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段繩武

(“河北新村”建設者、榮軍之父)

鎖定
段繩武(1896-1940),河北定縣人。名承澤,以字行。早年投身北洋軍隊,曾在王佔元和孫傳芳軍隊中供職,任排、營、團、旅、師長。1926年任孫傳芳五省聯軍第一軍軍長。1929年任國民黨政府軍陸軍第四十七師師長。後棄官閒居。1931年皆同家脊遷往包頭五原一帶,以實現其開發西北、創辦屯墾合作社事業的意願,並將全部家產用在“河北新村”的墾殖建設上。抗戰爆發後,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後方勤務部政治部主任,主持“榮譽軍人教育委員會”工作。 [1] 
中文名
段繩武
別    名
段承澤
國    籍
中國
民    族
籍    貫
河北省定縣
以行

段繩武人物生平

段繩武軍旅生涯

段繩武(1897-1940),又名承澤,直隸(今河北省)定縣高頭村人。幼時,人鄰村私塾讀書,稍長,到城關縣立小學。耳聞目暗外國列強侵略中國,萌發愛國思想,遂生從戎報國之念。於是,滿着父母到北平從軍,時年16歲。他先在北洋軍王佔元部當兵,後在孫傳芳屬下任正目(班長)。連年內戰中,因作戰勇敢,“屢建戰功”,先後被提拔為排、連、營、團、旅、師長,直到代理五省聯軍第一軍軍長。
民國15年(1926)冬,五省聯軍被北伐軍擊敗,段繩武招集殘部,退駐山東泰安聽候改編。聞聽前清武訓行乞興義學之事,深受感動,自愧身為將領,不如一乞丐。他説,自己過去享受得太過分了,對社會所盡義務太少了。如果作官的都學武訓,把髒款拿出來辦學,何愁國家不興旺!於是決心今後多做對得起人民的事,以“銷賠贖罪”。
民國18年(1929),國民政府將段繩武部改編為四十七師,他仍為師長,移防宣化。在長期的戎馬生涯中,目暗軍閥混戰給人民帶來的災難,而他軍事報國的初衷也付之東流,於是毅然選擇新的獻身之道。同年冬,上書國民政府,要求率部西北屯墾,結果未準。民國19年(1930),他憤然辭官,閒居北平。翌年夏,他親到綏遠考察後,變賣了家產,舉家遷往包頭,規劃他開發邊疆的藍圖。

段繩武“河北新村”

民國21年(1932),段繩武在包頭城南黃河畔購得荒地數十畝,聘請韓國人試種水稻,兩年後種植成功,受到綏遠省政府嘉獎。次年着手籌建新村,在包頭城東南15裏處,廉價購置鹽鹼地6千餘畝,準備改良後作為新村村址。當年夏天黃河氾濫成災,直、魯、豫大片農田被淹,災民數以萬計,無家可歸。他聞訊後,在包頭組織“直、魯、豫同鄉會”、“河北移民協會”,並函請直隸省政府協辦移民事宜。深秋,段繩武前往災區動員移民實邊。當時洪水尚未退盡,他往來奔波於齊腰深的洪水中,熱憂宣傳“河北移民協會”的宗旨、條款。經過耐心説服和嚴格考察,挑選100户共312人到包頭落户。
民國24年(1935)4月,段繩武率眾於包頭城東南15裏興建新村,同年6月竣工。段繩武一家同移民一起遷往新村,並命名為“河北新村”,實行農村合作社制度。他自任村長。
移民進入新村後,段繩武同他太太與大家一起吃“大鍋飯”。許多人不理解,説段繩武拋開北京悠閒富足的寓公生活而來到這荒郊野外住土壞房,貼上錢受苦遭罪,究竟圖啥?段繩武説:“我的錢財過去是取之於民,現在用之於民,不正是應該的嗎?”
段繩武建設新村井然有方。對安置移民、貸款撥地、村務管理,都擬定詳細的規則;為使村民和睦相處,制定了《村民公約》。通過開荒建設,生產自救,一年以後,新村面貌大為改觀:四周有圍堡,炮樓;中央建有禮堂、學校、倉庫,以及毛紡織廠、碾磨房、合作社、村公所、牛馬車房等;電面公司為新村架設輸電線路,供村民生產、生活用電。從此,河北新村名揚塞外。
段繩武注重村民教育,將自己到包頭創辦的武訓小學由城內遷至新村,自兼校長,主持校務。特聘保定民生中學畢業生張嗣賢、李德祥到新村任教。在他的倡導下,新村還辦了成人掃盲和婦女識字班,成立了新村教育委員會。
段繩武為人謙恭,平易近人,常以駱駝自喻。他在自用的一對銅鎮尺上攜刻座右銘:駱駝不會花言巧語,只會艱辛勞苦地向前進步;駱駝不會講究享受,只會忍肌耐寒地負起重擔,萬里跋涉,不達目的不止;駱駝不會向別人招惹是非,只會團結互助的生活,皆同大夥一塊兒找幸福。他身為村長,管吃、管住、管穿、管衞生、管教育、管生產,甚至連年輕人的婚姻大事也管。為給單身漢找配偶,他親往北平救濟院接回十幾名婦女,為他們配對成婚。
段繩武為移民實邊心瀝血。自民國22年(1933)至民國24年(1935),先後四次到河北動員移民,共有三百三十户、一千餘人來包實邊。為建設新村,段繩武慷概地獻出全部家產,4個兒子也在新村相繼病故。為擴大開發西北的影響,求得支持,他到北平向官方和各界知名人士介紹開發西北情況,吸引文化和新聞界知名人士顧頡剛、鄭振鐸、謝冰心、雷潔瓊、範長江、孫伏園等和外國記者到河北新村參觀訪問,有的在報刊發表《河北新村訪問記》等文章加以介紹。民國25年(1936年),百靈廟戰役大捷,國民政府派陳誠到綏遠勞軍.邀段繩武去任軍長,他婉言謝絕。他説:“我願當村長,不願當軍長。”

