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歸罪

鎖定
歸罪,漢語詞彙。拼音:guī zuì 釋義:本指自首服罪,亦指委罪於人。見《後漢書·陳寔傳》:“盜大驚,自投於地,稽顙歸罪。”
中文名
歸罪
外文名
impute to
拼    音
guī zuì
注    音
ㄍㄨㄟ ㄗㄨㄟˋ

目錄

歸罪釋義

[put the blame on;attribute a fault to] 本指自首服罪,又指委罪於人。
功歸於己,歸罪於人。 [1] 

歸罪出處

《後漢書.卷六二.荀韓鍾陳列傳.陳寔》:盜大驚,自投於地,稽顙歸罪。 [2] 

歸罪例句

1. 將罪過歸於某人或某集體。
後漢書·段熲傳》:“ 郭閎 歸罪於 熲 , 熲 坐徵下獄,輸作左校。”
《資治通鑑·後晉高祖天福二年》:“ 範延光 知事不濟,歸罪於 孫鋭 而族之。” [3] 
明 羅貫中 《三國演義》第三八回:今媯、戴二賊,謀殺我夫,只歸罪邊洪,將我家資、童婢盡分去 [4] 
魯迅 《而已集·“意表之外”》:“但我一開口,他卻可以歸罪於我了。”
2. 自首認罪。
《晉書·蔡謨傳》:“ 謨 先帝師傅,服事累世,且歸罪有司,內訟恩愆,若遂致之於理,情所未忍。”
資治通鑑·晉安帝隆安三年》:“ 李旱還,聞雙死,懼,棄軍而亡,至板陘 ,復還歸罪。”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