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體育學院(Wuhan Sports University),簡稱“武體”,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是由國家體育總局與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以湖北省管理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入選湖北省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
武漢體育學院原名中南體育學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首批獨立設置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體育院校之一,1953年成立於江西省南昌市,1955年遷至湖北省武漢市,1956年更名為武漢體育學院,為國家體育總局直屬,2001年改為國家體育總局與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
- 中文名
- 武漢體育學院
- 外文名
- WUHAN SPORTS UNIVERSITY
- 簡 稱
- 武體
- 創辦時間
- 1953年
- 辦學性質
- 公辦大學
- 學校類別
- 體育類
- 學校特色
-
湖北省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2018年)
國家體育總局與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2001年) - 主管部門
- 湖北省
武漢體育學院歷史沿革
編輯1953年,中南體育學院在江西南昌成立。
1955年,學校整體遷至湖北武漢。
1956年,學校更名為武漢體育學院,為國家體育總局直屬院校。
2001年,學校改為國家體育總局與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院校。
2006年,學校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增列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
2012年,學校獲批體育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2017年2月22日,武漢體育學院與五峯土家族自治縣簽訂合作協議,建設湖北省首個高山體育運動項目訓練基地;9月29日,湖北省首個網球專業學院“三和國際網球學院”在武漢體育學院正式掛牌成立。
[3-4]
2018年9月27日,中國鐵人三項運動協會、武漢體育學院共建中國鐵人三項學院;同年,學校入選湖北省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
[5]
武漢體育學院辦學條件
編輯武漢體育學院院系專業
教學單位 | 本科專業 |
---|---|
體育教育學院 | 體育教育、社會體育 |
運動訓練學院 | 運動訓練 |
武術學院 | 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 |
藝術學院 | 舞蹈學、舞蹈表演、表演、廣播電視編導、播音與主持藝術、視覺傳達設計 |
經濟與管理學院 | 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休閒體育、體育經濟與管理、公共事業管理 |
新聞傳播學院 | 漢語國際教育、英語、新聞學 |
體育工程與信息技術學院 | |
國際教育學院 |
武漢體育學院附屬醫院
武漢體育學院學科建設
截至2020年12月,學校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6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4個;湖北省“雙一流”建設學科1個。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體育學
碩士專業學位授予點:體育、應用心理、藝術、新聞與傳播
武漢體育學院師資隊伍
截至2020年12月,學校專任教師、教練員中具有高級職稱的380餘人,國家級、省部級榮譽稱號和人才項目70餘人次;擁有7個省級教學團隊,5個省級優秀基層教學組織。
省級教學團隊:體育教學技能創新團隊、新聞與傳播類專業實踐教學團隊、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核心課程教學團隊、體育工程教學團隊、體操運動系列課程教學團隊、運動人體科學專業核心課程教學團隊、健身健美專項教學團隊。
[11]
省級優秀基層教學組織:體操教研室、武術套路教研室、武術搏擊教研室、播音與主持藝術系、舉摔柔教研室。
