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死亡實驗

(德國2001年奧利弗·西斯貝格執導電影)

鎖定
《死亡實驗》是由奧利弗·西斯貝格執導,莫里茲·佈雷多、克里斯汀·伯克等主演的劇情片。故事改編自Mario Giordano於1999年出版的小説《黑盒》,而小説則根據1971年美國斯坦福大學監獄實驗寫成。
該片介紹了出租車司機塔瑞克·法德看到報紙上一個徵招心理實驗對象的廣告前去應聘,與其他19名各行各業各年齡段的男性應聘者被分為兩組,分別扮演十二名囚犯和八名獄警,實施為時2周的模擬監獄實驗 [1] 
中文名
死亡實驗
外文名
Das Experiment
其他譯名
實驗監獄
類    型
恐怖、驚悚、劇情
出品公司
Senator Film
製片地區
德國
導    演
奧利弗·西斯貝格
編    劇
Christoph Darnstädt、Don Bohlinger、Mario Giordano
主    演
莫里茲·佈雷多
克里斯汀·伯克
片    長
119 分鐘
上映時間
2001年3月7日
票    房
9億美金
對白語言
英文
色    彩
彩色
imdb編碼
彩色
主要獎項
德國電影獎年度電影及最佳男主角、場景設計及最佳男配角
出品時間
2001年
製片成本
116萬馬克

死亡實驗劇情簡介

男主角任職計程車司機,一次偶然的機會看到報紙上的心理實驗招聘廣告並前往應徵。其後,男主角與其餘19人被選為實驗對象。其中8人被選為獄卒,其餘12人為犯人。只要完成為期2星期的實驗,每人可收到4,000馬克作為酬金。若有人在此次實驗中動武則會立即被取消資格。此外,男主角收受傳媒酬金為其偷拍實驗內容。
開始時各人相安無事,有講有笑。其後情況逐漸失控,擔任獄卒的角色開始動刑虐待犯人。其中一名獄卒因不願同流合污而被其他獄卒貶為犯人,最後甚至監控該實驗的研究員及女助理皆被失控的獄卒囚禁。雖然最後眾人逃脱,但其中82號犯人及負責此次實驗的主管被殺死 [1] 

死亡實驗演職員表

死亡實驗演員表

角色 演員
Tarek Fahd - Häftling Nr. 77/Prisoner #77 莫里茲·佈雷多
Steinhoff - Häftling Nr. 38/Prisoner #38 克里斯蒂安·伯克
Schütte - Häftling Nr. 82/Prisoner #82 奧列佛·斯托科斯基
Joe - Häftling Nr. 69/Prisoner #69 沃坦·威爾克·莫林
Häftling Nr. 53/Prisoner #53 Stephan Szasz
Häftling Nr. 40/Prisoner #40 Polat Dal
Häftling Nr. 21/Prisoner #21 Danny Richter
Häftling Nr. 15/Prisoner #15 Ralf Müller
Häftling Nr. 74/Prisoner #74 Markus Rudolf
Häftling Nr. 11/Prisoner #11 Peter Fieseler
Häftling Nr. 86/Prisoner #86 Thorsten Dersch
Häftling Nr. 94/Prisoner #94 Sven Grefer
Berus - Strafvollzugsbeamter/Guard 尤斯圖斯·馮·多赫納尼
Kamps - Strafvollzugsbeamter/Guard Nicki von Tempelhoff
Eckert - Strafvollzugsbeamter/Guard Timo Dierkes
Bosch - Strafvollzugsbeamter/Guard Antoine Monot Jr.
Renzel - Strafvollzugsbeamter/Guard Lars Gärtner
Gläser - Strafvollzugsbeamter/Guard Jacek Klimontko
Stock - Strafvollzugsbeamter/Guard Markus Klauk
Amandy - Strafvollzugsbeamter/Guard Ralph Püttmann
Professor Dr. Klaus Thon - Wissenschaftler 埃德加·塞格
Dr. Jutta Grimm - Wissenschaftler/Scientist 安德麗亞·薩瓦茲
Lars - Wissenschaftler/Scientist 菲利普·霍奇邁爾
Assistent/Assistant Tristan Vostry
Dora - Die Anderen/The Others 瑪倫·艾格特
Ziegler - Die Anderen/The Others 安德魯·雲格
Hans - Die Anderen/The Others Uwe Rohde
Dennis - Die Stimmen/The Voices (voice) Heiner Lauterbach
Taxifahrer/Taxi Driver - Die Stimmen/The Voices 法提赫·阿金
Nachrichtensprecher/Newscaster Christiane Gerboth
Assistent/Assistant Klaus Spinnler

