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歲時節令

鎖定
歲時節令,也稱為歲時、歲事、時節、時令等事,是人們的社會生活中約定俗成的一種集體性習俗活動。各種歲時風俗活動的產生,顯示了我們祖先對自然運動規律的認識與把握,探究其根源,即是人們祈望五穀豐登、人畜兩旺、歲歲平安。
中文名
歲時節令
包    含
歲時、歲事、時節等
反    映
古代的社會現象和人們的生活情趣
包    括
除夕等

歲時節令基本介紹

歲時節令立春節

立春,又名正月節、歲節、改歲、歲旦等,為二十四節氣之首,是干支歷的歲始,乃萬物之所成終而所成始,代表萬物起始、一切更生之義。二十四節氣最初是依據“斗轉星移”制定,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寅位時為立春。現行是依據太陽黃經度數定節氣,當太陽到達黃經315°時為立春,於每年公曆2月3-5日交節。干支紀元,以寅月為春正,立春為歲首。立春,大地回春,終而復始、萬象更新,在傳統觀念中,立春具有吉祥的涵義。
立春節在我國傳統農耕社會中佔有極其重要的位置。秦漢以前,南北各地風俗文化不同,一些地方歲首禮俗所重的不是陰曆元月朔日,而是干支歷廿四節氣的立春。立春歲首對於傳統農耕社會具有重要的意義,重大的拜神祭祖、祈歲納福、驅邪禳災、除舊佈新、迎新春等慶典均安排在立春日及其前後時段舉行,這一系列的節慶活動不僅構成了後世歲首節慶的框架,而且它的民俗功能也一直遺存至今。 [2] 

歲時節令社日節

社日節,又稱土地誕,是古老的中國傳統節日,社日分為春社和秋社。古時代的社日節期依據干支曆法來定,後來因曆法變動改用陰曆定節期。春社按立春後第五個戊日推算,一般在農曆二月初二前後,秋社按立秋後第五個戊日,約新谷登場的農曆八月。古代把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都叫"社",按照我國民間的習俗,每到播種或收穫的季節,農民們都要立社祭祀,祈求或酬報土地神。
古人認為土生萬物,所以土地神是廣為敬奉的神靈之一。人們認為該神管理着五穀的生長和地方的平安。二月二是土地公的聖誕,土地公又稱福德正神,在中國南方地區,是土地公公的生日,稱“土地誕”,為給土地公公“暖壽”,有的地方有舉辦“土地會”的習俗:家家湊錢為土地神祝賀生日,到土地廟燒香祭祀,敲鑼鼓,放鞭炮。南方”二月二“仍沿祭社(土地神)習俗,如在浙江、福建、廣東、廣西等地區,既有類似龍抬頭節習俗,又有以祭社習俗為主的新”二月二“習俗,南方普遍奉祀土地神。 [6] 

歲時節令清明節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清明節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清明節是中華民族古老的節日,既是一個掃墓祭祖的肅穆節日,也是人們親近自然、踏青遊玩、享受春天樂趣的歡樂節日。鬥指乙(或太陽黃經達15°)為清明節氣,交節時間在公曆4月5日前後。這一時節,生氣旺盛、陰氣衰退,萬物“吐故納新”,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遊與行清墓祭的好時節。清明祭祖節期很長,有10日前8日後及10日前10日後兩種説法,這近20天內均屬清明祭祖節期內。
清明節,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傳統祭祖節日。“二十四節氣”是上古農耕文明的產物,它與干支時間以及八卦等是聯繫在一起的,有着久遠的歷史源頭。“二十四節氣”不僅在農業生產方面起着指導作用,同時還影響着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觀念。在早期觀象授時時代,依據斗轉星移定歲時,斗柄順時針旋轉一圈,謂之一歲(攝提)。天維建元,是從寅開始的,如《淮南子·天文訓》收錄:“帝張四維,運之以鬥,月徙一辰,復返其所,正月指寅,十二月指醜,一歲而匝,終而復始”。在傳統文化中,寅位是後天八卦的“艮位”,是歲終歲首交結的方位,代表終而又始,《易·説卦傳》:“艮,東北之卦也,萬物之所成終而所成始也。”故,北斗星的斗柄從指向正東偏北方位的“建寅”之月為起始,然後順時針方向旋轉,循環往復;歲末十二月指醜方,正月又復還寅位,終而復始。北斗星循環旋轉,斗柄回寅,乾元啓運,時回新春。當斗柄指向正東偏南的“乙”位時為清明節氣。清明這一節氣,萬物皆潔齊、生氣旺盛、吐故納新、氣温升高,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遊與行清墓祭的好時節。 [3] 