武漢體育學院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截至2020年12月,武漢體育學院建有3個國家級特色本科專業,4個省級品牌專業;1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6個湖北省專業綜合改革試點,6個湖北省高校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人才培養計劃本科項目,4個湖北省高校“荊楚卓越人才”協同育人計劃項目;建成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精品資源共享課、視頻公開課、精品課程7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視頻公開課、精品課程30門。
省級精品課程:運動與鍛鍊心理學、游泳、體育解説平台、現代體育與社會進步、田徑、學校體育學、乒乓球
- 教學成果
序號 | 成果名稱 | 完成人 (排名) | 獎勵級別 | 年度 |
---|---|---|---|---|
1 | 體育院校學生身體素質測試標準與方法的研究 | 湯起宇等 | 湖北省教學成果二等獎 | 2005年 |
2 | 運動生理學MCAI課件製作與應用研究 | 封飛虎等 | 湖北省教學成果三等獎 | 2005年 |
3 | 體育新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與課程體系構建的研究 | 萬曉紅等 | 湖北省教學成果二等獎 | 2009年 |
4 | 網球專業課抗壓力教學方法研究 | 王海明等 | 湖北省教學成果三等獎 | 2009年 |
5 | 武漢體院督導體制構建與運行機制應用研究 | 孫義良等 | 體育總局教學成果一等獎 | 2009年 |
6 | 體育院系體操普修課教學內容改革的研究與實踐 | 呂萬剛等 | 體育總局教學成果一等獎 | 2009年 |
7 | 術科課堂教學(訓練)質量專家評價指標體系研製與應用 | 胡亦海等 | 體育總局教學成果二等獎 | 2009年 |
8 | “運動選材學”課程知識結構體系的探索與應用 | 王金燦等 | 體育總局教學成果三等獎 | 2009年 |
9 | 優秀運動員外語學習心理及學習策略研究 | 楊梅等 | 體育總局教學成果三等獎 | 2009年 |
10 | 高等體育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探索——武漢體院的改革與實踐 | 漆昌柱等 | 體育總局教學成果三等獎 | 2009年 |
11 | 體育管理品牌專業建設探索與實踐 | 高雪峯等 | 體育總局教學成果三等獎 | 2009年 |
12 | 現代籃球防守技戰術訓練法多媒體教學片的研製與應用 | 陳國慰等 | 體育總局教學成果三等獎 | 2009年 |
13 | 網球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構建與實施 | 王海明等 | 體育總局教學成果三等獎 | 2009年 |
14 | 目標管理為主導的體育院校教學運行機制改革與創新——武漢體育學院為個案的研究與實踐 | 黃浩軍等 | 湖北省教學成果一等獎 | 2012年 |
15 | 高等教育大眾化背景下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與實踐 | 孫義良等 | 湖北省教學成果一等獎 | 2012年 |
16 | 體育工程學專業電子類課程實踐教學的建設與創新 | 鄭偉濤等 | 湖北省教學成果二等獎 | 2012年 |
17 | 學訓結合視角下我國競技體育人才培養創新 | 彭道海等 | 湖北省教學成果二等獎 | 2012年 |
18 | 體育新聞評論(教材) | 萬曉紅等 | 湖北省教學成果三等獎 | 2012年 |
19 | 高等院校網球課程教學改革的實證研究 | 王海明等 | 湖北省教學成果三等獎 | 2012年 |
武漢體育學院學術研究
編輯武漢體育學院科研機構
截至2020年12月,學校有省部級重點實驗室、省部級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心)、省級工程技術研發中心、省級協同創新中心等科研機構10個。
武漢體育學院科研成果
年度 | 成果名稱 | 獎勵名稱及等級 | 主要人員 |
---|---|---|---|
2006 | 我國優秀運動員社會保障機制的研究 |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 姚家新 陳林祥 劉志雲 王曉芬 |
2006 | 新中國體育與奧林匹克雙向驅動發展研究 |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 陳偉 歐陽柳青 唐宏貴 張江南 楊梅 |
2006 | 競技體育管理“重、難、新”問題理性思考及對策研究 |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 孫漢超 王雷 梁亞東 潘高峯 |
2006 | 論競技體育多元化與政府之間的關係 | 湖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 高雪峯 |
2006 | 20世紀上半葉中國體育期刊的發展特徵 | 湖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 趙藴 王湘飛 歐陽柳青 |
2007 | 帆板水動力性能及技戰術訓練科學化研究 | 湖北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 鄭偉濤 李全海 馬勇 姚新培 何海峯 周長城 等 |
