區域
歐洲、北美和北非
中文學名
殼椎類

殼椎類形態特徵

遊螈目是殼椎類中數量、種類和形態都最為多樣化的家族。它們在石炭紀後期開始向兩個方向進化,一支進化成體形細長的鰻魚狀或蛇形兩棲動物;另一支則身體和頭骨都向着扁平而且寬闊的方向發展,例如二疊紀著名的笠頭螈,頭骨側面和頂蓋部分的骨骼向側面極度生長,以至於頭骨的後部好像向兩側長出三角形的“角”一樣,而且使整個頭骨的形狀像一頂斗笠,因而被命名為“笠頭螈”。
笠頭螈的身體也是扁平的,而且肢骨又小又弱。顯然,這種動物很可能屬於底棲形的兩棲動物,大部分時間可能都是呆在小溪或池塘的水底生活的。

殼椎類殼椎介紹

殼椎類(Lepospondyli)
殼椎類 殼椎類
小鯢目都是一些適合生存在水邊地下或沼澤中的小型的原始兩棲動物,而缺肢目則特化成小型、細長而且沒有四肢的蛇狀兩棲動物。

殼椎類種羣分佈

主要分佈於 歐洲、北美和北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