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段煨

(東漢鎮遠將軍、闅鄉亭侯、北地太守)

鎖定
段煨(?-209年), [14]  字忠明,武威人。東漢太尉、新豐縣候段熲的弟弟, [15]  與太尉賈詡、張濟、宣威侯張繡乃是同鄉。東漢末官吏。 [14] 
興平二年(195年),段煨任寧輯將軍,駐紮在華陰,大力發展農業生產。後迎接漢獻帝劉協東歸洛陽,供給衣食補給,與護駕將領楊定不和,引發激戰十餘天,聽從漢獻帝劉協勸解。 [16] 
建安元年(196年),漢獻帝派遣段煨等人合力攻擊李傕,結果擊敗李傕,並殺了他。段煨等人把李傕的頭送到許縣,詔令高懸示眾,漢獻帝任段煨為安南將軍(一作安西將軍 [26]  ),接着又轉任為鎮遠將軍領北地郡太守,封閿鄉侯。後被徵召入朝任大鴻臚、光祿大夫,建安十四年(209年),段煨以年老壽終。 [16] 
全    名
段煨
忠明
所處時代
東漢末年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武威郡姑臧
逝世日期
209年
主要成就
討滅李傕
官    職
大鴻臚、光祿大夫
爵    位
闅鄉亭侯

段煨人物生平

段煨修農安民

段煨,原為董卓手下中郎將。
初平二年(191年)三月,孫堅攻破雒陽,董卓向長安撤退,然後沿途佈防,命令段煨屯兵華陰。 [3]  [17]  段煨在華陰時候,勤修農業事業,不擄掠百姓,百姓得以安樂。 [4]  [18] 
興平年間,關中地區大亂,弘農人董遇與其兄長董季中一同依附段煨。 [27] 

段煨奉迎獻帝

興平二年(195年),李傕郭汜互相攻擊達數月之久,漢獻帝劉協懷念舊京雒陽,提出東遷至弘農(漢弘農縣治,在今河南靈寶縣北),於是確定了東遷之舉。 [5] 
十月初五壬寅,車駕到達華陰。時任寧輯將軍的段煨攜帶物資迎駕,請求劉協進入他的營寨。段煨與護送乘輿的後將軍楊定有過結,迎乘輿時不敢下馬,只在馬上作揖。侍中種輯和楊定關係密切,便聲稱段煨謀反。劉協問:“段煨前來迎駕,為何説他謀反?”種輯回答:“他迎駕不到邊界,拜禮不下馬,臉色有變,必有異心!”太尉楊彪、司徒趙温、侍中劉艾、尚書梁紹等人辯解:“段煨沒有反意,我們敢以性命擔保!車駕可進入他的營中。”董承與楊定又誣陷:“郭汜來到段煨軍營了。”劉協問:“你們怎麼知道的?”左靈文禎搶答:“是弘農郡的督郵得知的!”故而脅迫督郵説:“今天郭汜率七百騎兵進入了段煨營帳。”劉協這才相信,下令車隊停在路邊休息。 [6]  [19] 
《三國志14》中游戲形象 《三國志14》中游戲形象
初十丁未,楊定、楊奉、董承即將進攻段煨營寨,讓種輯和左靈請求下詔,劉協説:“王者攻伐,應該上參天意、下合民心。司寇行刑時,君王尚且應該為此廢食撤樂,而你們卻要朕為此下詔嗎?”種輯力請到夜半,劉協依舊不許,楊奉等人便擅自攻打段煨營寨,連續十多天無法攻克,而段煨依舊供應膳食,侍奉百官,終無二心。當時司隸校尉榮邵認為當以返回雒陽為重,不宜繼續攻打段煨,楊定記恨,便讓楊奉向劉協請求榮邵擔任自己副手,想趁機殺死他,劉協知道楊定用意而不許。最後下詔告喻,楊定等人只得奉詔回營。 [20] 
李傕、郭汜後悔讓獻帝東遷,於是打着以救段煨的名義領兵來犯,準備劫劉協回長安。楊定去路被郭汜阻擋,便逃往荊州。 [7] 
名士賈詡與段煨是同鄉,離開李傕投靠段煨。賈詡素來很有威望,為段煨軍所敬服,段煨心裏怕賈詡奪其兵權,但在表面上對賈詡十分禮遇。賈詡看出後,心不自安。南陽張繡與賈詡暗中有來往,張繡便派人去迎接賈詡。賈詡臨行時,有人問賈詡:“段煨待你這麼好,你為何還要離去?”賈詡説:“段煨生性多疑,有猜忌我的意思,待遇雖然優厚,卻不可依靠,待久了一定會被他所害,而我離開他一定很高興,又指望我聯結外援,一定善待我的家人。而張繡缺乏謀士,也很願意得到我,這樣我和我的家人都能夠得到保全。”賈詡到達張繡處,張繡果然大喜,對賈詡“執子孫禮”。而段煨知道賈詡離去,也果然善待其家人。 [8] 

