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段慧玲

(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會士,北京大學工學院院長)

鎖定
段慧玲,女,蒙古族,1970年5月25日出生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峯市九三學社社員,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會士,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北京大學工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 [2]  [7]  [16]  [19] 
段慧玲於1991年7月獲得東北石油大學機械工程系學士學位;1998年3月獲得東北石油大學機械工程系碩士學位; [17]  2005年獲得北京大學工學院力學與工程科學系博士學位;2005年至2006年在英國卡迪夫大學工學院英國皇家學會做博士後;2006年至2007年受聘為德國卡爾斯魯厄大學德國洪堡學者;2007年至2015年曆任北京大學工學院副研究員、研究員;2013年至2018年任北京大學工學院力學與工程科學系主任;2018年至2019年曆任北京大學工學院副院長、執行院長;2015年任北京大學工學院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020年任北京大學工學院院長,同年入選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會士; [2]  2023年11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7] 
段慧玲主要研究方向為界面力學,流固耦合力學。 [2] 
中文名
段慧玲
國    籍
中國
民    族
蒙古族
出生地
內蒙古自治區赤峯市
出生日期
1970年5月25日
畢業院校
北京大學
畢業院校
東北石油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2020年入選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會士
2023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政治面貌
九三學社社員
學    位
博士
學    歷
研究生

段慧玲人物經歷

1970年5月25日,段慧玲出生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峯市。 [16] 
1987年9月至1991年7月,在東北石油大學機械工程系攻讀學士學位。
1995年9月至1998年3月,在東北石油大學機械工程系攻讀碩士學位。 [17] 
2001年至2005年,在北京大學工學院力學與工程科學系攻讀博士學位。
2005年至2006年,在英國卡迪夫大學工學院英國皇家學會做博士後。
2006年至2007年,受聘為德國卡爾斯魯厄大學德國洪堡學者。
2007年至2015年,歷任北京大學工學院副研究員、研究員。
2012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
2013年至2018年,任北京大學工學院力學與工程科學系主任。
2014年,受聘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2015年,入選中華人民共和國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2017年,入選第三批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
2018年至2019年,歷任北京大學工學院副院長、執行院長。
2015年,任北京大學工學院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2020年,任北京大學工學院院長,同年入選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會士。 [2] 
2023年8月,入選2023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 [6]  11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7] 

段慧玲主要成就

段慧玲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段慧玲主要從事界面力學和流固耦合力學研究,形成了跨越“微—細—宏”觀多尺度、涵蓋“氣—液—固”多相的界面力學新理論和新方法,取得了具有廣泛國際影響的系統性創新成果。 [8] 
  • 學術論文
據2023年11月北京大學工學院官網數據,段慧玲在《自然—通訊》《科學進展》《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固體力學與物理學雜誌》《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 等中國國內外主流期刊發表論文230餘篇,包括在中國國內外力學領域兩個綜述期刊《Army Aviation Magazine》和《材料研究述評》上發表長篇論文。 [2] 
學術論文(部分)
學術論文名稱
期刊名稱
刊發時間
Mechanical properties for irradiated face-centred cubic nanocrystalline metals;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A: Mathematical
《Physical and Engineering Sciences》
2015年
Underwater superhydrophobicity: stability, design and regulation, and applications
《Applied Mechanics Reviews》
2016年
Ultimate stable underwater superhydrophobic state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017年
Dispersion relations of elastic waves in two-dimensional tessellated piezoelectric phononic crystals
《Applied Mathematical Modelling》
2018年
Failure of fracture toughness criterion at small scales
《Physical Review Materials》
2019年
Encoding smart micro-joints for micro-crawlers with enhanced locomotion
《Advanced Intelligent Systems》
2020年
Enhanced locomotion of shape morphing microrobots by surface coating
《Advanced Intelligent Systems》
2021年
Micromechanics of composites with interface effects
《Acta Mechanica Sinica》
2022年
Modeling of irradiation growth of Zr single crystals with diffusion anisotropy
《Journal of Nuclear Materials》
2023年
資料來源: [2] 
  • 科研項目
據2023年11月北京大學工學院官網數據,段慧玲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重點項目和重大研發計劃項目等。 [2] 
  • 發明專利
據2023年11月北京大學工學院官網數據,段慧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26項。 [2] 
  • 科研獲獎
獲獎時間
成果名稱
獲獎名稱
2021年11月
具有界面效應的複合材料細觀力學研究 [1] 
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段慧玲人才培養

  • 指導學生
時間
學生
獲獎情況
2011年
褚世敢
2011年度“校長基金”優秀論文獎
王巖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1年度博士研究生學術新人獎
2012年
鄒桂進
2012年度“毛玉剛基金”優秀論文獎
2013年
劉穎
2013年度“校長基金”優秀論文獎
2016年
彭施瑞
“國家創新訓練”優秀論文獎
2017年
薛亞輝
中國力學學會優秀博士論文提名獎
肖廈子
王仁青年科技獎、北京市普通高等學校優秀畢業生、北京大學優秀畢業生
2019年
相耀磊
2019年北京大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
肖廈子
中國力學學會優秀博士論文提名獎
資料來源: [2] 
  • 教學獲獎
獲獎時間
成果名稱
獲獎名稱
2021年
新工科國際化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建設
北京市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9] 
北京大學教學成果獎特等獎 [10] 

段慧玲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獎勵
授予單位
2023年
女性科技創新先鋒人物 [18] 
-
中國科學院院士 [7] 
中國科學院
第三屆全國創新爭先獎 [4] 
-
ICCES傑出學者獎(The ICCES Distinguished Fellow) [3] 
-
2022年
寶鋼教育基金會優秀教師特等獎 [5] 
寶鋼教育基金會
全國三八紅旗手 [2] 
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
北京大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指導老師 [2] 
北京大學
2020年
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會士 [2] 
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
2019年
北京大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指導老師 [2] 
北京大學
2017年
北京大學第三屆“十佳導師” [2] 
北京大學
2015年
第十四屆中國青年科技獎 [2] 
-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2]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技部
北京大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指導老師 [2] 
北京大學
2014年
第十一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 [2] 
-
2011年
第十二屆中國力學學會青年科技獎 [2] 
中國力學學會
2009年
茅以升科學技術獎北京青年科技獎 [2] 
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
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ASME)The Sia Nemat—Nasser Early Career獎 [2] 
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
2007年
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 [2] 
-
2006年
德國洪堡學者基金 [2] 
洪堡基金會

段慧玲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2023年3月
九三學社中央十五屆二次常委會科技專門委員會委員 [11] 
2021年11月
北京大學第十二屆學位評定委員會委員 [12] 
中國力學學會常務理事 [2] 
中國力學學會女科技工作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2] 
中國複合材料學會常務理事 [2] 
《固體力學學報》副主編 [2] 
《Acta Mechanica Sinica》編委 [13] 

段慧玲人物評價

經過多年努力,段慧玲在力學研究領域取得了驕人的成績,成為力學界精英。(東北石油大學招生信息網評) [13] 
段慧玲在流固耦合滑移邊界力學和具有界面效應細觀力學等方面作出了原創性貢獻。(德國洪堡基金會評) [14] 
段慧玲長期從事固體力學、流固耦合力學研究,在界面力學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北京大學工學院評) [1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