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歷史研究

(2019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歷史研究》是2019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1] 
中文名
歷史研究
作    者
[英]阿諾德·湯因比
譯    者
劉北成、郭小凌
出版時間
2019年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
9787208158931
類    別
史學理論類圖書
開    本
16 開
裝    幀
平裝-膠訂

歷史研究內容簡介

英國著名史學家阿諾德·湯因比的名著《歷史研究》已為讀者所熟悉,本書作為縮寫插圖本,收錄了支撐作者論點的大量歷史例證,保留了更多細節。配合文字説明的插圖(507幅插圖,其中90幅彩色插圖、23幅地圖和圖表)賦予了本書新的內容。湯因比在本書中將人類史作為一個整體來加以考察,以極其宏大的視角展現了諸多文明的成長、碰撞、融合的歷程。

歷史研究圖書目錄

序言 ………………………………………………………………阿諾德·湯因比
第一部 歷史形態
第一章 歷史思想的相對性
第二章 歷史研究的領域
第三章 某些術語的定義
第四章 需要對人類事務進行全面研究
第五章 過渡的社會
第六章 文明的比較研究
第七章 希臘模式與中國模式
第八章 猶太模式
第九章 對各個文明的考察
第二部 文明的起源
第十章 關於各文明起源的性質
第十一章 文明源於種族嗎?
第十二章 文明源於環境嗎?
第十三章 挑戰和應戰
第十四章 卓越出自艱辛
第十五章 艱苦環境的刺激5
第十六章 懲罰的刺激
第十七章 流產的文明
第三部 文明的成長
第十八章 成長停滯的一些例子
第十九章 成長的標準
第四部 文明的衰落
第二十章 決定論可信嗎?
第二十一章 模仿的機械性
第二十二章 角色的轉換
第二十三章 雅典和威尼斯:短暫的自我崇拜
第二十四章 東羅馬帝國:對一種短命制度的崇拜
第二十五章 大衞和歌利亞:對一種暫時性技術的崇拜
第二十六章 羅馬教廷:對勝利的陶醉
第五部 文明的解體
第二十七章 社會解體的性質和徵象
第二十八章 內部的無產者
第二十九章 外部的無產者
第三十章 靈魂的分裂
第三十一章 解體的挑戰
第六部 大一統國家
第三十二章 大一統國家:目的還是手段?
第三十三章 傳導與和平所帶來的好處
第三十四章 溝通
第三十五章 語言與文字
第三十六章 首都
第三十七章 文官制度
第三十八章 未來是否會有大一統國家?
第七部 大一統教會
第三十九章 毒瘤還是蝶蛹?
第四十章 種特殊類型的社會
第四十一章 宗教是社會對幻象的迴應,還是對實在的迴應?
第八部 英雄時代
第四十二章 蠻族的歷史
第四十三章 幻象與事實
第九部 文明在空間中的接觸
第四十四章 同時代文明的相互接觸
第四十五章 現代的西方和俄國
第四十六章 現代的西方和東亞
第四十七章 世界與亞歷山大以後的希臘社會的接觸
第四十八章 同時代文明相互接觸的社會後果
第四十九章 同時代文明相互接觸的心理後果
第十部 文明在時間上的接觸
第五十章 制度、法律和哲學的復興
第五十一章 語言、文學和視覺藝術的復興
第五十二章 宗教的復興
第十一部 為什麼研究歷史?
第五十三章 歷史思想的性質
第五十四章 行動中的歷史學家
地圖
大事年表

歷史研究作者簡介

阿諾德·湯因比(Arnold Toynbee, 1889-1975),英國著名歷史學家。他出生於倫敦的歷史學世家,畢業於牛津大學。先後任職於牛津大學、倫敦大學和英國外交部等機構,1919年和1946年分別以英國政府代表的身份參加兩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巴黎和平會議。1926年起擔任英國皇家國際問題研究所部長(一直任職到1953年為止)。1947年3月登上美國《時代週刊》封面。1955年退休,辭去倫敦大學教職,專心致力於寫作。由於他在學術上的重大成就,他被選為英國學術院院士。
湯因比一生遊歷甚廣,著述頗豐。他一反國家至上的觀念,主張文明才是歷史研究的單位,以人的生老病死的現象,來解釋文明的興衰與死亡;他既用哲人的獨特眼光,從宏觀的角度對人類歷史與文明進行廣泛而深刻的探討,又以超凡的敍史才能,以歷史學家的視野對人類歷史與文明進行細緻的描述。以《歷史研究》為代表的一系列著作為他贏得了世界性聲譽,他也因此被譽為“近世以來偉大的歷史學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