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歲破

鎖定
歲破,中國傳統文化一種神煞禁忌。古代星命家所謂叢辰之一。以為一歲十二辰都隨着善神和凶煞。指太歲所衝的方位。所謂衝,指十二地支方位中處於相對位置的兩個地支,如子午衝,醜衝未,巳衝亥等。如本年太歲星,即本年干支的地支,如甲子年太歲在子,中國星相學認為甲子年太歲星運行到子位,子位叫直符,同子位相對的午位即叫歲破。這種觀點認為,在太歲所衝的方位或向太歲所衝的方位搬遷是不吉利的。歲破亦稱“大耗”。
中文名
歲破
拼    音
suì pò
類    型
中國傳統文化
出    處
 《論衡·辨祟》

目錄

  1. 1 解釋
  2. 2 曆法
  3. 含義
  4. 規律

歲破解釋

漢 王充 《論衡·辨祟》:“宅盛即留,衰則避之,及歲破直符,輒舉家移。” 漢 王充 《論衡·難歲》:“抵太歲名曰歲下,負太歲名曰歲破,故皆兇也。” 清 允祿 等《協紀辨方書·義例一·歲破》:“《廣聖歷》曰:‘歲破者,太歲所衡之辰也。其地不可興造、移徙、嫁娶、遠行,犯者主損財物及害家長。惟戰伐向之吉。’《明時總要》:‘歲破者,子年在午,順行十二辰是也。’”

歲破曆法

歲破含義

歲破:指與當年太歲相沖的日子,古人認為是很不吉利的日子。中國古代曆法採用干支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的方法,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個地支在紀年時表示太歲,與太歲相沖的日子就是歲破。

歲破規律

地支共有六對相沖,俗稱“六沖”,即:子午相沖、醜未相沖、寅申相沖、卯酉相沖、辰戌相沖、巳亥相沖。如當年是甲子年,子為太歲,與子相沖者是午,假如當日是午日,則為歲破,其餘的以此類推,即丑年的歲破為未日,寅年的歲破為申日,卯年的歲破為酉日,辰年的歲破為戌日,巳年的歲破為亥日,午年的歲破為子日,未年的歲破為丑日,申年的歲破為寅日,酉年的歲破為卯日,戌年的歲破為辰日,亥年的歲破為巳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