2008 | 湖北省賽艇訓練科學化研究 | 湖北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 孫義良 鄭偉濤 馬 勇 石清 |
2008 | 穴位藥膜離子導入對划船運動員心臟功能的影響 | 湖北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 楊翼 李章華 呂萬剛等 |
2008 | 競技運動訓練理論與方法 | 2008年湖北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
序號 | 負責人 | 項目名稱 | 項目類別 |
---|---|---|---|
1 | 張德勝 | 新時代中國體育外交轉型的機制創新與路徑選擇研究 | 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 |
2 | 歐陽柳青 | 城市社區亞健康人羣的社會學特徵及智能化運動指導研究 | 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 |
3 | 龍斌 | 改革開放40年中國女子競技體育發展歷程、成就和經驗研究 | 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 |
4 | 龍行年 | 新時代鄂西地區武當武術的創新保護與發展研究 | 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 |
5 | 鄭湘平 | 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村體育精準挾貧調適性社會動員研究 | 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 |
6 | 柯勇 | 義務教育階段“開齊開足”體育課的基本內涵、標準模型及保障體系研究 |
武漢體育學院學術資源
- 學術期刊
《武漢體育學院學報》為國家社科基金資助期刊,教育部“名欄建設工程”入選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CHCD),《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RCCSE中國核心期刊,中國高校百佳科技期刊,湖北省精品期刊,設有體育人文社會學、全民健身、體育產業與市場開發、奧林匹克與北京奧運、運動心理學、運動人體科學、體育教育學、運動訓練學、民族傳統體育、水上運動等欄目。
[31-32]
《體育成人教育學刊》為湖北省優秀期刊、武漢大學版核心期刊,設有體育產業、羣眾體育、學校體育等欄目。
[33]
- 圖書館館藏資源
武漢體育學院合作交流
編輯學校堅持開放辦學。先後與37個國家(地區)的100餘所高校、體育教育科研機構和世界知名體育組織建立緊密聯繫,在人才培養、學術交流、科學研究、競技體育等方面深入交流合作。建有亞洲體操培訓中心和國際體操聯合會授牌成立的國際體操學院、中國水上運動學院、中國鐵人三項學院、中國拳擊學院、中國健美健身學院。積極開展同國(境)外學校聯合辦學項目,有中外合作辦學項目1個、國際合作辦學項目6個,在校學生300餘人。與美國、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德國、丹麥、新西蘭等國家的多所大學開展學生短期實習實訓合作。2014年,學校獲批為中國政府獎學金生委託培養院校,現有各類長短期在校留學生近100人。學校與全國各省(市、自治區)體育局、行業體協和企業在科技服務、體育後備人才培養、體育產業等領域廣泛開展交流合作。
武漢體育學院文化傳統
編輯武漢體育學院形象標識
- 校徽
- 標識標準色
- 學校全稱中英文字體
武漢體育學院精神文化
- 校訓
學校校訓為公勇誠毅,學思辨行。
武漢體育學院社團文化
武漢體育學院學校領導
編輯武漢體育學院現任領導
職務 | 姓名 |
---|---|
黨委書記 | 陳繼平 |
黨委副書記、院長 | |
黨委副書記、副院長 | |
黨委常委、紀委書記、湖北省監委駐武漢體育學院監察專員 | |
黨委常委、副院長 | |
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 潘高峯 |
武漢體育學院歷任領導
名錄 | 任職時間 |
---|---|
楊志遠 | 1955.08-1959.01、1959.10-1983.12 |
周宏明 | 1959.01-1959.10 |
陳宏緣 | 1983.12-2001.09 |
劉淦清 | 2001.09-2007.08 |
黃浩軍 | 2007.08-2014.12 |
朱建中 | 2014.12-2021.01 |
徐雁冰 |
名錄 | 任職時間 |
---|---|
呂良 | 1953年底-1955.07 |
孫耀華 | 1955.07-“文革” |
楊志遠 | 1975.12-1981.11 |
戴光 | 1981.11-1983.12 |
鍾添發 | 1983.12-1991.10 |
葉國雄 | 1993.09-2001.04 |
陳偉 | 2001.09-2003.02 |
2003.05-2006.11 | |
2006.11-2013.05 |
