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殷不害

鎖定
殷不害 [1]  (505年—589年),字長卿,陳郡長平(今河南西華)人。初仕南朝梁廷尉平,後歷任鎮西府記室參軍、東宮通事舍人、東宮步兵校尉、平北府諮議參軍、中書郎、廷尉卿。入陳朝官拜司農卿,後任光祿大夫、明威將軍、晉陵太守,陳後主即位加任給事中。殷不害少孤家貧,事母養弟,受士大夫稱讚。一生善工書、畫。禎明三年(589年),隋朝滅亡陳朝,其子殷僧首前來迎接他,殷不害在途中病死,時年八十五歲。
中文名
殷不害
別    名
長卿(字)
國    籍
南朝梁→南朝陳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505年
逝世日期
589年
職    業
官員、畫家
出生地
陳郡長平(今河南西華)
代表作品
《靈禽幽卉圖》

殷不害人物生平

殷不害事母養弟

殷不害,字長卿,是陳郡長平(今河南西華)人。祖父殷任(《南史》作殷汪 [2]  ),是南朝齊豫章王蕭嶷的行參軍。父親殷高明,是南朝梁尚書中兵郎(《南史》作尚書兵部郎 [3]  )。 [4] 
殷不害性情特別孝順,父喪期間過於盡禮,因此年少時就很知名。殷不害家世代崇尚節儉,住所特別貧寒,他有五個弟弟,都年幼體弱,殷不害既要侍奉母親,又要撫養弟弟,勤勞之至,當時士大夫因他行為敦厚而稱道他。 [5] 

殷不害受帝重視

殷不害作品《靈禽幽卉圖》 殷不害作品《靈禽幽卉圖》
殷不害十七歲時,擔任南朝梁的廷尉平。殷不害擅長處理政事,同時修治儒家學術,禮制和法制或輕或重不適宜的,殷不害就上書指出,多被採用。 [6] 
大同五年(539年),殷不害調任鎮西府記室參軍,不久又以原職兼任東宮通事舍人。當時朝廷政事多委託東宮辦理,殷不害和舍人庾肩吾值日上奏政事,梁武帝蕭衍曾對庾肩吾説:“你是文學之士,政事不是你的長處,為什麼不讓殷不害來呢?”可見梁武帝對殷不害的重視。 [7] 
晉安王蕭綱(即後來的梁簡文帝)又因殷不害孝敬父母,賜給他的母親蔡氏織錦裙襦、氈席、被褥,單夾衣等物都很齊備。 [8]  大同七年(541年),殷不害擔任東宮步兵校尉。 [9] 
太清(547年—549年)初年,殷不害被調任為平北府諮議參軍,東宮通事舍人職務不變。 [10] 
承聖元年(552年),梁元帝蕭繹即位,任命殷不害為中書郎,兼任廷尉卿。於是殷不害舉家西遷江陵(今湖北荊州)。 [11] 

殷不害途中病死

太建七年(575年),殷不害從北周返回陳朝(當時北周取代西魏,陳朝取代梁朝)。同年,陳宣帝陳頊下詔授任殷不害為司農卿,不久調任光祿大夫 [12] 
太建八年(576年),加任明威將軍、晉陵太守。殷不害在晉陵郡生病,陳宣帝詔令他以光祿大夫之職回朝養病。 [13] 
太建十四年(582年),陳宣帝去世,其子陳後主陳叔寶即位,加任殷不害為給事中。當初,殷不害回朝時,北周留下他的長子殷僧首,殷僧首便住在關中。 [14] 
禎明三年(589年),早已取代北周的隋朝派兵攻打陳朝,攻陷陳朝都城建康(今江蘇南京),陳朝滅亡。殷不害的兒子殷僧首前來迎接他,殷不害在途中病死,時年八十五歲。 [15] 

