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歷下亭

鎖定
歷下亭(Lixia Pavilion),是濟南名亭之一,位於濟南市歷下區天下第一泉風景區大明湖東南隅島上。因其南臨歷山(千佛山),故名歷下亭,亦稱古歷亭。1979年,被定為濟南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3] 
中文名
歷下亭
外文名
Lixia Pavilion
地理位置
濟南市歷下區大明湖東南隅島
氣候條件
温帶季風氣候
開放時間
全年:週一至週日 09:00-21:00
景點級別
國家5A級旅遊景區
門票價格
免費
著名景點
大明湖
超然樓
北極閣
老舍紀念館

歷下亭發展歷史

歷下亭歷史悠久,歷經滄桑,位置也幾經變遷。北魏至唐代歷下亭在五龍潭處,酈道元《水經注》稱“客亭”,是官府為接迎賓客而建造的 [3]  。唐初始稱“歷下亭”。天寶四年(公元745年),詩人杜甫到臨邑看望其弟杜穎,路經濟南,適逢在開元年間就與杜甫在長安結為忘年交的北海太守李邕至濟,在此亭宴請杜甫及濟南名士,杜甫當即賦《陪李北海宴歷下亭》詩一首:“東藩駐皂蓋,北渚凌清河。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雲山已發興,玉佩仍當歌。修竹不受署,交流空湧波。藴真愜所遇,落日將如何。貴賤俱物役,從公難重過。”
詩中第一句敍述李邕駐臨濟南,設宴歷下亭,第二句説明了歷下亭古老歷史。當時方位以西為右,以東為左,濟南在大海之西,故曰海右。因濟南有過鮑叔牙、鄒衍、伏生房玄齡等大批歷史名人,又因當時在場的有濟南士紳蹇處士等人,因此稱讚名士多。而接下來詩句描述的是亭內外景物和宴飲的情趣,以及對日落將席散,盛情難在的感慨。李杜宴飲賦詩歷下亭使這海右古亭從此聲名遠揚,而“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一聯,千百年來更成了濟南的驕傲。
50年代歷下亭老照片 50年代歷下亭老照片 [1]
據《唐書》記載,天寶元年,齊州曾改為臨淄郡,故此亭當時也稱“臨淄亭”。杜甫《八哀詩·贈秘書監江夏李公邕》有“伊昔臨淄亭”的詩句。到了唐朝末年,歷下亭逐漸廢圮。北宋曾鞏在齊州任職時,又重建歷下亭,位置在大明湖南岸州衙宅後。之後又幾經興廢變遷,至清初,山東鹽運使李興祖於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在湖中島上現址,購買鄉紳艾氏地產重新建之。其規模比以前宏大,坐北朝南,顏額為“古歷亭”。竣工後,又在亭西偏南,築土壘台,建軒宇三間,軒西為寬闊的水域,晴空下,天光水色,一派蔚藍,故題額“蔚藍軒”。此後,歷下亭的規模、型制又有變異。

歷下亭主要景點

濟南名亭之一。因其南臨歷山千佛山),故名歷下亭,亦稱古歷亭。歷下亭巍立於大明湖中最大的湖中島上,島面積約4160平方米,因歷下亭是名聞遐邇的海右古亭,所以人們也就習慣將整個小島及島上建築統稱為歷下亭。
黃東雷國畫《歷下秋風》 黃東雷國畫《歷下秋風》
整個島上綠環合,花木扶疏,亭台軒廊錯落有致,修竹芳卉點綴其間。春天,修竹婆娑,翠柳籠煙;秋日,湖水盪漾,荷花溢香,涼風徐吹,令人心爽,被稱作“歷下秋風”,為古時歷城八景之一。
大明湖-歷下亭 大明湖-歷下亭

