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武瑋第一交響曲

鎖定
《武瑋第一交響曲》(又名日出地交響曲、犀比交響曲)由上海音樂出版社2020年以圖書、CD、黑膠唱片全息立體的方式出版發行,總譜配有掃碼聽。
中文名
武瑋第一交響曲
別    名
日出地交響
犀比交響曲
作    者
武瑋
類    別
總譜
出版社
上海音樂出版社
頁    數
154 頁
開    本
16 開
ISBN
9787552319491

武瑋第一交響曲內容簡介

在日出之地東方的大山中,狩獵的人們因在迷路的困境中得到瑞獸的指引而脱險,於是稱這瑞獸為“犀比”,稱那大山為“大犀比山”,也叫做“大鮮卑山”。犀比、鮮卑、在古老的文獻中的意思是祥瑞。犀比有鱗有翼,或翔或潛,能細能巨,呼風喚雨。日出地的百姓窺其一斑而不知其真身,便將它塑成飛馬、飛熊和各種神奇的樣子,也有人直接稱呼它為龍。龍是上天的使者,並不是造物主,人們卻以龍為主,膜拜篤信,全然託付。在與龍相處的日子裏,遊牧的氈帳百姓與狩獵的林中百姓爭戰不休,融合成智慧的耕讀百姓。耕讀者據江河兩岸而生息,鑄造如玉的人生。詩梳暖風,歌瀝斜雨,繁華從瓷的裂口和織錦的絲縷上泛現珠光,人們裕饒而漸漸驕慢。有日落地的使者傳來拯救靈魂的佳訊,耕讀人的皇帝卻迷戀巫術,要傳訊的使者派更有絕密法術的人來。當絕密的法術如潮湧來之時,日出地的民眾又拜倒在法術之下,棄龍而去。他們千萬裏追尋着黑鷹,因為據説那黑鷹是法術之神。那龍的古遠的日子逝去了,瑞獸被肢解,被屠戮。在一切都碎為齏粉的時候,古老的敍事終結了,那墜落的天使之龍獲得新生。在噴薄日出之際,甦醒中上升的龍唱出了禱辭,向着那締造萬物的上蒼,向着太初之道。一切挫敗和繁榮都向着最終的時刻,因為萬事萬物都是美好的,如果不夠美好,那是因為未到最終的時刻。最終就是最初,最初光明發自日出之地,最終光明也屬於日出之地。 [4] 
指揮:武瑋
演奏:國際首席愛樂樂團
武瑋 武瑋
錄音:段小舟

武瑋第一交響曲圖書目錄

引子 龍的七個動機和神聖終止
Prelude
Seven Motives of the Dragon and the Holy Cadence
第一樂章 犀比森林
I Serbi Forest
第二樂章 氈帳百姓、林中百姓和耕讀百姓
II Felt Tents' People, Forest People and Farming People
第三樂章 編年史
III Chronicles
第四樂章 大澤
IV Sin and Mercy

武瑋第一交響曲作者簡介

武瑋,女,1988年生於長沙。青年作曲家,舞台藝術家。
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後隨中央美術學院實驗藝術學院教授張廣天先生學習當代藝術、方法論創作,精於音樂、戲劇與文學。
武瑋早年在中國北京和北歐、東亞各地從事舞台表演、歌唱與詞曲創作,2008年開始發表聲樂作品,其專輯《真核》《女唱師》《武瑋先生》分別獲得華語金曲獎和騰訊書院文學獎。
她曾為韓國導演協會的《哈姆雷特危機》、丹麥王國哥本哈根馬姆特劇院的《基爾凱廓爾藥丸》、中國國家話劇院孟京輝導演的《四川好人》等多部戲劇作品作曲。 [3] 
武瑋(北歐) 武瑋(北歐)
《武瑋第一交響曲》(日出地交響樂)是她第一部大型管絃樂作品。 [2] 

武瑋第一交響曲作品解讀

《武瑋第一交響曲》又名《日出地交響曲》,日出地,來自於腓尼基語“Asu”,指太陽昇起的地方,就是古代對東方的概稱。日出地的民族,在龍的傳説中興起,歷經成長、繁榮、衰敗,如今正面臨復興的覺醒。
武瑋以她獨特的音樂手法去追問、探究並還原。作品以廣袤的烏拉爾山以東的先民的生活方式為起點,貫穿呈現日出之地各族的神話、歷史和精神信仰歷程,同時將當代人遭遇的衝突和靈魂復甦交織其中,其冼煉雄奇的手筆天馬行空,出神入化。全曲時長50’25’’,分為五個部分,序曲《龍的七個動機和神聖終止》,第一樂章《犀比森林》,第二樂章《氈帳百姓、林中百姓和耕讀百姓》,第三樂章《編年史》,第四樂章《大澤》。與傳統的交響曲不同,作者增加了類似歌劇序曲的引子。引子中七個動機,互不關聯,分別描述了龍的性情、動靜狀態、一鱗一爪,而所謂“神聖終止”,是關於龍的象徵的終極歸宿,就是“太初有道”,萬物的根源。 [1] 
《武瑋第一交響曲》 《武瑋第一交響曲》
她説:“這部以史為線索的作品,試圖用空間呈現來取代時間表述,即轉聽覺經驗為視覺感受,於是,樂器的組織,需要突破傳統的和聲與復調的一般原則,我稱其為聲象的交響,即聲音要成象,而不僅僅是悦耳。作曲家武瑋的管絃樂思維,並不是為了發展巴托克、勳伯格以及德彪西的三個方向,她獨闢蹊徑,從聲音的組織中指向了聲音的視覺,即音響藝術的意象領域。她在第二樂章中所用的豎琴,既不是抒情的、琶音連接推動的,也不是作為顆粒性樂器強調和聲進行的,而是真正作為打擊樂羅列出宮殿和山川,彷彿讓你看到耕讀者據江河兩岸而生息,鑄造如玉的人生,詩梳暖風,歌瀝斜雨,繁華從瓷的裂口和織錦的絲縷上泛現珠光。 [5] 

武瑋第一交響曲作品評價

先鋒音樂家劉索拉評價説:“那些高音處理和散落的節奏都非常有特點。雖然用了現代主義音響色彩,但不落俗套,大膽。這些現代主義的聲音沒有了學院氣,倒是變成了無拘無束的氣息,非常鮮活,有武瑋式的淘氣時時閃出,還有戲劇般的動感。” [1] 
作曲家、導演張廣天評價道:“她將中國的古代音樂美學觀念,融合到管絃音樂中。她的音樂不止是物理性的音響效果,更重要的是審美的,而且富有詩意,充滿神性。她的這部《日出地交響曲》以人類學的眼光來考察東方先民和當代人的狀態,將人們忽略的可能性展現在我們面前。” [1] 
據悉,武瑋的這部交響曲,榮獲索菲亞交響樂峯會作曲比賽獎,受邀將參加保加利亞國家交響樂團演奏的音樂會。評委會給她的評價是:“極具個性,完美而精良的寫作。” [1]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