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歷史緒論

鎖定
《歷史緒論》是2015年寧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一書部伊斯蘭曆史哲學著作,作者伊本·赫勒敦寧夏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
中文名
歷史緒論
作    者
伊本·赫勒敦
出版社
寧夏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5年1月1日
頁    數
915 頁
定    價
118 元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227059592

歷史緒論內容簡介

歷史緒論中譯本封面 歷史緒論中譯本封面
《歷史緒論》(Muqaddimah idn Khaldun),伊斯蘭曆史哲學著作。著名歷史哲學家伊本·赫勒敦(1332~1406)著。
故又稱《伊本·赫勒敦緒論》。約成書於1378年。全書大部分篇幅闡述文明在宗教、社會、經濟、藝術、科學等方面不同歷史發展階段的作用和影響。其中既含有歷史理論,又有哲學問題。全書包括序言和正文6篇。序言為歷史社會學概論,主要講歷史不僅是政治變遷的總彙和朝代記錄,而且也是民族道德和文化發展的寫真。文中還提出了一條歷史發展的新理論,即肯定了氣候、地理等物質條件對道德等精神力量的作用。正文第1~2篇寫政治社會學,其中第2篇論述遊牧民族與阿拉伯民族發展的關係以及遊牧民族的純潔性和團結精神,並且論及先知穆罕默德的傳教歷程。第3篇重點闡述歷代王朝興衰史。第4篇論述都市生活等社會學,涉及城市建設與國家發展的關係。第5篇為經濟社會學,討論人民生活,經濟、工藝與文化的關係。第6篇為知識社會學,論述《古蘭經》、聖訓學、教義學、教法學、哲學、文學、詩歌、語言文學、數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醫學等各類學科。該著問世後,即引起世界史學界高度重視,著者從此聲望大振。18世紀被譯成土耳其文,1863年法國學者戴波美將全書譯成法文,19世紀後又出現多種西方文字譯本,阿拉伯文版本流傳更為廣泛,在埃及、貝魯特、北非、印度、巴基斯坦等地都有印刷出版。在中國亦有流傳。

歷史緒論閲讀推薦

1.阿拉伯遺產寶藏。阿拉伯人、外國人、柏柏爾人的歷史綱要和殷鑑。
2.中世紀阿拉伯西部地區最後一位著名哲學家伊本·赫勒敦對人類文明、國家、生計、教育、官職……的闡述。
3.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批留埃學生、知名阿拉伯語翻譯家李振中教授,歷時十年翻譯而成的鴻篇鉅著。
4.今天,我們把伊本赫勒敦的《歷史緒論》介紹給中國讀者,幫助我們進一步瞭解阿拉伯國家的歷史及其發展規律,瞭解阿拉伯民族文化的特點和阿拉伯人的思維方式,特別是瞭解阿拉伯民族許多內在的心理情愫。
5.翻譯語言明白曉暢,雖為中世紀作品,但是讀起來毫無隔膜。需要強調的是,譯者在翻譯的過程中,加入了大量的註釋,方便讀者理解文意。同時,書後還附了中英阿文譯名錶,方便讀者查對、研究。 [1] 

歷史緒論作者簡介

伊本·赫勒敦(Ibn Khaldun),1332年出生於突尼斯,自幼從父學習《古蘭經》,後到當地著名宗教學府學習“聖訓”、教義、語言、詩歌和哲學等知識,是中世紀阿拉伯西部地區(馬格里布)最後一位著名的哲學家,還是一位歷史學家、社會學家和宗教學者。他的全名是艾布·扎伊德·阿卜杜勒·拉赫曼·伊本·穆罕默德·伊本·赫勒敦。他一生經歷坎坷,宦海幾度沉浮,這對他的創作思想和哲學思想的形成有着直接的重要影響。伊本·赫勒敦於1406年在開羅逝世。 [1] 