段繩武應召抗戰

民國26年(1937年)“七七事變”後,日軍大舉侵華。段繩武應召南下參加抗戰。臨行時含淚告別村民:“有國才有家,我是去參加抗戰,不是去作官,抗戰勝利後,還回來當我的村長。”村民泣別,難分難捨,相送數里。段繩武走後,偽蒙古軍審人新村,好浮燒殺,無所不為,新村慘遭破壞。段繩武聞之,痛哭不已。
抗戰期間,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委段繩武任後方勤務部政治部中將主任,多次聆聽當時任政治部副部長的周恩來的教海。段繩武在各戰區成立“傷兵招待所”,在後方成立“傷兵教育委員會”,建議當局通令將“傷兵”改稱“榮譽軍人”,倡導成立“榮譽軍人服務社”,“榮譽軍人職業協導會”,為安置在抗日中負傷的殘廢軍人彈精竭慮,被譽為“榮軍之父”。
1940年7月13日,段繩武終因積勞成疾,在重慶一次給傷員講話的會議上,昏倒在地,與世長辭,終年44歲。1944年,段繩武逝世4週年時,重慶《新華日報》和《大公報》曾發表短評和社論紀念。 [3] 

段繩武其它事蹟

段繩武,名承澤,字以行,河北省定縣人。1911年入伍,逐漸長至旅長、師長。1927年辭職離開軍界。解甲歸田後,從內地大量移民至內蒙古地區,建立"河北新村"。
有的文章把他與陶行知並提。楊曉東的文章中寫道:“當時中國大地上正在掀起一股潮流,那就是建設新農村,梁漱溟、晏陽初都在搞他們的新農村實驗。”(這段話引自中國人民大學學者張鳴的專著)“段繩武下決心開發西北後,不是隻身前往,而是把他在北平的家產賣了,全家一起離開北平。他的夫人王庚堯也支持他變賣家產舉家搬遷,結果段繩武把他離開軍隊後在北平東城置下的家產——當時的遂安伯衚衕七號八號那套三進四跨院的王府給賣了,帶了十五六萬塊錢,全家搬到他以幾毛錢一畝地新買的包頭荒原上。”“段繩武把全家都投了進去,夫人王庚堯是新村的第一任自編課本的教師,這裏的孩子開始區別於父母,脱離文盲境地,同時她還開辦了婦女識字班。後來一些有追求的大學生加入到義務教學的隊伍裏。在段繩武看來,這是對武訓事業的延續。” [2] 
榮軍工作
段繩武第二次從軍是在抗日戰爭時期。"七七事變"後國共二度合作,馮玉祥、陳誠都力邀段繩武出山抗日,傅作義則建議他去做軍隊後勤補給工作,段繩武於是再披戎裝。在武漢期間,段繩武認識了時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總政治部副部長的周恩來,而相居為鄰。周恩來很重視段繩武對傷兵考察後的設想,總政治部在審查了他的報告後,決定派段繩武為"後方勤務部總政治部中將主任",主管全國傷兵工作。
在段繩武的主持下,首先設立了傷兵招待所。在備戰區設立若干招待所,從作戰前線每15公里設一招待所,向後一直延伸到後方醫院。第二,成立政治大隊。大隊隊員思想較進步,到各地傷兵醫院慰問演出,還教傷員識字、代寫書信等各種服務。第三,成立傷兵教育委員會。聘請社會知名人士研究傷兵教育事業的設計、開展與推行。第四是建立榮譽軍人(當時對傷兵的稱呼)職業協導會與"傷兵之友社",解決傷兵退伍後的生存問題。第五是設立監理員室,旨在防止後方醫院、殘廢教養院的貪污、剝削、醫療事故的發生。段繩武主管傷兵那三年,工作不分白天黑夜,有時半夜想起什麼,還要把其他同事叫起來,段繩武也因此被尊敬他的人稱為"榮軍之父"。 [2] 