死亡實驗職員表

製作人 Marc Conrad、Philip Evenkamp、班傑明·赫曼、Ulrike Leibfrie、Norbert Preuss、Friedrich Wildfeuer
導演 奧利弗·西斯貝格
副導演(助理) Uli Hampeter、Isabel Kleefeld
編劇 Mario Giordano、Christoph Darnstädt、Don Bohlinger
攝影 Rainer Klausmann
剪輯 Hans Funck
選角導演 An Dorthe Braker
藝術指導 Andrea Kessler
美術設計 Uli Hanisch
服裝設計 Claudia Bobsin
視覺特效 Jürgen Schopper
展開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來源 [3] 

死亡實驗角色介紹

  1. 塔蘭克
很顯然,塔蘭克作為電影的主角,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使獄警與囚犯雙方的矛盾不斷尖鋭。他很清楚如何利用他人的性格特點。這就是為何他會要求巴利將記錄監獄中情況的紙條交給朵拉。
2. 巴利
巴利這個人物個性也是十分的鮮明。作為一個老師,而且筆者認為很大程度上巴利是一位幼兒教師,巴利身上有很多的閃光點,但就是因為這些閃光點,致使他被已經瘋狂的獄警們圍毆、虐待。在最後的暴亂中,巴利的行為出人意料但是又合情合理——他拿起了滅火器,砸暈了艾克特。
3. 艾克特
不得不説,一開始艾克特就表現出了他好色的本質,到最後果然如此。他未婚、無子、工作在這幾人當中收入不算上等、頭腦簡單易受人擺佈。應該説,在以伯瑞斯為首的獄警裏,最忠實的走狗就是艾克特。同時他也是一個最不守規矩的人。攜帶槍支和酒水也是他的所作所為。
4. 周·米勒
周是個性格軟弱的人。在某些方面確實偏女性傾向。實際上,編劇似乎將他的定位定在男同性戀上——雖然,真正的男同性戀中,女性化的男性只是一小部分。他的女性化傾向在很多微小的地方都有表現,在上文中也有提及。周的失控和病態表現似乎是順理成章的。
5. 唐恩
唐恩是一個習慣於下達命令指示的人,這是由他的工作性質決定的。他在情況失控之前的指令都不是生硬的,相比艾克特來説,他的指令更容易讓他人服從。在情況失控之後,他也是第一個放下自己的警棍離開伯瑞斯和塔蘭克的爭鬥現場的人。這種習慣性的命令下達者不會成為領頭人,但是也從不會使自己失控。
6. 舒特
舒特的一生説起來很悲哀,但他也是幸運的。説是悲哀是因為他沒有一個朋友,卻掩飾了一輩子。而説他幸運的原因是因為他在去世之前,終於有了一個朋友。
舒特在看到自己的朋友收到伯瑞斯不公平的待遇時大聲的呵斥,最後被伯瑞斯一行虐待致死。
在一開始的時候,會有人認為他是個虛偽的人,拼命的表達自己有很多朋友,有很多認識的人。但是其實他只是太害怕寂寞。
對於舒特筆者認為還有很多話想説,但是不想評論太多。只能説他是一個可愛,也值得被愛的小老頭。
7. 斯泰霍夫
斯泰霍夫是所有人裏面最冷靜的人。用他的話來説就是我只是在這裏觀察並報告,以及不讓自己被控制住。他所有的行為也是在維持一切的安定,不讓衝突出現。
8. 杜克·瑞恩博士
他是整個實驗的操作者,但同時也是一個劊子手。如果伯瑞斯是殺人犯,那麼瑞恩不僅給了他子彈和槍,還不住地看着他點頭微笑。這或許就是“實驗”的罪惡之處,人不能期待扮演上帝的角色,只有上帝才有創造生活情景的權力。他明明有停止實驗的權利,卻因為一己私利而繼續實驗,終於釀成慘劇。
9. 伯瑞斯
他是整部劇中最重要的人物。從某種角度來説他甚至是核心。假如沒有77號,他也會成為獄中的領頭,然後滿足自己的慾望。對獄卒來説,權力是真實存在的。而暴力之外,折磨人的手段更是千變萬化的。伯瑞斯的爆發恐怕是這種權力給他提供了一個發泄的通道,不難想象,這個人在現實生活中必定是極為失敗的。Criminal Minds的分析,就是他多半是個性無能,在嚐到權力所帶來的快感後的勃起,這是雄性激素壓抑很久沒有發泄的原因,他沒有妻子或者妻子很早就離開了他。沒有孩子,卻要聲稱自己是個好父親。他的掩飾,很虛偽,一身暫新的西裝也無法掩蓋醜惡的內心,也改變不了自己失敗的處境,渾身發臭,生活也一團污糟。是的,實驗是假的,但生活的傷痕卻是真是存在的。他也許沒有在尋找報復的機會,但卻到了一次報復的機會,體會到權力的魅力併為之喪失自己。伯瑞斯最後猙獰的對77號説:是你先挑起的(是你的錯)。他臉上充滿痛苦和些許悔恨,彷彿他一直都不想這樣。他和女醫生之間的一次對話表現了他某種矛盾的心態。當時事態正準備一發不可收拾,女醫生説要結束實驗,這意味着要結束他人生中最爽的一段歲月。他説,不,我只聽瑞恩教授的指示。他不斷給自己強調自己的反常是在完成瑞恩教授的實驗,給自己的罪惡賦予合法性 [2] 