歲時節令立夏節

立夏,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夏季的第一個節氣,交節時間在每年公曆5月05-07日。此時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東南方,太陽黃經達45°。立夏,是標示萬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曆書:“鬥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立夏後,日照增加,逐漸升温,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了茁壯成長階段。立夏表示告別春天,是夏天的開始。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時至立夏,萬物繁茂。由於我國幅員遼闊、南北跨度大,各地自然節律不一。立夏時節,我國只有福州到南嶺一線以南地區進入“綠樹濃陰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真正意義上的夏季;而東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區這時則剛剛有春天的氣息。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合稱“四立”,這些加起來共為“八節”。民間稱為“四時八節”或“時年八節”。在漫長的農耕社會中,二十四節氣為指導農事活動發揮了重要作用,擁有豐富的文化內涵。

歲時節令端午節

端午節,“端”字本義為“正”,“午”為“中”。“端午”(端五),“中正”也,這天午時則為正中之正。端午節源於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仲夏端午,蒼龍七宿飛昇於正南中天,處於全年最“正中”之位,即如《易經·乾卦》第五爻:“飛龍在天”。端午是“飛龍在天”的吉祥日子,人們在端午舉行一些慶賀活動,特別是與龍相應的活動元素,或是藉此吉日做一些祈福辟邪的活動等,龍及龍舟文化始終貫穿在端午節的傳承歷史中。 [5] 
端午節,本是上古先民創立用於拜祭龍祖、祈福辟邪的節日。因傳説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説法。總的來説,端午節起源於上古先民擇“飛龍在天”吉日拜祭龍祖、祈福辟邪,注入夏季時令“祛病防疫”風尚;把端午視為“惡月惡日”起於北方中原,附會紀念屈原等歷史人物紀念內容。 [4-5] 

歲時節令中元節

中元節,是道教名稱,民間世俗稱為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節,佛教稱為盂蘭盆節。節日習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燈、祀亡魂、焚紙錠、祭祀土地等。它的產生可追溯到上古時代的祖靈崇拜以及相關時祭。七月乃吉祥月、孝親月,七月半是民間初秋慶賀豐收、酬謝大地的節日,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稻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該節是追懷先人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盡孝。
在《易經》中,“七”是一個變化的數字,是復生之數。《易經》:“反覆其道,七日來複,天行也。”七是陽數、天數,天地之間的陽氣絕滅之後,經過七天可以復生,這是天地運行之道,陰陽消長循環之理,民間選擇在七月十四(二七)祭祖與“七”這復生數有關。道教的中元節與佛教的盂蘭盆節設在七月十五日。“七月半”原本是上古時代民間的祭祖節,而被稱為“中元節”,則是源於東漢後道教的説法。佛教則稱七月半為“盂蘭盆節”。一定意義上,七月半祭祖節歸屬民間世俗,中元節歸屬道教,盂蘭盆節歸屬佛教。 [7] 

歲時節令中秋節

中秋節,又稱祭月節、月光誕、月夕、秋節、仲秋節、拜月節、月娘節、月亮節、團圓節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中秋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最初“祭月節”的節期是在干支歷二十四節氣“秋分”這天,後來才調至夏曆(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起源於上古時代,普及於漢代,定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以後。中秋節是秋季時令習俗的綜合,其所包含的節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淵源。 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玩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民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

歲時節令重陽節

重陽節,節期在每年農曆九月初九。“九”數在《易經》中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重陽節源自天象崇拜,起始於上古,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唐代以後。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祈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

歲時節令冬至

冬至,又稱日南至、冬節、亞歲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祭祖節日。冬至是四時八節之一,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冬至習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在中國南方地區,有冬至祭祖、宴飲的習俗。在中國北方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 [1] 

