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考

鎖定
《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考》是王國維所著作品,出自於《王國維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作品名稱
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考
作    者
王國維
作品出處
王國維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考作品原文

甲寅歲莫,上虞羅叔言參事撰《殷虛書契考釋》,始於卜辭中發見“王亥”之名。嗣餘讀《山海經》、《竹書紀年》,乃知王亥為殷之先公,並與《世本·作篇》之胲、《帝系篇》之核、《楚辭·天問》之該、《呂氏春秋》之王氷、《史記·殷本紀》及《三代世表》之振、《漢書·古今人表》之垓,實系一人。嘗以此語參事及日本內藤博士,虎次郎。參事復博蒐甲骨中之紀王亥事者,得七八條,載之《殷虛書契後編》。博士亦採餘説,旁加考證,作《王亥》一篇,載諸《藝文雜誌》,並謂自契以降諸先公之名,苟後此尚得於卜辭中發見之,則有裨於古史學者當尤巨。餘感博士言,乃復就卜辭有所攻究。復於王亥之外得“王恆”一人。案:《楚辭·天問》雲“該秉季德,厥父是臧”,又云“恆秉季德”。王即該,則王恆即恆,而卜辭之季之即冥,羅參事説。至是始得其證矣。又觀卜辭中數十見之字,從甲在□中。十古甲字。及通觀諸卜辭,而知即上甲微。於是參事前疑卜辭之、、即乙、丙、丁三字之在或中者,與字甲在□中同意。即報乙、報丙、報丁者,至是亦得其證矣。又卜辭自上甲以降皆稱曰“示”,則參事謂卜辭之示壬、示癸即主壬、主癸,亦信而有徵。又觀卜辭王恆之祀與王亥同,太丁之祀與太乙、太甲同,孝己之祀與祖庚同,知商人兄弟,無論長幼與已立未立,其名號典禮蓋無差別。於是卜辭中人物,其名與禮皆類先王而史無其人者,與夫“父甲”、“兄乙”等名稱之浩繁求諸帝系而不可通者,至是亦理順冰釋。而《世本》、《史記》之為實錄,且得於今日證之。又卜辭人名中有字,疑即帝嚳之名。又有“土”字,或亦相土之略。此二事雖未能遽定,然容有可證明之日。由是有商一代先公先王之名,不見於卜辭者殆鮮。乃為此考以質諸博士及參事,並使世人知殷虛遺物之有裨於經、史二學者有如斯也。丁巳二月。
卜辭有字,其文曰“貞古燎字。於”,卷六第十八葉。又曰“於□牢”,同上。又曰“於六牛”,同上,卷七第二十葉。又曰“於 牛六”,又曰“貞求年於九牛”,兩見以上,皆羅氏拓本。又曰上闕。“又於”。捲上第十四葉。案:、二形象人首手足之形。戈部:“,貪獸也,一曰母猴,似人從頁,巳止戈其手足。”毛公鼎“我弗作先王羞”之羞作,克鼎“柔遠能”之柔作,番生敦作,而、、盄和鍾之“柔燮百邦”、晉姜鼎之“用康柔綏懷遠廷”,柔並作,皆是字也。夒、羞、柔三字,古音同部,故互相通借。此稱“高祖夒”,案:卜辭惟王亥稱“高祖王亥”,捲上第廿二葉。或“高祖亥”,第一葉。大乙稱“高祖乙”,捲上第三葉。則夒必為殷先祖之最顯者。以聲類求之,蓋即帝嚳也。帝嚳之名,已見:“自契至於成湯八遷,湯始居亳,從先王居,作帝告。”“告”作“誥”,曰“一作俈”。案:、、篇皆以“俈”為“嚳”。偽亦云:“契父帝嚳都亳,湯自商丘遷毫,故曰從先王居。”若之説可信,則帝嚳之名已見商初之書矣。諸書作嚳或俈者,與夒字聲相近。其或作夋者,則又夒字之訛也。索隱引曰“帝嚳名夋”,九引曰“帝嚳生而神靈,自言其名曰夋”,八十引作“逡”,引作“岌”。逡為異文,岌則訛字也。屢稱“帝俊”,凡十二見。郭璞注於“帝俊生后稷”下雲“俊宜為嚳,餘皆以為帝舜之假借”。然曰“帝俊生仲容”,曰“帝俊生季釐”,是即之“仲熊季狸”,所謂“高辛氏之才子”也。曰“帝俊有子八人,實始為歌舞”,即所謂“有才子八人”也。“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又傳記所云“帝嚳次妃諏訾氏女曰常儀,生帝摯”者也。案:疏引篇曰:帝嚳下妃娵訾之女曰常儀,生摯。、其文亦然。引同,而作“娵氏之女曰常宜”。然今本及十五、一百三十五所引,但云“次妃曰娵訾氏,產帝摯”,無“曰常儀”三字。以上文“有邰氏之女曰姜嫄”、“有娀氏之女曰簡狄”例之,當有“曰常儀”三字。三佔從二,知郭璞以帝俊為帝舜,不如皇甫以夋為帝嚳名之當矣。“殷人禘嚳”,作“殷人禘舜”,舜亦當作夋,嚳為契父,為商人所自出之帝,故商人禘之,卜辭稱“高祖夒”,乃與王亥、大乙同稱,疑非嚳不足以當之矣。 [1] 
【注】:以上是原文的部分內容

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考出處

此文出自《王國維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1] 

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考作者簡介

王國維,1877年12年3日生於浙江海寧,字靜安,一字伯隅,晚號觀堂,中國近代學術的開拓者,20世紀獨步史壇的巨擘。其學淹博,幾無涯略,舉凡甲骨金文、鐘鼎彝器、齊魯封泥、漢魏碑刻、流沙墜簡、敦煌寫經、西北史地、宋元戲曲、版本目錄、典籍校勘等領域,無不卓有建樹,令人至今不敢望其項背。其所創立的以“紙上之材料”與“地下之新材料”相互印證的“二重證據法”,堪稱史學研究之革命,至今為學界遵奉。1927年6月2日,自沉於頤和園昆明湖。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