歷史緒論目錄

上卷
序一 十年鑄一劍俯仰不愧怍朱威烈
序二 影響世界的阿拉伯文化巨人楊懷中
譯者自序社會歷史哲學奠基人伊本?赫勒敦李振中
原書序《歷史緒論》阿拉伯文版序言胡德拉.賈瓦德博士
前言
第一章 人類文明概述
緒論一:人類的社會性是必然的
緒論二:地球開發部分及森林、河流和地區
緒論二(續):地球在北部四分之一地區的開發程度高於它在南部四分之一地區的開發程度及其原因
緒論三:温和地帶和非温和地帶氣候對人類膚色和其他情況的影響
緒論四:氣候對人類性格的影響
緒論五:開墾地區食品供應的情況及其對人類身體和品行的影響
緒論六:人類中生而知之和學而知之的不同知者層次
第二章 遊牧文明、野蠻民族、部落社會
第一節 遊牧人和城鎮人都是自然羣體
第二節 遊牧人是存在的一個自然羣體
第三節 遊牧人早於城鎮人,沙漠是發展的基礎,城鎮是他們的延續
第四節 遊牧人比城鎮人更善良
第五節 遊牧人比城鎮人更勇敢
第六節 城鎮人依賴法律,喪失了力量和勇氣
第七節 部落是遊牧人族親意識的紐帶
第八節 族親意識由血緣關係形成
第九節 沙漠中游牧的阿拉伯人保持着純潔的血統
第十節 血統的混亂是如何發生的
第十一節 領導權屬於部落中的核心族羣
第十二節 部落的領導權不屬於宗族以外的人
第十三節 家族榮譽只屬於家族成員,這是基於根本和事實,其他人只是沾光而已
第十四節 家奴和家臣的家族榮譽來自他們的主人,不是他們自己的出身
第十五節 一個望族持續四代人
第十六節 野蠻民族更能制伏他人
第十七節 族親意識的最終目的是奪取政權
第十八節 不能奪得政權的障礙是沉湎於物質享受
第十九節 一個部落對他人表現屈辱和順從是不能奪得政權的障礙
第二十節 追求高尚品德是爭取權力的一個標誌
第二十一節 越是野蠻的民族他們的權力範圍就越大
第二十二節 一個民族只要族親意識存在,當權力在它的一個族羣中消失,必然會在它的另一個族羣重現
第二十三節 被征服者在個人追求、服飾、職業、習慣諸多方面都熱衷於模仿征服者
第二十四節 一個民族被征服和受他人統治,這個民族很快就會滅亡
第二十五節 阿拉伯遊牧民只會征服平原地區
第二十六節 被阿拉伯遊牧民征服的地方很快就會遭到破壞
第二十七節 阿拉伯遊牧民的權力總的來説都具有宗教色彩,如先知、聖徒和重大宗教事件
第二十八節 阿拉伯遊牧民對權力政治是最缺乏經驗的
第二十九節 沙漠中的部落和羣體受到城邦居民的控制
第三章 國家、王朝、哈里發、官職的各種情況、基本原則和補充
第一節 國家王朝是通過族羣和族親意識取得的
第二節 一個國家王朝建立起來並得到鞏固後它就可能不再需要族親意識
第三節 王室成員不依靠族親意識也可能建立起國家政權
第四節 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政權其根基是宗教——先知或天啓
第五節 宗教傳播為國家權力原來的族親意識增加了新的活力
第六節 沒有族親意識宗教傳播難以實現
第七節 每個國家都有一定份額的省份和版圖,不會超過
第八節 一個國家的強弱、版圖大小和壽命長短由執政者實力決定
第九節 一個國家如果有許多部落和家族,這個國家的統治很難鞏固
第十節 權力的本質就是追求獨裁
第十一節 權力的本質就是追求奢侈
第十二節 權力的本質就是追求舒適和平靜
第十三節 當權力追求獨裁、追求奢侈和貪圖安逸的本質完全暴露的時候
這個國家(王朝)開始走向衰弱
第十四節 一個國家(王朝)和人一樣有它的自然年齡
第十五節 國家(王朝)從沙漠遊牧生活過渡到城市定居生活
第十六節 王朝早期的奢侈可以增加它的實力
第十七節 一個王朝不同的發展階段有不同的情況,由此形成人們不同的性格和品德
第十八節 一個王朝留下的古蹟多少與它當初的基本實力成正比例
第十九節 當權者藉助外力對付本國人民和本族族羣
第二十節 各個王朝中家奴和歸順者的情況
第二十一節 關於國王被軟禁和受操縱的情況
