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段華

(河南省新鄉市公交公司志願服務隊長)

鎖定
段華,女,1976年10月生,河南省新鄉市公交公司職工。 [3]  河南省新鄉市公交公司志願服務隊長。 [1] 
中文名
段華
主要成就
入選中國紅十字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擬表彰優秀志願者公示名單

段華人物事蹟

在新鄉有一位普通人,她致力於公益事業,20年堅守着自己的“紅色誓言”,從2000年第一次參加無償獻血至今,累計獻血460多次,獻血總量已近125800毫升。在她的牀頭櫃下的小抽屜裏,放着厚厚一疊鮮紅的獻血證,每一次的獻血歷程就像她的人生記錄,記載了最美好的青春和博愛奉獻的精神,她就是新鄉市公交總公司職工段華。
當談及自己的公益之路時,段華微笑着説:“我做的是最最平凡不過的事情,像是一朵小小的苔花,但我會保持一顆平常心,一腔拼搏勁,從而像牡丹般綻放來實現我人生的價值”。 [3] 
時移人未換 奉獻二十載
段華,是一名來自新鄉市公交總公司的普通後勤人員,同時也是新鄉市無償獻血志願者服務隊隊長,是志願服務優秀宣講員,還是一名急救培訓師、養老照護師……。
2000年的一天,在參加一次集體活動時,段華與無償獻血結下了不解之緣,從此便積極投身於獻血隊伍中。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導致新鄉市獻血人數驟減,造成血液採集量降低,血液短缺勢必導致需輸血救助的急救患者無血可用,生命健康將無法保障。那些需要輸血的急診病人仍躺在病榻上,與死神搏鬥,爭分奪秒。他們等待血液拯救的迫切性,並不會隨着疫情的變化而消失。
病毒無情,人間有愛!無償獻血,為愛逆行!在此緊要關頭,新鄉市無償獻血者志願服務隊隊長段華迅速做出反應,帶領隊員積極做好自我防護的同時,堅持走上工作崗位,除了自己堅持獻血外,還積極為獻血者提供更加貼心的服務,進行常規的詢問,量血壓,填表,併為獻血者進行手部消毒,解釋相關疫情的防護措施等等。
疫情期間,段華和隊友已捐獻血小板285個治療量,全血310個單位。他們通過微信、電話逐個聯繫自己的親朋好友前來獻血,有的全家族都被動員過來。他們通過美篇、抖音等自媒體向全社會呼籲,請大家積極獻血,為保障新鄉市臨牀供血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口罩遮住了臉龐,但隊員們身上散發的熱情決不可阻擋!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作為隊長的段華帶領隊員通過多種渠道,第一時間為湖北和新鄉市紅十字會捐款6615元。 [3] 
春風拂暖陽 温馨萬物生
段華把幾乎所有的業餘時間都用來參加志願服務。他的父親家庭觀念很重,可因為自己要參與志願服務,節假日家庭團聚的時候段華很少參加。十幾年來,春節裏熱氣騰騰的餃子她沒吃過一次,為了春節獻血時血液質量能夠合格,一家人圍坐守歲吃餃子時,段華只能啃些饅頭鹹菜。十幾年來,春晚她也沒陪父母看完整一次,平時自己有活動時同事都照顧,過年了她就自己頂上讓別人多團圓團圓。
一提到家人,段華的心裏就充滿內疚。她因忙於公益很少能陪伴家人,逢年過節都在外面工作。段華家人卻從來都不説什麼,對她全力支持。
説起家庭責任,段華心如刀絞,2018年底,父親因為車禍突然去世了,那個一臉自豪告訴親友閨女不參加家族聚會是去做好事了,那個擋在她身前告訴她家裏的事你別操心多幫助別人的慈祥的爸爸再也回不來了。父親的突然離世,讓段華的心情無比悲痛,她愧疚自己沒能多陪陪父親。“爸爸出事的那天早上,我和志願者們一起去火車站疏導乘客,離家時沒來得及跟爸爸打聲招呼,沒想到這竟然是我們父女的永別,等接到爸爸出事的電話時,我的頭轟的一聲!就蒙了,趕到醫院時,爸爸已經走了。”每每談及父親的離世,段華就滿心的傷痛和遺憾。媽媽和弟弟身體不好,段華就承擔起了夜間照顧90多歲癱瘓在牀奶奶的責任。這時,她才理解父親有多麼不容易,卻從來不向她抱怨,一直給她最大的支持和鼓勵。每兩小時翻一次身、清理大小便、喂藥、打各種流食…不停的忙碌,段華沒再睡過一個整覺。即使這樣,服務隊的工作她一次也沒落下。隊友們嘴裏調侃她為“拼命三郎”,但對段華是由衷的欽佩和讚賞。
