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

鎖定
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詞作。此詞借暮春之景,寫出了詞人內心深處的苦悶和憂愁,塑造了一個孤苦淒涼環境中流蕩無依的才女形象。上片極言眼前暮春景物的不堪入目和心情的悽苦之極;下片則進一步表現其悲愁之深重,並以舴艋舟載不動愁的新穎藝術手法來表達悲愁之多。全詞充滿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痛苦和對故國故人的憂思,寫得新穎奇巧,深沉哀婉,自然貼切,絲毫無矯揉造作之嫌,饒有特色。
作品名稱
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
作品別名
武陵春·春晚
武陵春·春暮
武陵春·暮春
作    者
李清照
創作年代
南宋
作品出處
全宋詞
文學體裁

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作品原文

武陵春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説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1-2] 

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註釋譯文

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詞句註釋

⑴武陵春:詞牌名。此詞在《詩詞雜俎本·漱玉詞》《類編草堂詩餘》《匯選歷代名賢詞府全集》《文體明辨》《古今名媛匯詩》《詞的》《嘯餘集》《古今女史》《古今詞統》《古今詩餘醉》《歷城縣志》《花鏡雋聲》《見山亭古今詞選》《詩餘神髓》《古今圖書集成》《同情詞集選》題作“春晚”,《彤管遺編》《彤管摘奇》《名媛璣雋》題作“暮春”,《詞學筌蹄》題作“春暮”,《詞彙》題作“春曉”,《詞鵠》調作“武陵春第二體”。趙萬里輯《漱玉詞》雲:“至正本《草堂詩餘》前集上如夢令後接引此闋,不注撰人。玩意境頗似李作,姑存之。”(案明成化本、荊聚本、陳鍾秀本、楊金本《草堂詩餘》前集捲上,此首俱無撰人,與至正本同),《古今斷腸詞選》卷二又誤以此首為馬洪所作。
⑵塵香:落花觸地,塵土也沾染上落花的香氣。花已盡:《詞譜》、清萬樹詞律》作“春已盡”。
⑶日晚:《花草粹編》作“日落”,《詞譜》、《詞彙》、清萬樹《詞律》作“日曉”。
⑷物是人非:事物依舊在,人不似往昔了。
⑸淚先:《彤管遺編》《彤管摘奇》作“淚珠”,沈際飛《本草堂詩餘》注:“一作珠,誤”。《崇禎歷城縣志》作“欲淚先流”,誤刪“語”字。
⑹聞説:清葉申薌輯《天籟軒詞選》作“聞道”。雙溪:水名,在浙江金華,是唐宋時有名的風光佳麗的遊覽勝地。有東港、南港兩水匯於金華城南,故曰“雙溪”。《浙江通志》卷十七《山川九》引《名勝志》:“雙溪,在(金華)城南,一曰東港,一曰南港。東港源出東陽縣大盆山,經義烏西行入縣境,又匯慈溪、白溪、玉泉溪、坦溪、赤松溪,經石碕巖下,與南港會。南港源出縉雲黃碧山,經永康、義烏入縣境,又合松溪、梅溪水,繞屏山西北行,與東港會與城下,故名。”春尚好:明程明善輯《嘯餘譜》作“春向好”。
⑺也擬:也想、也打算。擬,準備、打算。輕舟:《匯選歷代名賢詞府》、清陸昶《歷朝名媛詩詞》作“扁舟”。
⑻舴(zé)艋(měng)舟:小船,兩頭尖如蚱蜢。舴艋,小舟也,見《玉篇》及《廣韻》。《藝文類聚》卷七一·南朝宋《元嘉起居注》:“餘姚令何玢之造作平牀,乘船舴艋一艘,精麗過常。” [2]  [3] 

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白話譯文

惱人的風雨停歇了,枝頭的花朵落盡了,只有沾花的塵土猶自散發出微微的香氣。抬頭看看,日已高,卻仍無心梳洗打扮。春去夏來,花開花謝,亙古如斯,唯有傷心的人、痛心的事,令我愁腸百結,一想到這些,還沒有開口我就淚如雨下。
聽人説雙溪的春色還不錯,那我就去那裏劃劃船,姑且散散心吧。唉,我真擔心啊,雙溪那葉單薄的小船,怕是載不動我內心沉重的憂愁啊! [4] 

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創作背景

這首詞是宋高宗紹興五年(1135)李清照避難浙江金華時所作。黃盛璋《李清照事蹟考辨》:“詞意寫的是暮春三月景象,當做於紹興五年三月。”又《趙明誠李清照夫婦年譜》:“紹興五年乙卯,金人犯滁州,圍亳州。壬午,偽齊犯安豐,韓世忠遊擊金人於大儀鎮,敗之。乙丑,金人困承州,又圍濠州,高宗如平江。”李清照《打馬圖序》雲:“今年十月朔,聞淮上警報,浙江之人,自東走西,自南走北,居山林者謀入城市,居城市者謀入山林,旁午絡繹,莫不失所。易安居士自臨安泝江,涉嚴灘之險,抵金華,卜居陳氏邸。”其時金兵進犯,丈夫既已病故,家藏的金石文物也散失殆盡,作者孑然一身,在連天烽火中飄泊流寓,歷盡世路崎嶇和人生坎坷,處境悽慘,內心極其悲痛。 [2]  [3]  [4]  [5] 