死亡實驗獲獎記錄

時間
獎項
類型
獲獎對象
獲獎/提名
2001年
第14屆歐洲電影獎
歐洲電影獎-最佳影片
《死亡實驗 》
提名
觀眾獎-最佳男演員
莫里茲·佈雷多
提名
觀眾獎-最佳導演
奧利弗·西斯貝格
提名
2001年
第51屆德國電影獎
金質電影獎-最佳男主角
莫里茲·佈雷多
獲獎
金質電影獎-最佳男配角
尤斯圖斯·馮·多赫納尼
獲獎
金質電影獎-最佳製作設計
Uli Hanisch、Andrea Kessler
獲獎
觀眾獎-年度德國電影
《死亡實驗 》
獲獎
金質電影獎-傑出故事片
《死亡實驗 》
提名
2002年
第18屆美國西雅圖國際電影節
最佳男演員
莫里茲·佈雷多
獲獎
參考資料 [4-5] 

死亡實驗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公司名稱
國家/地區
1.Fanes Film
德國
2.Senator Film Produktion GmbH
德國
3.Typhoon AG
德國
發行公司
公司名稱
時間
國家/地區
備註
1.Senator Film
2001年
德國
院線
2.EuroVideo
2002年
德國
DVD
3.IDP Distribution
2002年
美國
院線
4.Samuel Goldwyn Company
2002年
美國
院線
5.Samuel Goldwyn Films LLC
2002年
美國
院線
6.Argentina Video Home (AVH)
阿根廷
DVD、VHS
7.Ascot Elite Entertainment Group
2001年
瑞士
院線
8.Belga Films
2001年
比利時
院線
9.Central Partnership
俄羅斯
全媒體
10.GAGA Communications
2002年
日本
院線
11.Independent Films
2002年
荷蘭
院線
12.Madman Entertainment Pty. Ltd.
2004年
澳大利亞
DVD
13.Manga Films S.L.
西班牙
全媒體
14.Metrodome Distribution
2002年
英國
院線
15.Metropolitan Filmexport
2003年
法國
院線
16.Nexo
2002年
意大利
院線
17.Nu Visión de Argentina
2003年
阿根廷
院線
18.Oro Film A/S
2002年
挪威
院線
19.Prooptiki
2001年
希臘
院線
20.Sherlock Media S.L.
西班牙
全媒體
參考資料 [6-7] 
上映信息
國家/地區
上映/發行日期
國家/地區
上映/發行日期
德國
2001年3月7日
丹麥
2003年6月6日
巴西
2003年9月5日
瑞典
2006年2月28日
德國
2001年3月8日
瑞士
2001年5月17日
瑞士
2001年8月22日
挪威
2001年10月20日
比利時
2001年11月7日
希臘
2001年11月9日
俄羅斯
2002年1月3日
西班牙
2002年1月18日
挪威
2002年3月8日
葡萄牙
2002年3月22日
韓國
2002年3月22日
英國
2002年3月22日
荷蘭
2002年4月12日
美國
2002年5月25日
荷蘭
2002年6月6日
愛沙尼亞
2002年6月14日
土耳其
2002年6月21日
日本
2002年6月22日
意大利
2002年8月23日
美國
2002年9月20日
澳大利亞
2002年9月26日
瑞士
2002年9月27日
匈牙利
2002年10月10日
美國
2002年10月10日
加拿大
2002年10月18日
冰島
2002年11月14日
墨西哥
2002年11月15日
斯洛文尼亞
2002年12月12日
波蘭
2003年1月17日
阿根廷
2003年2月13日
法國
2003年3月25日
捷克
2003年4月3日
法國
2003年5月21日
秘魯
2003年5月29日
參考資料 [6] 

死亡實驗影片評價

規則和人的行為之間,好的規則,會讓人們從事好的行為;壞的規則,則會為個人惡的行為提供平台;當一個反自然法的規則在控制人們行為的時候,必然造成矛盾的加劇,最終被推翻,就像此部電影的最後,“囚犯”衝擊“獄警”一樣。更深層次反映的是,制度和人性的關係:一個良好的制度,會引導人性向善,雖然也會有一些小小的惡;但惡的制度,必然把人性中的惡表現出來,但人性中對善的追求必然會將這種制度推翻,這也是導演在最後讓“囚犯”得到自由,也讓觀眾得到了心靈的解放。這並非電影的套路所致,也無關人性本身為善為惡,因為人性本來就不是非善即惡的,此種安排乃是人性向善使然。
片子取自著名的斯坦福監獄實驗,結果似乎更加殘酷了一些,至少在各種介紹中,還沒有出現兩死三傷的慘劇。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