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歸元鏡

(崑曲劇目)

鎖定
《歸元鏡》全稱《異方便淨土傳燈歸元鏡三祖實錄》,又名《傳燈錄》,為明朝僧人智達所作崑曲傳統劇目。講述了佛教淨土宗(也叫“蓮宗”)主要人物廬山(慧遠)、永明、雲棲(蓮池)三祖的身世故事和衣缽相傳的經過 [1] 
中文名
歸元鏡
類    型
崑曲傳統劇目

目錄

歸元鏡劇情簡介

釋迦牟尼佛因凡夫不曉佛法而想出一方便法門,令苦海眾生執持阿彌陀佛名號七日而心不亂,即可往生極樂國土。舍利弗自願下凡傳此淨土法門,宣揚流佈彌陀經,巧遇賈生,認出他當為蓮宗首祖,便剃度他出家,取名慧遠,令他傳燈。與此同時,舍利弗又傳召諸神將在廬山協助慧遠定址造殿。劉遺民等諸賢慕名參加慧遠蓮宗性社,得大師指點唸佛法門。嗔、貪、痴、睡四魔糾纏不休,慧遠心定志堅,令戒定慧三真逐散眾魔。權臣桓元出於私心,親自進山請大師出仕相助,大師拒絕。照磨官胡徒趁奉旨汰僧之際胡作非為,一老年僧和一殘疾僧被逼無奈,投奔廬山,恰遇慧遠西歸前等候傳燈法器。老年僧發願專修淨土,廣度羣生,此即永明前身;殘疾僧願為國王,護持佛法,此即高麗王前身。吳越錢王夢見韋馱現身指點,敕諭臣僚須恭敬護法。王税司西湖放生,無意中得罪惡少趙龍,王挪用官錢之事被上告,罪當處斬。法場臨刑之際,觀音大士空中現身,行刑刀折為三段。經府尹許自新竭力保奏,錢王也喜王税司好生之心正合先帝舊夢,王税司因而被赦免,但他已無心戀世,決意修行,由翠巖大師指點去杭州永明禪剎,此即永明大師(又稱“壽禪師”)。此時高麗王沉迷塵世,經慧遠所扮瘋僧點化,頓悟前世,決意傳位修行。永明大師拈鬮決定上根菩薩兼修禪宗淨土。入定之時,觀音灌他甘露以助他辯才,闡明禪土。永明登座説法,普利羣生。趙龍因罪處斬,反向閻王誣告許自新,真相大白後入刀山受苦。許自新魂魄由青衣帶領歷遊地獄,眼見百般苦楚,回陽之後決意投奔永明修行。永明此時已圓寂西去,許自新得大師遺囑及偈詩,決定另換皮囊來世傳燈(即為蓮池)。五百年後,大勢至菩薩見蓮池尚未離俗,令護法神將乘機打碎他所愛茶碗,示現幻相不常,動他出塵之念。蓮池警醒,七筆勾塵,舍妻離家雲遊。入定之時,他見魔佛互化,頓悟佛法在心,不必向外馳求。二遊方僧騙去蓮池行李後,陰差陽錯,被蓮池之兄南京禮部沈老爺發現蓮池度牒。沈老爺下令查訪,在蓮池病困瓦棺寺遭冷遇之際及時趕到。此時蓮池俗世之妻湯氏也出家修真,為孝義菴菴主,道風遠播,傳尼訓一篇。蓮池雲遊歸來,入雲棲養道,應村民之求,唸佛祈得抗旱甘霖;後又應杭州太守之請,發牒祈祝海神暫停潮汐,以建朱橋,得到普陀大士相助。蓮池在竹院幽窗下重訂《彌陀疏鈔》,此後傳燈無窮。大師所選諺謨曲典也已刻就,以作佛事。年荒歲歉,疫氣盛行,蓮池啓建水陸道場薦拔孤魂,觀音接引眾魂時見其滿月相。大師諸願已周,西歸之時再頒遺囑,由如來接引上天,與慧元、永明等人相見。觀音大士傳下佛旨,眾人皆得“福報”,“同成正覺” [1] 

歸元鏡流程

該劇共四十二分(即四十二出)。有乾隆間刊本,又有上海有正書局民國七年(1918)石印本。另有吳曉鈴收藏的《增廣歸元鏡》抄本,達八十五出。據清代鮑畛《道腴堂詩編》卷十四《觀劇詩》記事,鮑畛在雍正年間看過昆班演出《歸元鏡》 [1] 
參考資料
  • 1.    吳新雷主編.中國崑劇大辭典[M]: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