第二十二節 操縱國王的人不能享有國王的特殊稱號
第二十三節 王權的實質和種類
第二十四節 濫用權力有損王權,在多數情況下它還破壞王權
第二十五節 哈里發和伊瑪目的含義
第二十六節 穆斯林大眾(烏瑪)對於哈里發職務的規定、條件和分政
第二十七節 什葉派與伊瑪目
第二十八節 哈里發轉變為權力
第二十九節 論效忠
第三十節 論繼位人
第三十一節 哈里發的宗教職能
第三十二節 “信士的長官”稱號是哈里發的另一個特別稱謂,它是在四大正統哈里發時期出現的
第三十三節 關於基督教“教皇”“主教”和猶太人“祭司”稱謂的解釋
第三十四節 國王和素丹的等級與稱號
第三十五節 王朝中“槍桿子”和“筆桿子”等級的差別
第三十六節 國王、素丹的專用標誌
第三十七節 戰爭及各國的作戰方式與方法
第三十八節 税收及其多少的原因
第三十九節 王朝末期的徵税
第四十節 素丹經商損害老百姓、破壞税收
第四十一節 素丹及其隨從只有在王朝中期才是富裕有錢的
第四十二節 素丹賞賜減少税收就減少
第四十三節 壓迫導致發展的毀滅
第四十四節 朝延中侍衞階層是怎樣產生的,它在王朝末期如何發展壯大起來的
第四十五節 一個王朝為何分裂為兩個
第四十六節 一個王朝的衰落是無法消除的
第四十七節 一個王朝是如何腐朽的
第四十八節 王朝是如何產生的
第四十九節 新王朝取得對原來王朝的全面控制是通過持久戰,而不是閃擊戰
第五十節 王朝末期建設項目很多,瘟疫、饑荒頻繁發生
第五十一節 人類的開發建設需要有政治組織領導
第五十二節 法帖梅人,人們對他們的看法,揭開蓋子看真相
第五十三節 王朝和民族的興起、敍事詩及所謂預言
下卷
第四章 城鎮、州府和其他定居形式及與此相關的各種情況,包括前提和後果
第一節 王朝的建立先於城鎮和州府的建立,它們是在政權建立後才產生的
第二節 一個新政權必然要鞏固首都周圍地區
第三節 只有實力雄厚的王朝才能建設大城市和大型建築物
第四節 十分龐大的建築工程不是一個王朝完成的
第五節 規劃城市應該注意的事項,忽視這些事項會產生什麼後果
第六節 清真寺和世界上的大型建築物
第七節 伊非利基亞和馬格里布城鎮很少
第八節 伊斯蘭王朝與它自身的力量,與以前各王朝相比較它的建築物和樓宇是少的
第九節 阿拉伯人規劃的建築很快就毀壞了,只有極少數是例外
第十節 城市開始遭到破壞
第十一節 一個城市給予居民福利的多少和市場消費的多少,實際上與這個城市的發展程度有着直接關係
第十二節 城市裏的物價
第十三節 沙漠遊牧民不住繁華地區
第十四節 國家和城市一樣,有富裕和貧困的差別
第十五節 城鎮中不動產的積累、人們的效益和收穫情況
第十六節 城市中的富人需要官銜和保護
第十七節 王朝文明的鞏固與這個王朝的延續和穩定緊密聯繫在一起
第十八節 文明是發展的目的,也是發展壽命的終結,文明預示着發展的毀滅
第十九節 政權的中心隨着王朝的毀滅而毀滅
第二十節 一個地區所具有的特色產品是其他地區所沒有的
第二十一節 城市中也有族羣意識,一些人的族羣意識超越了其他人
第二十二節 伊斯蘭各地區居民的語言
第五章 生計及其所必需的經濟來源和手工技藝表現出來的各種狀況和問題
第一節 給養和收益的本質和解釋,收益實質上是人類勞動的價值
第二節 生計來源方向、種類和途徑
第三節 受僱傭不是獲取生計的正常渠道
第四節 企圖從埋藏的寶物中取得財富不是獲得生計的正常渠道
第五節 有地位的人有利於聚財
第六節 幸福和收益屬於能夠順從上級和迎合潮流的人,這是帶來幸福的一個原因
第七節 從事宗教法庭審判、法典説明(穆夫替)、宗教教育、清真寺裏的領拜(伊瑪目)、宣講(海推布)和宣禮(穆安津)等工作的人、大多數都沒有什麼財富
第八節 種地是下人的生計,遊牧民浪跡天涯
第九節 商業的含義、方式和種類
第十節 什麼人從事商業,什麼人應當迴避這一行業
第十一節 商人的品行低於國王、貴族的品行
第十二節 商人販運貨物
第十三節 囤積居奇
第十四節 低價傷害從事這一貿易的商人