處理完父親的後事,春節集中採血馬上就要開始了。每年春節是獻血淡季也是用血旺季,為保障臨牀用血,新鄉市無償獻血志願者服務隊都會跟隨獻血車到各縣區和大型企事業單位進行集中採血。這項工作任務重,工作時間長,體力消耗大,有些服務崗位甚至是露天的,有時候甚至會被大家誤解和辱罵,多年來這項志願服務段華從未缺席過一天。隊友們心痛她,勸她休息調整一下明年再參加,段華看着爸爸的遺像,想起父親一直以來對她的期望和支持,第二天早晨5點,段華又準時出現在了獻血車上。 [3] 
淡泊功名利 行善滿人間
2014年,段華成為了一名光榮的紅十字志願者,當她發現新鄉市還沒有專門的造血幹細胞以及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隊伍,而這兩項崇高的事業卻又非常迫切需要被廣大民眾所認識和參與,她依然挑起了籌建“紅十字三獻志願服務隊”的重任。服務隊成立後,很快參與了中華骨髓庫志願者保留項目、2016、2017年新鄉市造血幹細胞志願者入庫項目,並深入到各個縣區、機關單位進行造血幹細胞採樣的宣傳和招募,積極核實及尋找合適配型成功的捐獻志願者。然而造幹配型成功是個小概率事件,入庫到捐獻的漫長等待中很多人的聯繫方式都有了變化,對於初配成功的失聯者,段華和隊員們成立了“髓緣”分隊,利用各種關係甚至是實地走訪、追蹤來尋找,就是為了能夠為血液病患者爭取哪怕多一分的生機。對造幹志願者來説這些已經初配成功的每一個人,也許都能挽救一條生命。他們都會竭盡全力地尋找。
有一次,一名2006年留樣的志願者本人是律師,當時只留了一個自己工作的律師事務所名字,其他的都是失效信息,段華拿到表格以後,發現當時的律師事務所已查不到了,但是她沒有灰心,發動所有的志願者去打聽,終於找到了已經改名並搬了地址的律師事務所,然而對方説根本就沒有這個律師,線索到這裏全斷了。而且給總庫回覆的時限也到了。段華他們仍沒有放棄,一邊向總庫申請延長時間,一邊鍥而不捨頂着將近40度的高温跑了多家律師事務所去詢問,終於通過一名老律師找到了一點線索,沿着線索追過去,聯繫上了那名叫王鵬的志願者,律師的警惕性都比較高通過一個多小時的溝通,當聽到對方願意捐獻的答覆時,段華和參與尋找的幾名志願者都流下激動的眼淚。還有一次是湖北的李姓志願捐獻者當時手寫的姓名很潦草,家庭住址已經拆遷,段華整整跑了一天半去打聽,好不容易找到他的臨時住址等到晚上10:00也沒有人回來,向鄰居詢問得知,他是美團外賣小哥。段華又給美團客服打電話,溝通了一個半小時,被告知不能提供聯繫方式。在和美團總部溝通一個小時後,對方終於同意由美團和外賣小哥聯繫,整整一天也沒有等到回覆。第二天一大早4:30段華就打着手電等在他家門口。直到早上7:00才有人出來,經過溝通,小哥也同意了捐獻。“能找到真的是太不容易了!”。段華説道:“我們知道即使實現了捐獻,患者感謝信也不會出現我們的名字,但我們就是想通過100%的努力換取哪怕只有1%的可能的生命延續。”新鄉市至今為止實現了造血幹細胞成功捐獻28例,有5人都是段華參與動員招募的 。
中華骨髓庫在庫志願者保留項目是一個全國性的項目,段華帶領服務隊以螞蟻啃骨頭的韌勁加上創新工作方法,回訪成績屢創新高,在全省一直屬於不可超越的存在。2019年回訪成功率達到了98%,這個成績在全國也是前所未有。2019年九月段華作為全國唯一的一名志願者參加了全國首屆hla論壇併發言,為來自世界各地的科研專家介紹了新鄉經驗,收穫了來自全場的掌聲和中華骨髓庫領導的讚揚。 [3] 

段華人物經歷

河南省新鄉市公交公司志願服務隊長。

段華所獲榮譽

2020年12月,榮獲“中國紅十字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優秀志願者”稱號。 [1-2] 
2021年7月,榮獲助人為樂“中國好人榜”。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