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殷學忠

(安利領袖)

鎖定
殷學忠出生於湖北省黃石市大冶縣殷組鎮殷祖村。該村是一個扶貧村,這裏四面環山,是個極為閉塞的窮山村。他排行第五,是家中最小的一個
中文名
殷學忠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地
湖北省黃石市大冶縣
主要成就
安利領袖
性    別

殷學忠人物簡介

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
初中的時候,他父母過早就離開了他們,兄弟姐妹五人相依為命,日子熬得異常的艱苦。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尚未成年的殷學忠過早就承受了巨大的生活壓力,家境的貧苦促使他愈來愈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少年的種種磨難,令他更加奮發圖強的學習,只有讀書,才是唯一的出路。苦盡甘來,他終於考上了武漢理工大學的輪機管理系輪機管理專業。雖説山溝裏飛出來的狀元,但仍舊要堅強不屈的去面對那艱難困苦的現實生活。
80年代看廣東,90年代看浦東,早在中學年代,年少的殷學忠被電影片《上海灘》所吸引,這個山溝裏的窮孩子對上海灘一直是夢寐以求。1993年,當他帶着滿腔熱血走出武漢理工大學的校門時,決定南下上海,聯絡好上海一家海運公司後,便準備啓程。但身無分文,只得向老師借來48元,藏在衣兜裏。真是往事不堪回首。

殷學忠初到上海

千里江陵,輕舟已過,秀麗風光無暇看,心境似箭飛申城。
當他順着長江漂流而下到達第十甫碼頭時,心裏又緊張又興奮。緊張的是:自己聽不懂一句上海話,舉目無親,興奮的是,如願以償在此拚打天下,立足上海。

殷學忠難以立足

1993年3月18號,他永生難忘的日子,他在華壽海運公司正是上班,等待他的並不是想象中繁華喧鬧的上海灘,漫長的遠航生活令他孤獨無助,四海為家。看到退下來的老船員渾身是病又無法報銷的賬單,看到遠航--停泊--遠航這三點一線的生活圈,長達3年的煎熬,他宛如輪船上的一個小小零件,夾在成千上萬的零部件裏,迷迷糊糊的虛度年華,看不到任何希望,被破銅爛鐵包裹住了理想。當停泊靠岸時,又是孤身一人,揹着空蕩蕩的行囊走在上海的街頭,像一隻籠中的小鳥,沒有自由,沒有方向,沒有目標,不知道未來在哪裏,一個人可以沒錢,但不可以沒有希望。

殷學忠迷途

偏偏希望如泡沫般破滅,他的人生似乎又從終點回到了起點。面對着滔滔翻滾的黃浦江,心中起伏萬千,男兒不展風雲志,空負天生八尺軀,想起早逝的雙親,想起山溝裏的日子,想起哥嫂養育自己的艱辛,他淚灑黃浦江畔。我的明天究竟在哪裏?我的人生路該往何方?我的航標漂流何處?他如迷途的羔羊,在彷徨,在尋覓,在呼喚。

殷學忠走進安利

正在他彷徨無助之時,大學的同窗一一陳曉斌帶着安利這份事業機會出現在他的眼前,他如同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般令他非常的驚喜,重新找到了他人生的定位點,安利一一點燃了他生命的希望。現在回頭看來,那一刻的相逢改變了他的後半生,也許,沒有當初的相遇,他的人生歷程一定會改寫過來。當時陳曉斌將安利事業的前景價值、獎金制度一股腦的倒了給他後,他半信半疑,信的是同學一定不會騙他,疑的是自己究竟有沒有能力來從事這事業。1996年5月,他加入了安利,炒了公司的魷魚,離開了他棲身3年的輪船,離開了那連他名字都不知道的老闆。全身僅有1800元,買了一款套裝,在上海的市郊租了一間6平方米的民房,再添置一部BB機,囊中只剩100元,這個“家”的全部財產只有一部錄音機和20張付後堅先生的錄音帶,他就這樣開始了安利事業。他一邊學習瞭解,一邊積極的銷售,整整3個月下來,一天一個麪包,吃 了3個月的麪包,捱餓捱苦都不在乎,但就是連一瓶洗潔精都沒賣出, 一個人都沒推薦進來。他並不因此而氣餒,反而寫了一張“永不放棄”的四個大字貼在破舊的牆上, 因為在他心中有一個還沒圓的夢想, 因為他很清楚知道他唯一的資本只有努力,努力,再努力。而支撐着他的精神支柱,就是他的夢想。他從來不懼怕貧窮,那不是重要的: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他,要做當代的“孟軻”。苦難是人生的老師,每當他走過上海浦東張楊路的時候,他都回頭望一眼掛在高處的這麼一張的廣告牌: “下個世紀我的家陸家嘴花園”,這個花園是當時上海浦東最高檔次的住宅,他發誓:3年後一定在那裏安家。這是他23歲的第一個人生目標,希望有一個家,最渴望的一個家。果然不出所料,他3年後住在了陸家嘴花園。也許,成功和失敗,就如黃浦江的浪花一樣轉千彎轉千灘,分不清是歡笑,還是悲憂。他熬完3個月後,身無分文,沒錢買船票,只能以躲票的方式“偷渡”去江蘇南通開發市場。凡人具大受之才者,必大有其量,必能忍人所不能忍,方能為人之所不能為。當時在南通的條件也很差,殷學忠找來一塊破舊不堪的三角板,掛在牆上對着這3個女生講。如今,當年聽他講的兩個女生現在安利裏己成為領導人。而當時他心中就只有一個夢想,別無他物。在第一個月,成績是9%,收入200元,他很開心,以後會更多,他心想。在第二個月,成績是15%,之後,3個女生又帶出3個老太太,真是:楊門女將威風凜,走遍南通如虎行。安利的事業逐漸蓬勃發展起來。到了1997年1月,他又回到武漢,月底又上東北,開拓濟南和煙台的市場。但緊跟着是退貨風波及98事件,幾乎全軍覆沒。他在此刻,來回奔波於武漢,南通,山東這3個地方,從產品着手,經過他這麼奔波,轉型後的恢復就特別的快,3户6個人同時被安利公司邀請到美國紐崔萊基地參觀。在2000年底,他們又恢復了往日的風采,開始一路高歌挺進全國各地。
夢想,在他人生的字典裏如刻骨銘心的永誌不忘。安利給予他們帶來的一切,讓他擁有一個相當圓滿的人生,點燃了自己的希望,更點燃了無數人的希望,讓夢想成 真,成就自我的價值,成就輝煌的人生, 成功,就是付出別人付不出的東西,得到別人得不到的東西。殷學忠深有體會地對筆者説。
上海灘的夢想,是美好的,是延續的,是奔流的,源遠流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