第十五節 商人的品德低於領導人的品德,也缺乏豪爽氣概
第十六節 手工藝技術必經由師傅傳授
第十七節 工藝技術的完美程度取決於城鎮發展的程度和規模
第十八節 一個地區工藝技術的精湛程度取決於該地區文明的鞏固程度和發展時間的長短
第十九節 當需求增加時工藝技術水平才會提高,數量也會增加
第二十節 一個地區瀕臨毀滅,它的工藝技術先遭萎縮
第二十一節 阿拉伯人是最不熟悉工藝技術的族羣
第二十二節 一個人掌握並精通了某種專門技藝後很難再掌握並精通另外一種專門技藝
第二十三節 淺談基本技能
第二十四節 種地
第二十五節 建築
第二十六節 木匠
第二十七節 紡織與縫紉
第二十八節 助產接生
第二十九節 醫術
第三十節 文字與書法
第三十一節 書籍抄寫與裝訂
第三十二節 歌曲
第三十三節 技藝給予從業者以理智,特別是書寫和計算
第六章 知識學科分類,教育方法及由此產生的各種情況,其中有前言和後記
第一節 人類的思想
第二節 世界上發生的一切事物都是通過思想來完成的
第三節 經驗理智及其產生
第四節 人類的知識及天使的知識
第五節 眾先知的知識
第六節 人的先天本質是無知的,人的知識是後天得到的
第七節 在人類的發展中知識和教育是自然現象
第八節 知識的傳教(教育)屬於工藝技術類
第九節 科學的繁榮與文明的發展和建設的繁榮相聯繫
第十節 在當代文明發展中產生的知識學科
第十一節 《古蘭經》學科一經讀學、經注學
第十二節 聖訓學
第十三節 伊斯蘭法理學及教律教規
第十四節 遺產繼承學
第十五節 教法學的基礎及由此產生的分歧與爭論
第十六節 凱拉姆學
第十七節 蘇非學
第十八節 釋夢學
第十九節 理智學科及其分類
第二十節 數字學科
第二十一節 幾何學
第二十二節 天文學
第二十三節 邏輯學
第二十四節 物理學
第二十五節 醫學
第二十六節 農業學
第二十七節 神學
第二十八節 巫術與密碼學
第二十九節 化學(鍊金術)
第三十節 對哲學的批判和哲學家的錯誤認識
第三十一節 駁斥星占學技能,揭露星占學的虛偽及其危害
第三十二節 否定鍊金術的效果,這種效果是不可能存在的,及從事此項工作帶來的危害
第三十三節 繁多的學術著作是學習的障礙
第三十四節 各學科知識眾多的縮寫本不利於學習
第三十五節 學習科學知識的正確方法與道路
第三十六節 工具學科知識研究不能擴展,它涉及的問題不能鑽研
第三十七節 兒童教育及伊斯蘭地區不同的教育理念與方法
第三十八節 對學生的苛求是對他們的傷害
第三十九節 遊學求知和會見大學者可增加學習的完備
第四十節 在人類羣體中學者是離政治及其派別最遠的
第四十一節 伊斯蘭學者大部分是波斯人
第四十二節 阿拉伯語言各學科
第四十三節 語言是一種技術才能
第四十四節 現在阿拉伯人的語言是獨立的,與穆達爾和希木葉爾語言不同
第四十五節 現在城市和各地居民的語言是獨立的語言,不屬於穆達爾語言
第四十六節 關於穆達爾語言的教育
第四十七節 穆達爾語言的才能不是阿拉伯語言學技能,在穆達爾語的教育中不需要這種技能
第四十八節 修辭學家所説的“語感”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大部分阿拉伯化的非阿拉伯人得不到它?
第四十九節 城市地區居民絕對無法得到由來的阿拉伯純正語言才能,距離純正阿拉伯語越遠的人得到這種語言就越困難
第五十節 阿拉伯語言分為詩歌和散文
第五十一節 只有極少數人能同時精通詩歌和散文的創作
第五十二節 詩歌技能及學習方法
第五十三節 詩歌和散文的技能在於詞彙而不是內容
第五十四節 背誦古文、古詩越多越好,背誦古文、古詩的質量決定語言表達能力的水平
第五十五節 有地位的人不願從事詩歌創作
第五十六節 如今各地的阿拉伯詩歌
附錄
中英阿文部分譯名對照表
後記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