武漢體育學院知名校友
編輯界別 | 名錄 | ||
---|---|---|---|
體育界 | 廖輝 | 王嬌 | 張香花 |
教育界 | 董範 | 温敬銘 | 吳天亮 |
張晴輝 | 楊昌林 | - | |
警界 | - | - |
武漢體育學院所獲榮譽
編輯- 參考資料
-
- 1. 學校簡介 .學校官網[引用日期2021-04-12]
- 2. 歷史沿革 .武漢體育學院[引用日期2014-04-27]
- 3. 武漢體育學院與牛莊攜手建全省首個高山訓練基地 .五峯縣人民政府.2017-02-23[引用日期2017-02-23]
- 4. 湖北首個網球專業學院在武漢掛牌成立 .中新網[引用日期2017-09-30]
- 5. 中國鐵人三項學院落户武漢體育學院 .武漢體育學院[引用日期2018-09-27]
- 6. 學科專業 .武漢體育學院體育工程與信息技術學院[引用日期2021-02-03]
- 7. 高考招生計劃 .學校官網[引用日期2020-04-21]
- 8. 我校新增2個碩士學位授權點 .學校官網[引用日期2020-04-21]
- 9. 我校入選湖北省“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 .學校官網[引用日期2020-04-21]
- 10. 學科佈局 .學校官網[引用日期2020-04-21]
- 11. 我校多個教學團隊獲評2019年湖北高校省級教學團隊和省級優秀基層教學組織 .學校官網[引用日期2020-04-22]
- 12. 中國教育網 .國家級特色專業名單[引用日期2020-04-22]
- 13. 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 .學校官網[引用日期2020-04-22]
- 14. 網絡教學平台 .學校官網[引用日期2020-04-22]
- 15. 武漢體育學院 .愛課程(國內高校精品課程、公開課、共享課等官網)[引用日期2020-04-22]
- 16. 運動訓練 .學校官網[引用日期2020-04-22]
- 17. 體育教育 .學校官網[引用日期2020-04-22]
- 18. 公共事業管理 .學校官網[引用日期2020-04-22]
- 19. 新聞學 .學校官網[引用日期2020-04-22]
- 20. 教學成果獎勵一覽 .學校官網[引用日期2020-04-22]
- 21. 科研平台 .學校官網[引用日期2020-04-22]
- 22. 國家體育總局武術研究院武當武術研究中心掛牌成立 .學校官網[引用日期2020-04-22]
- 23. 武漢體育產業研究院掛牌儀式在武漢體育學院舉行 .學校官網[引用日期2020-04-22]
- 24. 學校獲批“湖北省運動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學校官網[引用日期2020-04-22]
- 25. 我校獲批湖北省科技創新創業服務能力建設專項項目 .學校官網[引用日期2020-04-22]
- 26. 中國體操協同創新中心培養學生勇奪全國跳繩錦標賽冠軍 .學校官網[引用日期2020-04-22]
- 27. 武漢體育學院獲獎科研成果目錄 .學校官網[引用日期2020-04-22]
- 28. 2017年項目立項通知書 .學校官網[引用日期2020-04-22]
- 29. 2018年項目立項通知書 .學校官網[引用日期2020-04-22]
- 30. 2019年項目立項通知書 .學校官網[引用日期2020-04-22]
- 31. 期刊簡介 .學校官網[引用日期2020-04-22]
- 32. 武漢體育學院學報 .學校官網[引用日期2020-04-22]
- 33. 體育成人教育學刊 .學校官網[引用日期2020-04-22]
- 34. 武漢體育學院圖書館概況 .學校官網[引用日期2020-04-22]
- 35. 學院標識及創意説明 .學校官網[引用日期2020-04-23]
- 36. 學院標識標準色 .學校官網[引用日期2020-04-23]
- 37. “青春百團 獻禮校慶”社團文化節專場演出成功舉辦 .學校官網[引用日期2020-04-23]
- 38. 學校跆拳道社團獲批團中央“全國百佳體育公益社團”榮譽稱號 .學校官網[引用日期2020-04-23]
- 39. 現任領導 .武漢體育學院[引用日期2022-05-07]
- 40. 省委決定:徐雁冰任武漢體育學院黨委書記 .武漢體育學院[引用日期2021-01-18]
- 41. 校友風采 .學校官網[引用日期2020-04-23]
- 42. 體育總局關於表彰2017-2020年度全國羣眾體育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的決定 .體育總局[引用日期2021-09-24]
- 43. 歷任領導 .武漢體育學院[引用日期2022-05-07]
- 44. 學院介紹-健康科學學院 .武漢體育學院[引用日期2022-11-08]
- 45. 心理學專業簡介 .武漢體育學院[引用日期2022-11-08]
- 46. 我校舉行運動醫學院院長聘任儀式 .武漢體育學院[引用日期2022-11-08]
- 47. 湖北六七二中西醫結合骨科醫院整體移交簽約儀式成功舉行 .武漢體育學院[引用日期2022-12-17]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