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作品鑑賞

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整體賞析

這首《武陵春》是作者中年孀居後所作,非一般的閨情閨怨詞所能比。這首詞借暮春之景,寫出了詞人內心深處的苦悶和憂愁。全詞一長三嘆,語言優美,意境,有言盡而意不盡之美。
這首詞繼承了傳統的詞的作法,採用了代言體,以第一人稱的口吻,用深沉憂鬱的旋律,塑造了一個孤苦淒涼環中流蕩無依的才女形象。這類似後來戲曲中的一段唱詞,所不同的是,戲曲比較鋪張,這首詞則非常簡煉;戲曲比較顯豁,這首詞則非常含蓄。這足見李清照煉字造句之功力。其中“風住塵香花已盡”一句已達至境:既點出此前風吹雨打、落紅成陣的情景,又繪出現今雨過天晴,落花已化為塵土的韻味;既寫出了作者雨天不得出外的苦悶,又寫出了她惜春自傷的感慨,真可謂意味無窮盡。
這首詞在藝術形象塑造上,由表及裏,從外到內,步步深入,層層開掘,上闋側重於外形,下闋多偏重於內心。“日晚倦梳頭”“欲語淚先流”是描摹人物的外部動作和神態。這裏所寫的“日晚倦梳頭”,是另外一種心境。這時她因金人南下,幾經喪亂,志同道合的丈夫趙明誠早已逝世,自己隻身流落金華,眼前所見的是一年一度的春景,睹物思人,物是人非,不禁悲從中來,感到萬事皆休,無窮索寞。因此她日高方起,懶於梳理。“欲語淚先流”,寫得鮮明而又深刻。這裏李清照寫淚,先以“欲語”作為鋪墊,然後讓淚奪眶而出,簡單五個字,下語看似平易,用意卻無比精深,把那種難以控制的滿腹憂愁一下子傾瀉出來,感人肺腑、動人心絃。詞的下闋着重挖掘內心感情。她首先連用了“聞説”“也擬”“只恐”三組虛字,作為起伏轉折的契機,一波三折,感人至深。第一句“聞説雙溪春尚好”陡然一揚,詞人剛剛還流淚,可是一聽説金華郊外的雙溪春光明媚、遊人如織,她這個平日喜愛遊覽的人遂起出遊之興,“也擬泛輕舟”了。“春尚好”“泛輕舟”措詞輕鬆,節奏明快,恰好處她表現了詞人一剎那間的喜悦心情。而“泛輕舟”之前着“也擬”二字,更顯得婉曲低迴,説明詞人出遊之興是一時所起,並不十分強烈。“輕舟”一詞為下文的愁重作了很好的鋪墊和烘托,至“只恐”以下二句,則是鋪足之後來一個猛烈的跌宕,使感情顯得無比深沉。這裏,上闋所説的“日晚倦梳頭”“欲語淚先流”的原因,也得到了深刻的揭示。
這首詞表現手法上的突出特點是巧妙運用多種修辭,特別是比喻。詩歌中用比喻,是常見的現象;然而要用得新穎,卻非常不易。好的比喻往往將精神化為物質,將抽象的感情化為具體的形象,饒有新意,各具特色。這首詞裏,李清照説:“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同樣是用誇張的比喻形容“愁”,但她自鑄新辭,而且用得非常自然妥帖,不着痕跡。讀者説它自然妥帖,是因為它承上句“輕舟”而來,而“輕舟”又是承“雙溪”而來,寓情於景,渾然天成,構成了完整的意境。
這首詞的整個佈局也有值得注意之處。歐陽修採桑子·羣芳過後西湖好》、周邦彥望江南·遊妓散》與此詞作法相同,可以類比。譚獻《復堂詞話》批歐詞首句説:“掃處即生。”這就是這三首詞在佈局上的共有特點。掃即掃除之掃,生即發生之生。從這三首的第一句看,都是在説以前一階段情景的結束,歐、李兩詞是説春光已盡,周詞是説佳人已散。在未盡、未散之時,芳菲滿眼,花豔掠目,當然有許多動人的情景可寫,可是在已盡、已散之後,似乎沒什麼可寫了,但下面又發生了另外一番情景。歐詞則寫暮春時節的閒淡愁懷,周詞則寫獨步回堤直至歸去的淒涼意緒,李詞則寫由風住塵香而觸發的物是人非的深沉痛苦。而這些,才是作家所要表現的,也是最動人的部分,所以叫做“掃處即生”。任何作品所能反映的社會人生都只能是某些側面。抒情詩因為受着篇幅的限制,尤其如此。這種寫法,能夠把省略了的部分當作背景,以反襯正文,從而出人意外地加強了正文的感染力量,所以是可取的。 [6-7] 

