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歷史評價的理論與實踐

鎖定
《歷史評價的理論與實踐》是2009年06月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鄧京力。本書主要講述了作者關於在歷史評價中將實踐與理論結合起來的思考。
中文名
歷史評價的理論與實踐
作    者
鄧京力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年06月
定    價
30 元
開    本
16 開
ISBN
9787010076911

歷史評價的理論與實踐內容簡介

這裏,作者試圖將理論與實踐兩方面聯結起來思考歷史評價在歷史寫作中的實際狀況和發展道路。書中有意提供了很多以不同語言風格、敍述結構、理論立場所表達的價值理解,也使我們似乎觸摸到了歷史知識所產生的基本途徑。 [1] 
作者鄧京力!《歷史評價的理論與實踐》在當代史學理論和歷史哲學關於價值與評價研究的基礎上,系統建構歷史評價的理論體系,並通過勾勒中國史領域有關評價問題的重要論爭展現在實踐中我們是如何做出歷史評價的。

歷史評價的理論與實踐圖書目錄

導論 歷史評價的理論與實踐——問題的提出、研究意義與方法
一、當代歷史評價問題提出的理論與實踐基礎
二、關於歷史評價理論研究的總體思考
三、本書的主旨、結構與研究方法
總論 歷史評價的基本理論範疇研究
第一章 歷史評價的認識功能
一、歷史認識的基本形式
二、歷史認知與歷史評價的關係
三、歷史評價在認識中的作用與功能
第二章 歷史評價的本質、過程與特徵
一、價值與歷史價值
二、歷史評價的本質
三、歷史評價的一般過程
四、歷史評價的主要特徵
第三章 歷史評價標準
一、歷史評價標準的產生與來源
二、歷史評價標準的種類與等級
三、歷史評價標準內部存在的諸種矛盾
四、歷史評價標準的特徵
第四章 影響歷史評價的若干因素
一、環境因素
二、主體因素
三、客體因素
第五章 歷史評價的檢驗
一、史料檢驗説與觀念檢驗説
二、實踐檢驗説
三、關於歷史評價檢驗的初步認識
第六章 歷史評價的科學化
一、對歷史學性質的爭論
二、歷史評價科學化的意義
三、關於歷史評價科學化過程的理解
分論 歷史評價的實踐性研究
第七章 中國農民戰爭的歷史評價問題
一、中國農民戰爭歷史評價之變遷
二、從現實需要看農民戰爭的歷史評價
三、從認識根源看農民戰爭的歷史評價
四、重新發現中國農民戰爭的歷史價值
第八章 中國古代皇帝的歷史評價問題
一、“皇帝熱”的表象背後
二、皇帝評價的分層分析
三、皇帝評價的類型分析
第九章 中國古代不同類型歷史人物的評價問題
一、思想家、文化名人的歷史評價——以孔子為例
二、改革家的歷史評價——以王莽和王安石為例
三、“奸雄”的歷史評價——以曹操為例
四、民族英雄的歷史評價——以岳飛為例
五、“清官”的歷史評價——以海瑞為例
第十章 歷史人物評價的理論與方法問題
一、歷史人物的研究價值
二、歷史人物的評價方法
三、歷史人物評價的若干理論問題
結語
附錄 參考文獻摘編
後記
……

歷史評價的理論與實踐作者簡介

鄧京力,北京人,歷史學博士。現任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史學理論與史學史。200-2003年間赴美國紐約州立大學訪學。 合著出版《新時期中國史學思潮》(2001年,榮獲北京市第七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中國歷史人物研究論辯》(2004年),合譯《技術與性別——晚期帝制中國的權力經緯》(2006年)等。近年來在《史學理論研究》、《史學理論與史學史學刊》、《歷史學》、《史學月刊》、《學術研究》、《社會科學》等權威與核心期刊上發表專題論文多篇。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