在解決前方傷兵問題的同時,段繩武開始為後方“殘廢軍人”的教育工作動腦筋。他曾聘請郭沫若、老舍、董渭川等知名人士,成立“傷兵教育委員會”(後改為“榮譽軍人教育委員會”)。這個委員會編繪了一批通俗的小冊子、連環畫、期刊,由“傷兵讀物印刷所”負責印刷、出版,及時送到傷員手中。
“傷兵”“傷兵”,段繩武的腦子裏裝滿了“傷兵“二字。漸漸地,他覺得,傷兵的“傷”字不好。他想,人家身上已經受了傷,再不能叫他們的心上也受傷,為抗日救國負傷是光榮的,應當受到尊重。想來想去,他想出了“榮譽軍人”這個稱呼。他把這個意思告訴給傷員們,立刻得到贊同。當局也接受了他的建議,通令將“傷兵”改稱為“榮譽軍人”。
段繩武更為安置殘廢軍人費盡了心機。他知道如果不能妥善解決這些人的生活,勢必影響前方戰士的士氣。於是,他倡導成立了“榮譽軍人服務社”。把一些殘廢軍人吸收到各科室工作,成績很顯著。但是,容納的人畢竟很有限。之後又成立了“榮譽軍人職業協導會”(段繩武被推選為總幹事),定期出版《協導報》,以推動安置榮譽軍人就業。接着又在重慶高灘巖設立“榮軍職業訓練所”,辦了各種技術訓練班,為殘廢軍人傳授技術,以便轉業、就業。他不但自己整天為傷兵工作奔波勞碌,還讓他的夫人義務為傷員服
段繩武滿腔熱情,奮不顧身地工作,卻遭到某些人的忌恨。有人向上密告説:段繩武不務正業,賬目不清;後勤政治部內有紅色的共產黨員,還有一些粉紅色的分子等等。為此段繩武憤憤不平,一次他對馮玉祥説起此事。馮玉祥説:“你不是國民黨員,誰叫你實打實地幹喱!當然他們要為難你。但這決不傷日月之明,你只有鬥才行。”
段繩武從1938年到武漢,就在周恩來領導下工作,受到了極大的教益。到重慶後,有時也到曾家巖“周公館”去,向周恩來請教國內外形勢和抗戰前途問題。為此,他受到國民黨特務的監視和跟蹤。但是沒等國民黨特務下毒手,疾病就驟然奪走了段繩武的生命。段繩武患有嚴重的糖尿病,繁忙的工作使他的病情日益加劇。
在1940年“七七事變”三週年紀念會上,他的腸梗阻突然發作,手術後第七天,便不幸與世長辭,時年四十四歲。
1940年9月15日,段繩武追慎會在重慶舉行。周恩來和八路軍駐渝辦事處都送了花圈。《新華日報》刊登了段繩武逝世的消息,以後又陸續發表了紀念文章及《紀念段繩武先生》的短評。
段繩武被安葬於重慶歌樂山桂花村。墓後的石巖上刻有馮玉祥的題詞。 [4] 
參考資料
  • 1.    本辭典編寫組,中國近代人名大辭典,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89,第518頁.
  • 2.    【定州的全國之最——段繩武】  .定州市融媒中心(廣播電視台)官方公號《定州發佈》.2017-01-03[引用日期2022-10-15]
  • 3.    包頭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包頭市志 卷1,遠方出版社,2001.05,第460-462頁.
  • 4.    郝巨恆主編,神州第一人 ,中,軍事篇,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03,第539-54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