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段銘

鎖定
段銘(1922年―1977年),原名戴朝樞,民國11年(1922)出生於城步縣碧雲鄉(今城步苗族自治縣花橋鄉)瑤頭村,民國27年1月,入山西民族革命大學,改名段銘,3月畢業,去山西青年抗敵決死十總隊政治部搞民運工作。民國35年1月,段銘奉調冀東軍區十八分區五十九團任政治處主任。1950年1月,段銘出席中共湖南省黨代會。隨後率領該團參加地方減租、清匪、反霸工作。1977年病故,終年55歲。 [1] 
中文名
段銘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22年
逝世日期
1977年
段銘(1922年―1977年),原名戴朝樞,民國11年(1922)出生於城步縣碧雲鄉(今城步苗族自治縣花橋鄉)瑤頭村,3歲隨父遷居武岡縣木瓜橋(今武岡縣鄧元泰鎮木瓜村)。5歲母親去世,寄居外祖母家,從小打柴種地。青年時期,先後就學於長沙麓山中學、武昌的安徽旅鄂中學。民國27年1月,入山西民族革命大學,改名段銘,3月畢業,去山西青年抗敵決死十總隊政治部搞民運工作。同年7月,入延安抗日軍政大學,9月在山西瓦窯堡加入中國共產黨。民國28年5月,17歲的段銘從抗日軍政大學畢業,分配到晉察冀三分區政治部青年股任幹事。7月隨二團參加銀坊黃土嶺戰鬥。同年冬,任休養連政治指導員。民國30年冬,日寇7萬多人掃蕩晉察冀邊區,條件十分艱苦,段銘經常帶領休養連通訊班下山掩護運糧、運鹽,自己帶頭喝稀粥,吃野菜樹葉,把糧食讓給傷病員。民國32年1月,段銘奉調分區政治部組織科任幹事。日寇重點掃蕩,他被臨時安排到十八團任黨總支副書記。他率領二連堅守地勢險要的青霖山制高點,被日寇500餘人包圍。他率領戰士沉着應戰,衝破敵人的三重包圍,殺死殺傷敵人300餘人,二連受到晉察冀軍區通令嘉獎。
民國35年1月,段銘奉調冀東軍區十八分區五十九團任政治處主任。同年7月部隊整編,段銘調任獨立十三旅十四團(後改一三七師四O九團)任政治處主任。9月,國民黨軍集中10萬兵力進攻冀東解放區,25日,團部派段銘和二營營長鞏玉然—起指揮攻打劉家窪,阻擊進攻張家口的敵軍。段巧設伏兵,殲滅敵團以下官兵300餘人,受到冀東軍區表彰。
民國37年10月,任一三七師四一O團副政委的段銘,率尖刀連渡過大淩河,插入敵人側背襲擊,奪取了錦北戰鬥的勝利。在攻打錦州外圍的南山戰鬥中,他率領突擊營二連夜襲南山,一舉全殲守敵300餘人。攻打天律時,段銘率四一O團參加掃除外圍——灰堆戰鬥,擔任主攻,在一三八師四一二團配合下,俘敵5000餘人,連續打退敵人10多次進攻,終於全殲守敵,活捉天津守敵指揮官。段銘升任四一0團政委,率團擔任天津城防任務。後部隊奉令南下,獲得中共一三七師黨委“南征優勝”獎旗。渡長江追剿國民黨白崇禧部,突淥水一戰,殲敵400餘人。
1950年1月,段銘出席中共湖南省黨代會。隨後率領該團參加地方減租、清匪、反霸工作。同年,他與武岡籍姑娘林瓊結婚。1951年7月,段銘調中南黨訓班學習。1952年7月調四十六軍一三七師任政治部主任。部隊奉命赴朝鮮作戰,該部隊改為中國人民志願軍四十六軍。1953年5月,部隊奉調回國,段銘仍任一三七師政治部主任。1955年6月,段銘獲三級獨立自由勳章、三級解放勳章。同年9月,國防部授段銘上校軍銜。1964年3月,授大校軍銜。1965年5月18日,中央軍委批准段銘為行政十級幹部。1967~1970年7月,段銘在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擔任支左任務。1968年7月任該市革命委員會主任。1972年5月,段銘任四十六軍副政委。1976年初,段銘身體不適,他帶病堅持參加軍訓。10月軍訓結束,組織上安排他住院治療。1977年病故,終年55歲。葬山東濟南英雄山烈士陵園。 [1] 
參考資料
  • 1.    邵陽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邵陽市志第六冊人物社會類,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08月,第430-43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