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武漢體育學院

鎖定
武漢體育學院(Wuhan Sports University),簡稱“武體”,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是由國家體育總局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以湖北省管理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入選湖北省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
武漢體育學院原名中南體育學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首批獨立設置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體育院校之一,1953年成立於江西省南昌市,1955年遷至湖北省武漢市,1956年更名為武漢體育學院,為國家體育總局直屬,2001年改為國家體育總局與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
截至2021年12月,學校設有16個教學單位。 [1]  截至2022年12月,學校佔地面積1820.6畝,分東湖(卓刀泉)校區、藏龍島校區、武當山校區和東湖高新區(豹澥)校區;有全日制在校生14680餘人(本科生11800餘人,碩士、博士研究生2400餘人,專科生450餘人,留學生37人);開設25個本科專業;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6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5個。 [1]  [55] 
中文名
武漢體育學院
外文名
WUHAN SPORTS UNIVERSITY
簡    稱
武體
創辦時間
1953年
辦學性質
公辦大學
學校類別
體育類
學校特色
湖北省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2018年)
國家體育總局與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2001年)
主管部門
湖北省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陳繼平 [38] 
院長:呂萬剛
本科專業
25個
碩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6個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4個
博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個
博士後
科研流動站1個
院系設置
體育教育學院、運動訓練學院等
校    訓
公勇誠毅,學思辨行
校慶日
1953年 [55] 
地    址
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珞喻路461號
院校代碼
10522

武漢體育學院歷史沿革

1953年,中南體育學院在江西南昌成立。
1955年,學校整體遷至湖北武漢
武漢體院圖片
1956年,學校更名為武漢體育學院,為國家體育總局直屬院校。
2001年,學校改為國家體育總局與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院校。
2006年,學校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增列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
2010年,學校取得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資格;同年,學校獲得體育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 [2] 
2012年,學校獲批體育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2017年2月22日,武漢體育學院與五峯土家族自治縣簽訂合作協議,建設湖北省首個高山體育運動項目訓練基地;9月29日,湖北省首個網球專業學院“三和國際網球學院”在武漢體育學院正式掛牌成立。 [3-4] 
2018年9月27日,中國鐵人三項運動協會、武漢體育學院共建中國鐵人三項學院;同年,學校入選湖北省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 [5] 
2023年10月,中國龍獅運動學院在武漢體育學院揭牌成立。 [54] 

武漢體育學院辦學條件

武漢體育學院院系專業

截至2021年12月,學校設有16個教學單位。 [1]  截至2022年12月,學校開設25個本科專業。 [1] 
教學單位
本科專業
體育教育、社會體育
運動訓練
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
武漢體育學院藝術學院(中國健美健身學院)
舞蹈學、舞蹈表演、表演、廣播電視編導、播音與主持藝術、視覺傳達設計
公共事業(體育)管理、經濟學(體育經濟)、體育經濟與管理、休閒體育、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 [48] 
武漢體育學院運動醫學院(原健康科學學院) [43]  [45] 
運動人體科學、運動康復、康復治療學、應用心理學 [44] 
武漢體育學院新聞傳播學院
漢語國際教育、英語、新聞學
武漢體育學院體育工程與信息技術學院
教育技術學、機械電子工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6] 
武漢體育學院國際教育學院
體育學類(中外合作辦學) [7] 
武漢體育學院競技體育學院(中國水上運動學院)
賽艇、皮划艇、拳擊、摔跤、跆拳道 [56] 
武漢體育學院足球學院 [59] 
體育教育、運動訓練專業足球方向 [57] 
武漢體育學院網球學院
運動訓練 [58] 

武漢體育學院附屬醫院

武漢中西醫結合骨科醫院(原名:六七二中西醫結合骨科醫院 [50-51]  [46]  [49] 

武漢體育學院學科建設

截至2022年12月,學校有體育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體育學、心理學、新聞傳播學、音樂與舞蹈學、特種醫學和工商管理等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6個,體育碩士、應用心理碩士、新聞與傳播碩士、藝術碩士等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4個。學校擁有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資格,建有體育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體育學一級學科獲評“湖北省高校優勢學科”、“湖北省有突出成就的創新學科”、“湖北省重點優勢學科”、湖北省“雙一流”建設學科。“智能體育與產業發展” “運動與腦科學” “體教融合與健康促進”“新聞傳播學”4個學科(羣)獲批湖北省“十四五”優勢特色學科(羣)。 [1] 
校園風光
類別
名稱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體育學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
體育學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
體育學、心理學、音樂與舞蹈學、工商管理、特種醫學、新聞傳播學
碩士專業學位授予點
體育、應用心理、藝術、新聞與傳播
湖北省“雙一流”建設學科
體育學 [8-10] 

武漢體育學院師資隊伍

截至2022年12月,學校專任教師、教練員中具有高級職稱佔比57.8%。擁有一批在國內外有較大影響的專家學者和高水平教練員,其中,獲國家級、省部級榮譽稱號和人才項目71人次。獲批11個省級教學團隊,14個省級優秀基層教學組織。 [47] 
類別
名稱
省級教學團隊
運動康復專業實踐教學團隊
運動心理學專業核心課程教學團隊
運動訓練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舞蹈表演專業教學團隊
體育教學技能創新團隊
新聞與傳播類專業實踐教學團隊
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核心課程教學團隊
體育工程教學團隊
體操運動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運動人體科學專業核心課程教學團隊
健身健美專項教學團隊
省級優秀基層教學組織
馬克思主義理論教研室
經濟與管理學院休閒教研室
新聞學教研室
武術理論與養生教研室
體操教研室
武術套路教研室
武術搏擊教研室
播音與主持藝術系
舉摔柔教研室
心理學教研室
社會體育教研室
經濟教研室
資料來源: [53] 