段煨討滅李傕

建安年間,劉協在曹操的操縱下定都許縣。建安三年(198年),朝廷派謁者裴茂都督段煨與關中諸將前往討伐李傕。李傕伏誅,被滅三族,李傕的頭被拿到許縣,詔命高懸示眾。劉協任命段煨為安南將軍(《宋書》作安西將軍 [26]  ),封鄉侯(西嶽闕碑作閺鄉亭侯 [25]  )。 [9]  [21] 

段煨晚年生活

後來,段煨任鎮遠將軍,領北地太守。段煨駐守弘農時,曾修飾西嶽華山享廟壇場,建造祠堂。西嶽華山堂闕碑,其文為郡人張昶所造。 [22]  (見《藝文類聚卷七》、《初學記卷五》、《全後漢文卷六十四》 [1]  [23-25] 
後來,朝廷徵段煨為大鴻臚光祿大夫 [2]  [10] 
建安十四年(209年),段煨壽終正寢。 [2] 

段煨歷史評價

張昶:於是鎮遠將軍領北地太守閿鄉亭侯段君諱煨字忠明,自武威佔北土,憑託河華,二靈是興,故能以昭烈之德、享上將之尊,銜命持重、屯斯寄國、討叛柔服、威懷是示。羣兇既除,郡縣集寧,家給人足,户有樂生之歡、朝釋西顧之慮。而懷關中之恃,雖昔蕭相輔佐之功,功冠羣后,弗以加也。 [1] 
賈詡:煨性多疑,有忌詡意,禮雖厚,不可恃,久將為所圖。 [11] 
張澎:嚴霜隕物,松柏挺貞。時遭板蕩,忠節顯明。儀儀將軍,千理縱橫。正農殖穀,奉上竭誠。彼讒人者,如娜如蠅。肩並太尉,涼國之英。 [12] 