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名家點評

明代葉盛:玩其辭意,其作於序《金石錄》之後歟?抑再適張汝舟之後歟?文叔不幸有此女,德夫不幸有此婦。其語言文字,誠所謂不祥之具,遺譏千古者歟。(《水東日記》卷二十一) [8] 
明代楊慎:秦處度《謁金門》詞雲:“載取暮愁歸去”“愁來無著處”(按所引秦湛詞實為張元幹作),從此翻出。(楊慎批點本《草堂詩餘》卷一) [8] 
明代李攀龍:(眉批)未語先淚,此怨莫能載矣。景物尚如舊,人情不似初。言之於邑,不覺淚下。(《草堂詩餘雋》) [9] 
明代張綖:易安名清照,尚書李格非之女,適宰相趙挺之子明誠,嘗集《金石錄》千卷,比諸六一所集,更倍之矣。所著有《漱玉集》,朱晦庵亦亟稱之。後改適人,頗不得意。此詞“物是人非事事休”,正詠其事。水東葉文莊謂:“李公不幸而有此女,趙公不幸而有此婦。”詞固不足錄也。結句稍可誦。朱淑真“可憐禁載許多愁”祖之,豈女輩相傳心法耶。(《草堂詩餘別錄》) [8] 
明代董其昌:物是人非,睹物寧不傷感!(《便讀草堂詩餘》卷三) [8] 
明代卓人月:與“載取暮愁歸去”相反,與“遮不斷愁來路”相似。(《古今詞統》卷六) [8] 
明代沈際飛:與“載取暮愁歸去”相反,與“遮不斷愁來路”“流不到楚江東”相似,分幟詞壇,孰辨雄雌。(《草堂詩餘正集》卷一) [8] 
明代陸雲龍:愁如海。(《詞菁》卷一) [8] 
明代吳從先:(眉批)未語先淚,此怨莫能載矣。(評)景物尚如舊,人情不似初,言之於邑,不覺淚下。(《草堂詩餘雋》卷二) [8] 
清代王士禛:“載不動許多愁”與“載取暮愁歸去”“只載一船離恨向兩州”,正可互觀。“雙槳別離船,駕起一天煩惱”,不免徑露矣。(《花草蒙拾》) [8] 
清代萬樹:《詞統》《詞彙》俱注“載”字是襯,誤也。詞之前後結,多寡一字者頗多,何以見其為襯乎?查坦庵作,尾句亦云“流不盡許多愁”可證。沈選有首句三句,後第三句平仄全反者,尾雲“忽然又起新愁”者,“愁從酒畔生”者,奇絕。(《詞律》) [9] 
清代俞正燮:居金華,有《武陵春》詞曰:“風住塵香花已盡……載不動許多愁。”流寓有故鄉之思。居其事非閨闈文筆自記者莫能知。(《癸巳類稿·易安居土事輯》) [9] 
清代吳衡照:易安《武陵春》,其作於祭湖州以後歟?悲深婉篤,猶令人感伉儷之重。葉文莊乃謂語言文字誠所謂不祥之具,遺譏千古者矣,不察之論也。(《蓮子居詞話》卷二) [8] 
清代陳廷焯:易安《武陵春》後半闕雲:“聞説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又悽婉、又勁直。觀此,益信易安無再適張汝舟事。即風人“豈不爾思,畏人之多言”意也。投纂公一啓,後人偽撰,以誣易安耳。(《白雨齋詞話》卷二) [8] 
清代梁啓超:按此蓋感憤時事之作。(《藝蘅館詞選》乙卷) [9] 

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作者簡介

李清照像 李清照像
李清照,宋代女詞人。號易安居士,齊州章丘(今屬山東)人。早期生活優裕,與夫趙明誠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蒐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流寓南方,明誠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閒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也流露出對中原的懷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闢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説,反對以詩文之法作詞。並能作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後人有《漱玉詞》輯本。今人輯有《李清照集校注》。 [10] 
參考資料
  • 1.    課程教材研究所.語文(九年級上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05-211
  • 2.    徐北文.李清照全集評註.濟南:濟南出版社,1990:64-68
  • 3.    王仲聞.李清照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61-64
  • 4.    蘅塘退士 等.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華文出版社,2009:356
  • 5.    陳祖美.李清照作品賞析集.成都:巴蜀書社,1992:119-121
  • 6.    周汝昌 等.唐宋詞鑑賞辭典(唐·五代·北宋).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1209-1211
  • 7.    沈祖棻.宋詞賞析.北京:北京出版社,2013:182-186
  • 8.    吳熊和.唐宋詞彙評·兩宋卷(二).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1423-1425
  • 9.    柯寶成.李清照全集匯校匯注匯評.武漢:崇文書局,2015:78-82
  • 10.    夏徵農 等.辭海(縮印本).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1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