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歲月留痕——古開法新聞作品集

鎖定
《歲月留痕——古開法新聞作品集》,2013年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中文名
歲月留痕——古開法新聞作品集
別    名
歲月留痕
作    者
古開法
出版時間
2013年9月
出版社
人民日報出版社
頁    數
560 頁
ISBN
978-7-5115-2087-6
類    別
傳記
定    價
86 元
開    本
710mm×1000mm 1/16
裝    幀
精裝
序言作者
仇保興
跋作者
施晨光

歲月留痕——古開法新聞作品集作者簡介

歲月留痕——古開法新聞作品集 歲月留痕——古開法新聞作品集
古開法,1953年11月出生於浙江金華大山深處一個貧寒家庭,六歲喪母,少小失恃,由奶奶和父親撫養成人。1982年2月浙江師範學院(現浙江師範大學)中文系本科畢業,分配到浙江省重點中學金華一中任高中語文教師,1989年7月調入金華電視台從事新聞工作,1994年12月評聘為主任記者。多篇熱點新聞作品引起社會強烈反響,並獲國家省市級大獎。著有長篇小説《老街》和散文集。

歲月留痕——古開法新聞作品集創作背景

該書作者古開法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到本世紀初是一位以批評性報道見長的著名電視新聞記者。書中按時政、三農、城建、司法、教育、文化等為順序收錄的正是他從事新聞工作十多年記錄下的諸多較有代表性的一件件新聞事實,內容涉及官員勤政、糧食危機、土地掠奪、鄉霸惡行、農民疾苦、城市頑疾、司法腐敗、當權貪腐、新聞干預、教育焦慮、文化憂傷等等敏感話題。

歲月留痕——古開法新聞作品集作品賞析

對這些熱點、難點問題的報道,當年曾引起社會較強烈反響。而實際上,許多問題今天仍然存在,且在不斷髮酵。
書中頗大篇幅為被封殺的新聞、記者內參和新聞背後的新聞。當年未能播出的材料供我們今天再作審視,別有滋味,而新聞當事人的申訴信、告狀信刊出,大大增加了該書的真實性、可讀性,新聞人與被批評者對同件事解釋完全相異,記者和權重一方的某些人物的兩相較量,其曲折堪比一幕幕話劇,精彩處令人擊節,而是非評判權則留給了讀者。像這樣真誠呈現新聞事件正反兩方面材料的新聞作品集並不多見,正如仇保興同志在序中所言:“這樣的新聞作品集,不同於一般的集子,更具真實性,值得一讀。”
本書在向讀者呈現記者智慧的同時,亦折射出了記者生涯背後的諸多艱辛、無奈和孤獨。

歲月留痕——古開法新聞作品集作品序言

翻開《歲月留痕——古開法新聞作品集》,我們看到一個新聞工作者的良知與責任,
我自1990年10月從樂清縣委書記調任到金華,先後任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兼任金華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任,1993年10月開始主持中共金華市委工作,直至調任杭州市市長,歷經九年。古開法同志的新聞工作經歷大致也在這段時間。這一時期,正是金華歷史上大建設、大發展時期,因而社會的方方面面更需要了然於胸。我在金華工作期間,瞭解民情民意除了深入基層調研,關注當地媒體報道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渠道。每每收看金華電視新聞,總感到古開法這位記者新聞敏感性強,採訪作風紮實,不怕辛苦,敢於碰硬,許多熱點難點新聞都是他與他的同事們報道的。這些報道給我們市委市府決策提供了參考依據,給我們各級領導幹部工作起到了警醒作用,有些報道甚至對糾正我們工作中的缺點錯誤起到了有力的督促鞭策作用。如鮑楊村當時幹羣有些矛盾,基層負責人向上面彙報的是該村農民在被徵用的土地上搶種青苗,而記者的報道卻讓我們知道還有佔用良田建造“活人墓”一事。有一天傍晚古開法打電話給我,説拍了“活人墓”的新聞,台裏領導播不播不敢拿主意,我在電話裏當即説,這個“活人墓”可以大膽播,那個搶種青苗的事不容易把握。第二天我就在古開法潘蔚青兩同志寫來的內參上作了限期拆除的批示,並讓市長去實地瞭解,提出拆除方案。
古開法採訪報道的新聞涉及時政、經濟、政法、醫療、文教、社會等方面,作為市委書記,我更關注的是他對民情民意的疾呼。在下情上達渠道不很暢通的環境裏,我們需要更多有責任有良知的記者,他們是我們的厲眼和聰耳,由於有了他們的勞碌奔波,使我們能夠關注百姓,關注民生,瞭解普通人的生存狀況。
普利策有句名言:“準確,準確,再準確些。”也就是説,追求新聞的事實真相應是新聞工作者孜孜以求之的目標。新聞因真實而矚目,記者因真誠受人尊敬。古開法採訪報道的新聞之所以受到關注和重視,首先基於新聞的真實,記者的真誠。新聞的真實有本質的真實和具體的真實。記者的採訪報道,做到具體的真實這是起碼的操守,否則出籠的就是假新聞偽新聞。而具體的真實不等於本質的真實,還是上面説的基層矛盾,如果被“青苗”擋住了視線,那拍回來的就難免一葉障目了,可貴之處在於古開法潘蔚青憑自己的作風深入和新聞敏感,發現了更深層次、更適合電視表現的新聞素材,採訪報道後,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翻閲《歲月留痕》,我發現收錄的不僅有大量公開報道過的新聞,還有內參、被封殺的新聞和新聞背後的新聞。有些新聞當時不適合公開報道,寫成內參上報,體現了一個記者的責任;有些新聞既不適合公開報道,也沒必要上報,記者默默地服從,體現了記者的奉獻;新聞背後的新聞,包括一些反面意見敢於收集於此,則體現了記者的包容和大度。如今時過境遷,呈現這些材料,即可讓新聞離事實近些,近些,更近些,又可讓那段難忘歲月的屐痕更清晰。這樣的新聞作品集,不同於一般集子,更具真實性,值得一讀。
我離開金華已有十三個年頭了,我們之間很少打交道了,只是那年古開法和其他幾位同志在東陽採訪被打,他在省記協給我的秘書發了傳真,講述了他們的經歷和冤屈;每年過年古開法同志給我寄張明信片;有一年他在北京過年,在明信片上説到北京的水質遠不如金華,金華人喝的沙畈水是全國最好的等等。後來聽説,他不搞新聞了,甚為惋惜;後來又聽説他經商,搞傳媒,生意做得風生水起,又為他深感欣慰;近來又聽他自己説,人生六十今開始,註銷了公司,專心跟藝壇人瑞、著名畫家施明德先生讀書作畫。其實,古開法同志學畫經歷早有耳聞,1998年我就看到過金華日報上他寫的散文《跟着明德先生學作畫》。憑着我對古開法同志的瞭解,我想,以他的人品、學養和那份嚼得了菜根咽得了苦菜的精神,花甲之後定會有另一番人生好風景的。
能在同一座城市工作是緣分;能在同一座城市共同為這座城市更美好而盡綿薄之力,是福分;加上我與古開法又都生在癸巳,説起來那更是一種情分。如今《歲月留痕——古開法新聞作品集》付梓之際,我樂以為序。
仇保興
2013年6月5日
(注:作者仇保興為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原中共金華市委書記、杭州市市長)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