段煨後世遺蹟

築造定城
相傳在距離潼關三十里的定城。是漢末鎮遠將軍段煨建造的。夾道各有一座城池,北邊渭水流經。今命名為定城驛。 [13] 
參考資料
  • 1.    張昶《西嶽華山堂闕碑》:於是鎮遠將軍領北地太守閿鄉亭侯段君諱煨字忠明,自武威佔北土,憑託河華,二靈是興,故能以昭烈之德、享上將之尊,銜命持重、屯斯寄國、討叛柔服、威懷是示。羣兇既除,郡縣集寧,家給人足,户有樂生之歡、朝釋西顧之慮。而懷關中之恃,雖昔蕭相輔佐之功,功冠羣后,弗以加也。遂解甲休士,陳而不戰,以其逸力,修飾享廟,壇場之位,地荒而復辟、禮廢而復興。又造祠堂表以參闕,建神路之端首、觀壯麗乎孔徹。然後師旅祈請,既有常處,雖雨沾衣,而禮不廢。於是邑之士女,鹹曰宜之。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17-10-25]
  • 2.    《三國志·卷十·魏書十·荀彧荀攸賈詡傳第十》裴松之注引《獻帝紀》曰:後以煨為大鴻臚光祿大夫,建安十四年,以壽終。
  • 3.    《後漢書 卷七十二 董卓列傳第六十二》:乃使東中郎將董越屯黽池,中郎將段煨屯華陰。
  • 4.    《涼州府志備考》:修農事,不擄掠,百姓安之
  • 5.    《後漢書 卷七十二 董卓列傳第六十二》:寧輯將軍段煨乃具服御及公卿以下資儲,請帝幸其營。初,楊定與煨有隙,遂誣煨欲反,乃攻其營,十餘日不下。而煨猶奉給御膳,稟贍百官,終無二意。
  • 6.    《後漢書 卷七十二 董卓列傳第六十二》李賢注引《袁宏紀》曰:“煨與楊定有隙,煨迎乘輿,不敢下馬,揖馬上。侍中種輯素與定親,乃言曰:‘段煨欲反。’上曰:‘煨屬來迎,何謂反?’對曰:‘迎不至界,拜不下馬,其色變,必有異心。’太尉楊彪等曰:‘煨不反,臣等敢以死保,車駕可幸其營。’董承﹑楊定言曰:‘郭汜今且將七百騎來入煨營。’天子信之,遂露次於道南,奉﹑承﹑定等功也。”
  • 7.    《後漢書 卷七十二 董卓列傳第六十二》:李傕、郭汜既悔令天子東,乃來救段煨,因欲劫帝而西,楊定為汜所遮,亡奔荊州。而張濟與楊奉﹑董承不相平,乃反合傕﹑汜,共追乘輿,大戰於弘農東澗。承﹑奉軍敗,百官士卒死者不可勝數,皆其婦女輜重,御物符策典籍,略無所遺。
  • 8.    《三國志 卷十·魏書十·荀彧荀攸賈詡傳第十》:是時將軍段煨屯華陰,與詡同郡,遂去傕託煨。詡素知名,為煨軍所望。煨內恐其見奪,而外奉詡禮甚備,詡愈不自安。 張繡在南陽,詡陰結繡,繡遣人迎詡。詡將行,或謂詡曰:“煨待君厚矣,君安去之?”詡曰:“煨性多疑,有忌詡意,禮雖厚,不可恃,久將為所圖。我去必喜,又望吾結大援於外,必厚吾妻子。繡無謀主,亦願得詡,則家與身必俱全矣。”詡遂往,繡執子孫禮,煨果善視其家。
  • 9.    《後漢書 卷九 孝獻帝紀》:三年夏四月,遣謁者裴茂率中郎將段煨討李傕,夷三族。
  • 10.    《後漢書 卷七十二 董卓列傳第六十二》:後徵段煨為大鴻臚,病卒。
  • 11.    《三國志·賈詡傳》  .新學[引用日期2014-09-29]
  • 12.    張澎.段煨傳《涼州府志備考》:清代,清代
  • 13.    郭緣生《述徵記》:定城去潼關三十里。漢末,鎮遠將軍段煨所造。夾道各一城,渭水經其北。劉裕將檀道濟等攻潼關,秦將姚紹出戰而敗,退屯定城,據險拒守,即此。後魏永熙三年,置定城縣,尋廢。隋主伐陳,親餞將士,至定城,陳師誓眾,是也。今為定城驛。
  • 14.    陳君慧編譯.二十四史故事,下[M].北京:線裝書局,2010.01.第765-766頁
  • 15.    武威通志編委會編纂.武威通志,人物卷[M].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07.07.第39頁
  • 16.    武威市志編纂委員會編.武威歷史人物[M].1990.05.第16-19頁
  • 17.    《後漢孝獻皇帝紀卷第二十六》:夏四月,卓西入關。卓使東中郎將董越屯澠池,寧輯將軍段猥屯華陰,中郎將牛輔屯安邑,其餘中郎、校尉布在諸縣,不可勝紀,以禦山東。
  • 18.    《三國志 卷十 魏書十 荀彧荀攸賈詡傳第十》裴松之注引《典略》稱煨在華陰時,脩農事,不虜略。天子東還,煨迎道貢遺周急。
  • 19.    《後漢孝獻皇帝紀卷第二十八》:壬寅,行幸華陰。寧輯將軍段猥具服御及公卿已下資儲,欲上幸其營。猥與楊定有隙,迎乘輿,不敢下馬,揖馬上。侍中種輯素與定親,乃言段煨欲反。上曰:「煨屬來迎,何謂反?」對曰:「迎不至界,拜不下馬,其色變也,必有異心。」於是太尉楊彪、司徒趙温、侍中劉艾、尚書梁紹等曰:「段煨不反,臣等敢以死保,車駕可幸其營。」董承、楊定言曰:「郭汜來在煨營。」詔曰:「何以知?」文禎、左靈曰:「弘農督郵知之。」因脅督郵曰:「今郭汜將七百騎來入煨營。」天子信之,遂路次於道南。
  • 20.    《後漢孝獻皇帝紀卷第二十八》:丁未,楊奉、董承、楊定將攻煨,使種輯、左靈請帝為詔。上曰:「王者攻伐,當上參天意,下合民心。司寇行刑,君為之不舉,而欲令朕有詔邪?」不聽。輯固請,至夜半猶弗聽。奉乃輒攻煨營。是夜,有赤氣貫紫宮。定等攻煨營十餘日不下,煨供給御膳、百官,無有二意。司隸校尉管邰以為不宜攻煨,急應解圍,速至洛陽。定等患之,使楊奉請為己副,欲殺之。帝知其謀,不聽。詔使侍中、尚書告喻之,定等奉詔還營。
  • 21.    《後漢書 卷七十二 董卓列傳第六十二》:三年,使謁者僕射裴茂詔關中諸將段煨等討李傕,夷三族。【《典略》曰:“傕頭至,有詔高縣之。”】以段煨為安南將軍,封閺鄉侯。
  • 22.    《北堂書鈔卷第一百二 藝文部八》:鍾公題年月「述徵記華嶽三廟前立碑段煨所刻其文弘農張昶所造仍自書之公題年月二十餘字○今案陳俞本同」
  • 23.    藝文類聚(唐)歐陽詢-卷七 山部上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7-01]
  • 24.    初學記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7-01]
  • 25.    全後漢文卷六十四-國學導航-全後漢文(清)嚴可均輯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7-01]
  • 26.    《宋書 卷三十九 志第二十九 百官上》:安西將軍,一人。後漢末,段煨為之。
  • 27.    《三國志 卷十三 魏書十三 鍾繇華歆王朗傳第十三》裴松之注引《魏略》:遇字季直,性質訥而好學。興平中,關中擾亂,與兄季中依將軍段煨。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