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殢人嬌·題扇頭簪花美人

鎖定
《殢人嬌·題扇頭簪花美人》是清代女詞人顧太清所寫的一首題花詞。該詞是為扇畫“簪花美人”的仕女畫而作。古代的仕女畫,主要表現女性美。其中不免大量粗俗之作,但這幅扇畫卻受到詞人的讚美。畫中的女子臨鏡簪花,有着一種睡起初妝的體態。
作品名稱
殢人嬌·題扇頭簪花美人
創作年代
清朝
作品出處
《東海漁歌》
文學體裁
作    者
顧太清

殢人嬌·題扇頭簪花美人作品原文

殢人嬌·題扇頭簪花美人
香嫋金猊[1],恰恰蘭衾夢醒[2]。賣花聲、催人臨鏡。牡丹開矣,正燕巢初定。妝台畔、慢把玉容重整。
鬢影蟬輕[3],眉痕翠凝。天作就、愛花心性。一枝斜插,與烏雲相併[4]。添嫵媚、信手簪來偏稱。

殢人嬌·題扇頭簪花美人作品註釋

[1]金猊:香爐的一種。
[2]蘭衾:指女性的透着香氣的被子。
[3]鬢影蟬輕:形容女子髮型之美。
[4]烏雲:女子的美髮。

殢人嬌·題扇頭簪花美人作品鑑賞

詞作於丙午,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太清四十八歲。
這首題畫詞,是為扇畫“簪花美人”的仕女畫而作。古代的仕女畫,主要表現女性美。其中不免大量粗俗之作,但這幅扇畫卻受到詞人的讚美。畫中的女子臨鏡簪花,有着一種睡起初妝的體態。“香嫋金猊,恰恰蘭衾夢醒”,畫中還畫出了她閨房中的陳設。她夢醒時,香爐裏還冒着一嫋輕煙。女子表現着一副初醒時的慵慵嬌態——像醉酒的女子一樣。這是古代的文人畫士常常欣賞的女性美。要不是已經聽到了街上的“賣花聲”,她可能還不急於梳妝呢。“催人臨鏡”,正是畫中女子表現的姿態。“牡丹開矣,正燕巢初定”,這時春意正濃。“妝台畔、慢把玉容重整”,她有着天然的“玉容”,整理玉容時,表現出一付春困初醒的嬌慵柔美的體態。這裏,一個“慢”字,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詞人的描寫,好像是一個聚焦的鏡頭,由遠而近。詞至此,漸漸接近了這位美麗女子的細部,開始看到了她“鬢影蟬輕”的髮型,甚至“眉痕翠凝”的一灣翠眉也看清了。她手指拈着一枝花,正準備插到秀髮上,表現了她女性的“天作就、愛花心性”。花兒打算斜插,又是一種審美,即使漫不經心,也“信手簪來偏稱”,簪插的位置恰到好處,因為她天姿國色,濃妝淡抹總相宜。女子的情態,表現了畫家對女性美的審美視角的準確把握。極有可能它就是太清自己的畫作,詞中表現了她自己對這幅“簪花美人”的審美構思。 [1] 

殢人嬌·題扇頭簪花美人作者簡介

顧太清(1799—約1876),西林覺羅氏,字子春,號太清。清代女詞人,鄂爾泰曾孫女。工詩詞書畫,有“滿洲詞人,男中成容若,女中太清春”之譽。
顧太清 顧太清
參考資料
  • 1.    葉嘉瑩.顧太清詞新釋輯評 :中國書店出版社,2005-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