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殷浩北伐

鎖定
殷浩北伐,指的是晉穆帝永和八年(352)九月至永和九年十一月,歷時一年兩個月。此時取代後趙的冉魏已滅,主要是同前秦苻健爭奪許洛。彼時桓温欲率眾北伐,朝廷不許,簡文帝認為殷浩有盛名,便任用殷浩抗拒桓温。
永和五年,朝廷欲乘石虎新死蕩平關河,以浩任都督揚、豫、徐、兗、青、五州軍事,統軍進取中原。九年,浩趁前秦內亂之際,自壽春(今安徽壽縣)率大軍北伐前秦,以姚襄為前鋒。浩至許昌(今河南許昌東),會徵西將軍謝尚兵敗,浩退還壽陽,整軍復進,襄懷恨浩謀圖己,乃伏甲山桑(今安徽蒙城北),縱兵擊之,浩軍大敗,棄輜重,退保譙城(今安徽亳州),兵械軍儲皆為襄所獲。
桓温與殷浩有隙,及聞其敗,上疏指責浩連年北伐敗績,糧械盡失,反以資敵,請罪之。帝遂廢浩為庶人。
名    稱
殷浩北伐
發生時間
352年
地    點
河南許昌、安徽山桑
參戰方
東晉,前秦、前燕
結    果
東晉北伐失敗

殷浩北伐戰役背景

永和三年(347年)桓温滅蜀後,威名大振,他屢次要求北伐中原,當朝大臣們無法直接阻止,於是於永和五年(349年),趁石虎死、中原大亂之際,任命殷浩為都督揚、豫、徐、兗、青五州諸軍事,出師北伐,以抑制桓温。

殷浩北伐戰役過程

永和八年(352年)二月,殷浩以謝尚、荀羨為都統,進駐壽春。六月二十九日,秦晉在潁水之誡橋展開激戰,結果晉軍大敗。殷浩狼狽逃回壽春。九月進駐泗口(今江蘇淮陰北),派戴施等據守石門和倉垣。十二月,前秦大將梁安、雷弱兒詐降晉軍。永和九年(353年)十月,殷浩得知後趙降將張遇在關中叛秦,又以為梁安、雷弱兒已將一切安排妥當,於是率七萬大軍,以姚襄為先鋒,自壽春出師北伐,準備進據洛陽,修復園陵。豈料姚襄因與殷浩不和,忌恨殷浩,反伏兵于山桑(今安徽渦陽)攻擊殷浩,浩軍大敗,退走譙城(今安徽亳州)。

殷浩北伐戰役結果

永和十年(354年)正月,桓温以殷浩北伐屢敗,上疏歷數其罪狀,殷浩因此被朝廷貶為庶人,流放到東陽信安(今浙江衢州),於永和十二年(356年)初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