殷不害軼事典故

殷不害蕭綱做夢

侯景叛亂時,殷不害跟隨晉王蕭綱入宮。到宮城陷落時,蕭綱住在中書省,侯景帶領披甲將士入朝晉見梁武帝,經過蕭綱住處順路進見他。侯景的士兵都是羌、胡等雜族人,常與身邊人發生衝突,很不謙恭,侍從護衞都害怕而避開他們,只有殷不害與中庶子徐摛毫無畏懼。蕭綱被侯景幽禁後,派人請求殷不害同他居住,侯景應許,殷不害來後侍奉蕭綱更加恭敬。 [16] 
大寶二年(551年)十月初一日晚上,梁簡文帝蕭綱夢見吞了一塊土,心裏很不高興。第二天,蕭綱把他做的夢告訴殷不害,殷不害説:“過去晉文公重耳出逃時,接受平民贈送給他土塊,最終返回晉國奪得君位,陛下您所夢見的,正是這種吉祥的符瑞呀。” [17]  蕭綱説:“如果上天有預兆,希望你這話不是荒誕之語。” [18] 

殷不害喪母痛哭

承聖三年(554年),西魏攻陷江陵,殷不害先到別處督戰,與母親失去了聯繫。當時天氣很寒冷,冰雪交加,被凍死的年老體弱者填滿溝壑。殷不害邊走邊哭,到處尋找母親,凡是看見溝水中的屍體,都跳下去捧扶細看,以致全身濕透凍僵,他滴水未進,高聲哭泣不停,這樣經過七天,才找到他母親的屍體。殷不害靠在母親屍體上痛哭,聲斷氣絕,過路的人無不為之落淚。殷不害就在江陵安葬了母親,和王裒庾信前往長安(今陝西西安),從此殷不害粗食布衣,面色憔悴極度消瘦,看見他的人沒有不傷心的。 [19] 

殷不害歷史評價

陳書》:“不害性至孝,居父憂過禮,由是少知名。” [20] 
《陳書》:“不害長於政事,兼飾以儒術,名法有輕重不便者,輒上書言之,多見納用。” [20] 
《陳書》:“勤劇無所不至,士大夫以篤行稱之。” [20] 
《陳書》:“勤不害長於政事,兼飾以儒術” [20] 

殷不害史書記載

《陳書·卷三十二·列傳第二十六》 [20] 
《南史·卷七十四·列傳第六十四》 [21] 

殷不害家庭成員

殷不害祖父

殷任(《南史》作殷汪 [2]  ),南朝齊豫章王行參軍。

殷不害父母

父親:殷高明,南朝梁尚書中兵郎 [5]  (《南史》作尚書兵部郎)。 [3] 
母親:蔡氏

殷不害弟弟

殷不疑 [23] 
殷不佔 [23] 
殷不齊 [23] 