歲時節令除夕

除夕,為歲末的最後一天夜晚。歲末的最後一天稱為“歲除”,意為舊歲至此而除,另換新歲。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除夕”是歲除之夜的意思,又稱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時值年尾的最後一個晚上。除夕是除舊佈新、闔家團圓、祭祀祖先的日子,與清明節、七月半、重陽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的祭祖大節。歲除之日,民間尤為重視,家家户户忙忙碌碌或清掃庭舍,除舊佈新,張燈結綵,迎祖宗回家過年,並以年糕、三牲飯菜及三茶五酒奉祀。除夕,在國人心中是具有特殊意義的,這個年尾最重要的日子,漂泊再遠的遊子也是要趕着回家去和家人團聚,在爆竹聲中辭舊歲,煙花滿天迎新春。 [9] 
除夕的一主要習俗是吃年夜飯。年夜飯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而且各有講究。北方人過年習慣吃餃子,這是古時候流傳下來的習慣。由於地理氣候方面原因,除夕、春節之際北方還處於萬物閉藏的寒冬,冬天的北方地區白茫茫一片,冰天雪地,基本上沒辦法種植作物,可選用的食材不多,過年多吃餃子。而南方地區,尤其是沿海一些地方,基本上四季綠意盎然,南方冬季在蔬果等食材上佔有極大的優勢,所以在飲食的選擇上具有更多的選擇性;在地利方面,又得益於水資源充沛分佈廣所以各類漁獲充足食材多樣;所以在一些重要的節日上,南方的飲食會豐富多樣一些。 [9] 

歲時節令其他節日

小年:小年並非專指一個日子,由於各地風俗,被稱為“小年”的日子也不盡相同。小年期間主要的民俗活動有掃塵、祭灶等。清朝前期和中期,祭灶一直是臘月二十四,而且至少到乾隆時期,都是臘月二十四祭祀。從清朝中後期開始,帝王家就於臘月二十三舉行祭天大典,為了“節省開支”,順便把灶王爺也給拜了,因此北方地區民間百姓相效仿多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南方大部分地區,仍然保持着臘月二十四過小年的傳統。 [8] 
農曆正月初七日,客家人習慣吃羹湯。這天早餐,要吃用米、豆、花生、番薯、芋頭、大蒜、生薑等共煮的羹湯。谷説:“吃了七種羹,汝仔賴子做零星。”意思是從這天起,大家要開始新的一年工作勞動了。
四月八:農曆四月初八,是老官菩薩生日,民俗多集會唱戲。

歲時節令補充信息

■歲時,即正月初一日晨,開門對東方作揖祝聖;歸者跪拜尊長,日拜年。拜年者以未出上九日謂親厚。過上九日謂遲年。婦女於夜間迎紫姑神,謂"請七姑娘"。
■正月十五夜,取衫樹枝,於宅外燒之,謂"燒"。兒童大聲呼逐,謂"趕毛九"。是夜,張燈結綵,演戲,玩花燈,舞龍燈,獅子燈,蚌殼燈,通宵達旦,城鄉皆然,叫"鬧元宵"。
■二月初二,土地神生日,作土地會。
■二月十五,花朝大期,幼女穿耳;男女多於此時婚配。
■三月三日,這天吃蒿子粑粑,叫"蒿子節"。清明插柳葉於門,謂之清,取一年閤家清吉之兆。又以絲棉五色紙製為彩幡,掛於祖墳頂,親族為死者祭掃墳墓,叫"插青"或"掛青",意為掛念親人。
■四月初八"浴佛節"。此日,農夫同中俱休息一日,是鄉間古老勞動節。
■立夏日農家飲酒食肉,叫"助力"或"接力"。
■端午節,凡附近寺觀,必印送張真人圖像,至節日必懸掛堂中,小兒輩則以雄黃塗額,以"邪毒"。是日則食棕子飲菖蒲,系艾蒿懸於門楣。永定及慈利九溪等地,喜於澧水、水賽龍舟。端午節有大小之分,五月初五為小端午,十五為大端午。
■六月初六日,土人曬衣服,謂之覃後哂,傳説這天是明初土家首領覃后王殉難忌日,為土家族一大民族節日。
■七月七夕,婦女結綵綢對月穿織,陳瓜果於道以祀牛郎織女。
■七月中元,謂之過月半。
■中秋節,土家族不興賞月,漢人稱之"守月花",吃月餅則是土漢共有的習俗。土家人對中秋別有特色,他們披着明媚的月光,去冬瓜園裏偷瓜,給無生育之夫婦"送子"。
■九月初九日,為重陽節。
■十月朔日,剪紙為衣,具酒饌奠於祖,曰送寒衣。
■十月十六日,俗謂寒婆婆打柴。若此日雨,打柴不成,冬必晴曖;若此日晴,則蠆褚殉桑,"二月初二晴,果木吃不成;二月初二落,果木結成索"等俗言同類。
■十一月十九日,為太陽神生辰,各家皆晨起焚香,極恭敬。
■冬至節,白族稱祭祖節。
■臘月初八,釀糯米酒,曰"臘八糟"。
臘月二十三夜,土人祀爐神。
■臘月二十四,謂"過小年"。
■臘月二十七日,為打年粑節。
■臘月二十八日,為家神洗塵淨身。
■除夕,謂過年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