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武赤壁

鎖定
武赤壁(也稱周郎赤壁,是當年赤壁之戰發生的地方,戰爭過後的遺址也成為了今天的三國赤壁古戰場)位於蒲圻縣(現更名為赤壁市)境。乘船順長江而下,闖三峽,過宜昌,至千里江陵,便見南岸一山飛峙江心,宛如一把出鞘的利劍直指江北烏林。將近山崖,褐色的石劈上,一米見方的大字"赤壁"赫然入目。這裏就是三國時期有名的赤壁之戰廝殺的疆場。 [1] 
中文名
武赤壁
別    名
周郎赤壁
事    件
赤壁之戰
發生時間
東漢建安十三年

武赤壁歷史沿革

武赤壁 武赤壁
東漢建安十三年(元二○八年),曹操率二十幾萬大軍南下,連克新野、襄陽數城,從江陵順江東下,與逆江西上的孫權、劉備五萬聯軍初戰於赤壁,曹軍失利,退回江北,屯兵烏林(今洪湖縣烏林公社),與孫、劉隔江相峙。後孫劉聯軍巧用火攻,乘東南風大起,向曹營舉火,火船藉助風勢,直衝曹軍水寨。曹軍船隻一時盡燃,岸上營落,火逐風飛,烈焰沖天,一片火海,把南岸崖壁照得一派通紅,赤壁也因此得名。孫劉聯軍乘勢進攻,曹操領餘部經華容小道(今鑑別縣西北)向江陵敗走,從而奠定了魏、蜀、吳三分天下的局面。這就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赤壁大戰。
赤壁大戰的張天烈火早已熄減,但那赤色的懸崖絕壟,不盡的滔滔大江,大戰時的處處陣跡,讚美赤壁的碑刻和詩篇,卻一直吸引着無數的金甲武將,文人墨客。  赤壁山險峻而又雄偉,臨江是拔空昂立的崖頭,猶如戰馬揚蹄,踏破萬頃煙波,奮然北馳。石壁西側鐫刻着的"赤壁"二字,相傳為東吳大將周瑜所書,因是巨手神筆,力蓋千鈞,字跡竟透過石崖到了山後,映出了反體的"赤壁"二字。

武赤壁現代風貌

雖經千年風雨的侵蝕,驚濤駭浪的拍擊,字跡至今清晰完整。石壁上還有石刻詩詞,為歷代文人雅士憑弔古人所題詩賦。唐代詩人李白在遊覽赤壁時寫出了"二龍爭戰決雌雄,赤壁樓船掃地空。烈火張天照雲海,周瑜於此破曹公。"的著名詩句。赤壁山崖頭建有"翼江亭"。相傳赤壁之戰時,這裏是周瑜破曹觀戰之哨所。
距南屏山不遠,有座金絲山,據説是赤壁之戰時龐統夜讀兵書,巧獻連環計,火攻破曹的地方,因此建有"鳳雛庵"(龐統字士元,道號鳳雛)。
關於赤壁遺址的問題,學界存在爭論,現有蒲圻赤壁、漢陽赤壁、漢川赤壁等幾種説法,蒲圻赤壁支持者較多。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