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死於薩拉熱窩

鎖定
《死於薩拉熱窩》是由丹尼斯·塔諾維奇執導,Izudin Bajrovic、Snezana Markovic主演的劇情片,於2016年2月15日在德國柏林電影節上映 [1] 
該片講述了薩拉熱窩事件一百週年紀念日上,一家奢侈酒店發生的罷工事件。
中文名
死於薩拉熱窩
外文名
Mort à Sarajevo
類    型
劇情
導    演
丹尼斯·塔諾維奇
編    劇
Bernard-Henri Lévy
製片人
Amra Baksic Camo
主    演
Snezana Markovic
Izudin Bajrovic
片    長
85 分鐘
上映時間
2016年2月15日德國上映

死於薩拉熱窩劇情簡介

薩拉熱窩,2014年6月28日。在全市最好的酒店——歐羅巴酒店,經理奧馬爾正在準備迎接一個VIP外交代表團。正值薩拉熱窩事件一百週年紀念,和平共處、互相理解的訴求應該從這座城市出發。然而酒店的員工們卻另有擔心:因為工資已被拖欠數月,他們決定舉行罷工。在洗衣房工作的哈提查被選為罷工領導者,雖然她在酒店前台工作的女兒拉米扎堅定反對大家罷工的決定。同時,在封鎖的總統套房中,一位法國客人正在排練演説。還有一位電視記者正在製作關於一戰及其影響的採訪:1914年刺殺斐迪南大公的加夫裏若·普林西普究竟是罪犯還是民族英雄,他的刺殺行為現如今還有哪些長遠影響 [2] 

死於薩拉熱窩演職員表

死於薩拉熱窩演員表

角色 演員
拉米扎 Snezana Markovic
奧馬爾 Izudin Bajrovic
維迪納 Vedrana Seksan
加夫裏洛·普林西普 Muhamed Hadzovic
哈提查 Faketa Salihbegovic
Edo Edin Avdagic Koja
Jacques 雅各布·韋伯
Enco Aleksandar Seksan
Kiki Boris Ler
Tajna 露娜·米喬維克
Sef Ermin Sijamija
Soldo Amar Selimovic
Mugdim Mugdim Avdagic
Rijad Rijad Gvozden
Alija Alija Aljevic
Organizator Dino Sarija
Katarina Nadia Cvitanovic
Amra Andjela Kusic
Himself Nihad Kresevljakovic

死於薩拉熱窩職員表

製作人 Amra Baksic Camo、Adis Djapo、弗蘭西斯·馬格林
導演 丹尼斯·塔諾維奇
副導演(助理) Nermin Hamzagic、露娜·米喬維克
編劇 丹尼斯·塔諾維奇、Bernard-Henri Lévy
攝影 Erol Zubcevic
配樂 Mirza Tahirovic
剪輯 Redzinald Simek
選角導演 Timka Grahic
藝術指導 Mirna Ler
造型設計 Lamija Hadzihasanovic、Eldin Nuhic
服裝設計 Ina Arnautalic、Hatidza Nuhic
視覺特效 Salem Kapic Kantardzic
展開
以上資料來源 [1] 

死於薩拉熱窩角色介紹

  • 奧馬爾

    橫跨黑白兩道的酒店經理,在絕望中徘徊,雖然表面風光,但他的背後債務成山,面臨着破產危險。在員工罷工追討工資時,為了避免在媒體面前出醜,他採取極端措施,擺平了帶頭鬧事的員工。

  • 拉米扎

    一直跟在奧馬爾身邊勤懇工作的酒店大堂女經理,在母親因參與罷工活動被黑幫帶走後,求助奧馬爾的時候又受到騷撓,同時,她還要費力擺脱一夜情對象(酒店新來的廚子)的狂熱追求。

  • 哈提查

    拉米的母親,在酒店洗衣房工作,在第一任罷工領導人被經理擺平後,雖然她女兒堅決反對大家罷工的決定,但是她還是被選為第二任罷工領導者,在之後被黑幫帶走。

  • 維迪納

    電視新聞記者,在酒店的天台上錄製一期關於紀念薩拉熱窩事件的談話節目,她和加夫裏洛·普林西普針對歷史遺留問題發生了巨大爭執,從節目錄制的鏡頭前一直髮展到鏡頭之外。

  • 加夫裏洛·普林西普

    一個長相英俊的塞爾維亞民族主義男人,和當年刺殺斐迪南大公夫婦的人同名,他認為倘若沒有那場刺殺,將改變今天的一切。

(以上資料來源) [2-4] 

死於薩拉熱窩獲獎記錄

時間
頒獎禮
獎項
獲獎主體
備註
2016年
第66屆柏林電影節
評審團大獎銀熊獎
獲獎
競賽單元費比西獎
《死於薩拉熱窩》
金熊獎
丹尼斯·塔諾維奇
提名
以上參考資料來源 [5] 

死於薩拉熱窩幕後製作

《死於薩拉熱窩》的電影劇本改編貝爾納·亨利·萊維的舞台劇《歐洲酒店》,丹尼斯-塔諾維奇對原劇本進行了大量擴充,創造了更多的角色和細節來展現影片的主旨,導演想通過此片讓更多的人銘記歷史。電影在2014年6月28日開機拍攝,恰好是“薩拉熱窩事件”100週年紀念日。法國男演員雅各布·韋伯曾在舞台劇出任男主角,此次又擔綱主演了電影版 [3] 

死於薩拉熱窩影片評價

《死於薩拉熱窩》的整體格局並不大,呈現方式也更為平實。該片的着眼點是這一事件對於當下社會的現實意義,可惜影響力應該不會延伸到非本土的國家。影片採用了不少手提攝影的畫面去盡力營造真人秀般的現場感,但終究還是缺少一個足夠連貫的戲劇推力去點爆驚悚氣氛和壓迫感,情節過於碎片化,吸引力也打了不少折扣。總體來講,這並不是一部有營養的電影,所呈現的事件都有着千真萬確的史實喻意,但缺少一個電影導演應當擁有的敍事視角和洞察力。該片既不是一部政治題材的驚悚片,也不是一部具有挑戰性的劇情片,這在丹尼斯-塔諾維奇的作品序列中,只能算是一部平庸之作(《好萊塢報道者》評 [3] 
《死於薩拉熱窩》以薩拉熱窩事件100週年紀念時的虛構事件,揭開波黑地區那個到現在也沒有完全癒合的傷口,反思百年來這一地區衝突不斷、流血不斷的原因。影片用多條線索呈現了今日之薩拉熱窩,強化了戲劇設計,導演成功兼顧多個情節主線,幾條主線各自出彩,又環環相扣。影片情節發生在一天之內,很複雜、很容易被講的分散,但在導演流暢的斯坦尼康運動鏡頭下,影片像有一個磁力漩渦,所有情節旋轉着被緊緊吸附在這個內核周圍,愈陷愈深,旋轉越加急速,戲劇衝突越來越明顯,直至最後爆發。導演劇構能力非常強大。戲劇化設計痕跡很明顯,也妙趣橫生,讓這個並不輕鬆的話題有了可看性和娛樂性。不時出現的諷刺小段子,讓人忍俊不禁。既然是“薩拉熱窩之死”,就必然有死亡存在,影片並沒有刻意設置懸念,但隨着劇情推進,觀眾自然而然惦記猜測這件事,誰都有可能死亡,誰都有殺人動因。最後的結果在預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搜狐娛樂評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