殷不害子孫

兒子:殷僧首,北周時任尚書金部郎 [24]  ,入仕隋朝任秘書丞。 [25] 
孫子:殷嶠,殷僧首之子,唐朝開國功臣、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官至尚書,封鄖國公。 [25] 
參考資料
  • 1.    殷不害  .華夏經緯網[引用日期2013-08-18]
  • 2.    《南史·卷七十四·列傳第六十四》:殷不害,字長卿,陳郡長平人也。祖汪,齊豫章王行參軍。
  • 3.    《南史·卷七十四·列傳第六十四》:父高明,梁尚書兵部郎。
  • 4.    《陳書·卷三十二·列傳第二十六》:殷不害,字長卿,陳郡長平人也。祖任,齊豫章王行參軍。父高明,梁尚書中兵郎。
  • 5.    《陳書·卷三十二·列傳第二十六》:不害性至孝,居父憂過禮,由是少知名。家世儉約,居甚貧窶,有弟五人,皆幼弱,不害事老母,養小弟,勤劇無所不至,士大夫以篤行稱之。
  • 6.    《陳書·卷三十二·列傳第二十六》:年十七,仕梁廷尉平。不害長於政事,兼飾以儒術,名法有輕重不便者,輒上書言之,多見納用。
  • 7.    《陳書 卷三十二 列傳第二十六》:大同五年,遷鎮西府記室參軍,尋以本官兼東宮通事舍人。是時朝廷政事多委東宮,不害與舍人庾肩吾直日奏事,梁武帝嘗謂肩吾曰:“卿是文學之士,吏事非卿所長,何不使殷不害來邪?”其見知如此。
  • 8.    《陳書·卷三十二·列傳第二十六》:簡文又以不害善事親,賜其母蔡氏錦裙襦、氈席被褥,單復畢備。
  • 9.    《陳書·卷三十二·列傳第二十六》:七年,除東宮步兵校尉。
  • 10.    《陳書·卷三十二·列傳第二十六》:太清初,遷平北府諮議參軍,舍人如故。
  • 11.    《陳書·卷三十二·列傳第二十六》:梁元帝立,以不害為中書郎,兼廷尉卿,因將家屬西上。
  • 12.    《陳書·卷三十二·列傳第二十六》:太建七年,自周還朝,其年詔除司農卿,尋遷光祿大夫。
  • 13.    《陳書·卷三十二·列傳第二十六》:八年,加明威將軍、晉陵太守。在郡感疾,詔以光祿大夫徵還養疾。
  • 14.    《陳書·卷三十二·列傳第二十六》:後主即位,加給事中。初,不害之還也,周留其長子僧首,因居關中。
  • 15.    《陳書·卷三十二·列傳第二十六》:禎明三年,京城陷,僧首來迎,不害道病卒,時年八十五。
  • 16.    《陳書·卷三十二·列傳第二十六》:侯景之亂,不害從簡文入台。及台城陷,簡文在中書省,景帶甲將兵入朝陛見,過謁簡文。景兵士皆羌、胡雜種,衝突左右,甚不遜,侍衞者莫不驚恐辟易,唯不害與中庶子徐摛侍側不動。及簡文為景所幽,遣人請不害與居處,景許之,不害供侍益謹。
  • 17.    《梁書·卷四·本紀第四》:冬十月壬寅,帝謂舍人殷不害曰:“吾昨夜夢吞土,卿試為我思之。”不害曰:“昔重耳饋塊,卒還晉國。陛下所夢,得符是乎。”
  • 18.    《陳書·卷三十二·列傳第二十六》:簡文夜夢吞一塊土,意甚不悦,以告不害,不害曰:“昔晉文公出奔,野人遺之塊,卒反晉國,陛下此夢,事符是乎?”簡文曰:“若天有徵,冀斯言不妄。”
  • 19.    《陳書·卷三十二·列傳第二十六》:江陵之陷也,不害先於別所督戰,失母所在。於時甚寒,冰雪交下,老弱凍死者填滿溝塹。不害行哭道路,遠近尋求,無所不至,遇見死人溝水中,即投身而下,扶捧閲視,舉體凍濕,水漿不入口,號泣不輟聲,如是者七日,始得母屍。不害憑屍而哭,每舉音輒氣絕,行路無不為之流涕。即於江陵權殯,與王裒、庾信俱入長安,自是蔬食布衣,枯槁骨立,見者莫不哀之。
  • 20.    《陳書·卷三十二·列傳第二十六》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3-05-19]
  • 21.    《南史·卷七十四·列傳第六十四》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1-23]
  • 22.    《陳書·卷三十二·列傳第二十六》:不佞字季卿,不害弟也。
  • 23.    《陳書·卷三十二·列傳第二十六》:第三兄不疑,次不佔,次不齊,並早亡。不佞最小………
  • 24.    《陳書·卷三十二·列傳第二十六》:長子梵童,官至尚書金部郎。
  • 25.    《舊唐書·卷五十八·列傳第八》:殷嶠,字開山,雍州鄠縣人,陳司農卿不害孫也。其先本居陳郡,陳亡,徙關中。父僧首,隋秘書丞,有名於世。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