歷下亭周邊一覽

歷下亭位於湖中島的中央,八柱矗立,紅柱青瓦,斗拱承託,八角重檐,檐角飛翹,攢尖寶頂,亭脊飾有吻獸,蔚為大觀。亭身空透,亭下四周有木製坐欄,亭內有石雕蓮花桌凳,以供遊人休憩,二層檐下懸掛清乾隆皇帝所書匾額“歷下亭”紅底金字。
歷下亭
歷下亭(3張)
亭之西側有廳堂面闊三間,繞以迴廊,紅柱青瓦,四面出廈,飛檐翹角,名“蔚藍軒”。軒西為寬闊的湖面,若值晴空萬里,則天藍藍,水藍藍,湖天一色,瑩如碧玉,故名蔚藍軒,亭之北有大廳五間,硬山出廈,花雕扇扉,曰“名士軒”,是歷代文人雅士宴集之地。該軒坐北朝南,面闊五間。“名士軒”三字匾額為1911年春清末書法家朱慶元書,楹聯“楊柳春風萬方極樂,芙蕖秋月一片大明”,為著名文學家郭沫若題寫。軒內西壁嵌唐代天寶年間北海太守、大書法家李邕和大詩人杜甫的線描石刻畫像及自秦漢至清末祖籍濟南的15位名士的石刻畫像。東壁嵌有清代詩人、書法家何紹基題寫的《歷下亭》詩碑,記述了他的好友陳弼夫和陳景亮重修歷下亭的經過和他在山東看到的災荒景況。
歷下亭
歷下亭(5張)
歷下亭之南是大門,大門兩側是東西長廊。長廊東端是“臨湖閣”,北牆嵌有咸豐九年陳景亮撰、何紹基書《重修歷下亭記》石碣。長廊西端是“藕香品茗廳”,面闊三間,飛檐出廈。大門楹聯集杜甫詩句“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為何紹基手書,門上懸紅底金字“海右古亭”匾一方。大門東側有石碑橫卧,上刻“歷下亭”三字,乃清乾隆皇帝手書。大門西側有御碑亭,紅柱青瓦,四方尖頂,與西遊廊相連,亭內立有清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乾隆皇帝撰書的《大明湖題》詩碑。
歷下亭東南側,有古柳一株,巍立湖岸,枝幹均已枯朽,卻又枯木重生,於枝幹外皮處萌生嫩枝,鵝黃柔綠,令人憐惜。據考,古柳已逾160歲高齡,柳能長壽如此,實屬罕見。

歷下亭名士聚會

唐天寶四年,公元745年,這一年,中國詩壇上的兩位巨星杜甫和李白同在古齊州(即今濟南市),並且遊蹤齊魯,留下了無數膾炙人口的詩篇。
歷下亭
歷下亭(3張)
這一年齊州司馬李之芳在大明湖水域修建了歷下亭。恰這時,在齊魯漫遊的杜甫從兗州、泰山一帶北上來到古老的齊州。唐開元以來交通便利,物資豐富,而且物價十分便宜。據《新唐書·食貨志》記載:是時,海內富實,米每斗的價錢十三錢,而齊魯之邦的益都每鬥米價才三錢,比全國的價格低得多。“道路列肆,其海食以待行人。店有驛驢,行千里不持尺兵。”漫遊,其實是杜甫和所有作家創作生涯的組成部分。他在兗州寫下《登兗州城樓》:“東郡趨庭日,南樓縱目初。浮雲連海岱,平野入青徐。孤峯秦碑在,皇城魯殿餘。從來多古意,臨眺獨躊躇。”緊接着他登臨五嶽之首,留下了不朽的《望嶽》:“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他來到齊州,立刻成為李之芳的嘉賓。 杜甫到來的消息不脛而走,很快傳到北海,即今東的益都。時任北海太守的李邕坐不住了,連日趕往齊州與杜甫會面。這可是一件不得了的盛事。時李邕68歲,早已名滿天下,杜甫此時才是個33歲的後生,名聲遠沒有達到詩聖的程度。但李邕慧眼識珠,他已經預見到了這顆新星的萬丈光焰。可惜他沒有看到。 會見的歡宴就安排在新建的歷下亭上。李邕、杜甫、李之芳在座,可能還有許多齊州的知名人士出來作陪。特別應該提到的是李白這時也在齊州。天寶三年,他與杜甫在洛陽相遇,結伴東遊。他信奉道教,正在紫極宮受道錄,不知是道規使然,還是沒有接到請帖,或許還有其他原因,這位極善飲的詩人沒有來喝這杯酒,否則歷下亭上一定會留下李白的詩作了。李邕與杜甫把酒長談,論詩論史,也談及了杜甫的祖父杜審言,這讓杜甫十分感激。就在這次歡宴中,杜甫留下了“海右此亭古,歷下名士多”的佳句。 [2] 
歷下亭 歷下亭
明末濟南詩人劉敕《歷下亭》詩道:“不見此亭當日古,卻逢名士一時多”,概括出其間的深意。明萬曆年間客籍濟南的詩人張鶴鳴在詩中也寫道:“海內名亭都不見,令人卻憶少陵詩。”
歷下亭-夜景 歷下亭-夜景
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蒲松齡應山東按察使喻成龍之請,到濟南作客,這時李興祖、喻成龍主持重建歷下亭的工程剛剛竣工。蒲松齡對歷下亭的重建深感興奮,作《重建古歷亭》一首:“大明湖上一徘徊,兩岸垂楊蔭綠苔。大雅不隨芳草沒,新亭仍傍碧流開。雨餘水漲雙堤遠,風起荷香四面來。遙羨當年賢太守,少陵嘉宴得追陪。 ”蒲松齡以古喻今,遙憶盛唐時李邕、杜甫的歷下亭盛會,寄託了自己的感慨。第二年,喻成龍離開山東,蒲松齡又作《古歷亭》:“歷亭湖水繞高城,勝地新開爽氣生。曉岸煙消孤殿出,夕陽霞照遠波明。誰知白雪清風渺,猶待青蓮舊譜興。萬事盛衰俱前數,百年佳跡兩遷更。”
歷下亭-夕照 歷下亭-夕照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