武漢體育學院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截至2022年12月,學校獲批7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6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建有3個國家級特色本科專業,4個省級品牌專業;獲批1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6個湖北省專業綜合改革試點,6個湖北省高校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人才培養計劃本科項目,4個湖北省高校“荊楚卓越人才”協同育人計劃項目;2個學院入選湖北省高校改革試點學院;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2門,省級一流本科課程24門,國家體育總局精品在線開放課程5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視頻公開課、精品課程30門。 [1] 
類別
名稱
國家級特色本科專業
體育教育、公共事業(體育)管理、運動訓練
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
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體育經濟與管理、體育教育、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運動康復、新聞學、運動訓練、休閒體育
國家級精品課程
籃球、健身氣功·易筋經
國家級視頻公開課
健身氣功·易筋經
資料來源: [11-14]  [52] 
校園風光 校園風光
類別
名稱
國家級資源共享課
籃球、體操
省級品牌專業
體育教育、公共事業管理、運動訓練、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
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
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新聞學
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英語、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播音與主持藝術、運動人體科學、應用心理學、舞蹈表演
省級精品課程
運動與鍛鍊心理學、游泳、體育解説平台、現代體育與社會進步、田徑、學校體育學、乒乓球
資料來源: [14-18]  [52] 
備註:名單不全
  • 教學成果
截至2017年11月,學校共獲得省部級教學成果獎19項。 [19] 
序號
成果名稱
完成人
(排名)
獎勵級別
年度
1
體育院校學生身體素質測試標準與方法的研究
湯起宇等
湖北省教學成果二等獎
2005年
2
運動生理學MCAI課件製作與應用研究
封飛虎等
湖北省教學成果三等獎
2005年
3
體育新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與課程體系構建的研究
萬曉紅等
湖北省教學成果二等獎
2009年
4
網球專業課抗壓力教學方法研究
王海明等
湖北省教學成果三等獎
2009年
5
武漢體院督導體制構建與運行機制應用研究
孫義良等
體育總局教學成果一等獎
2009年
6
體育院系體操普修課教學內容改革的研究與實踐
呂萬剛等
體育總局教學成果一等獎
2009年
7
術科課堂教學(訓練)質量專家評價指標體系研製與應用
胡亦海等
體育總局教學成果二等獎
2009年
8
“運動選材學”課程知識結構體系的探索與應用
王金燦等
體育總局教學成果三等獎
2009年
9
優秀運動員外語學習心理及學習策略研究
楊梅等
體育總局教學成果三等獎
2009年
10
高等體育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探索——武漢體院的改革與實踐
漆昌柱等
體育總局教學成果三等獎
2009年
11
體育管理品牌專業建設探索與實踐
高雪峯等
體育總局教學成果三等獎
2009年
12
現代籃球防守技戰術訓練法多媒體教學片的研製與應用
陳國慰等
體育總局教學成果三等獎
2009年
13
網球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構建與實施
王海明等
體育總局教學成果三等獎
2009年
14
目標管理為主導的體育院校教學運行機制改革與創新——武漢體育學院為個案的研究與實踐
黃浩軍等
湖北省教學成果一等獎
2012年
15
高等教育大眾化背景下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與實踐
孫義良等
湖北省教學成果一等獎
2012年
16
體育工程學專業電子類課程實踐教學的建設與創新
鄭偉濤等
湖北省教學成果二等獎
2012年
17
學訓結合視角下我國競技體育人才培養創新
彭道海等
湖北省教學成果二等獎
2012年
18
體育新聞評論(教材)
萬曉紅等
湖北省教學成果三等獎
2012年
19
高等院校網球課程教學改革的實證研究
王海明等
湖北省教學成果三等獎
2012年

武漢體育學院學術研究

武漢體育學院科研平台

截至2022年12月,學校現有省部級重點實驗室、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工程技術研發中心等科研機構10個。 [47] 
類別
名稱
國家體育總局重點實驗室
體育工程重點實驗室
運動與監控重點實驗室
國家體育總局研究基地(中心)
運動與健康創新發展研究中心
體育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武當武術研究中心
省級研究基地(中心)
武漢體育產業研究院
資料來源: [20-22] 
校園風光 校園風光
類別
名稱
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運動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省級研發控測共享平台
運動場館有害物質研發檢測共享平台
省部級協同創新中心
中國體操運動項目協同創新中心
運動干預與健康促進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
資料來源: [23-25] 

武漢體育學院科研成果

根據2020年4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共獲得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項40餘項;2017-2019年間,獲得國家級科研立項10項。 [26-29] 
截至2022年12月,十三五以來,學校共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62項、省部級科研項目351項、橫向科研項目272項,其中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4項、重點項目6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參與8項;獲省級科研成果獎勵26項,其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10項,21項研究成果獲國家發明專利。 [1] 
省部級代表性獲獎科研成果一覽
年度
成果名稱
獎勵名稱及等級
主要人員
2006
我國優秀運動員社會保障機制的研究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姚家新 陳林祥 劉志雲 王曉芬
2006
新中國體育與奧林匹克雙向驅動發展研究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陳偉 歐陽柳青 唐宏貴 張江南 楊梅
2006
競技體育管理“重、難、新”問題理性思考及對策研究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孫漢超 王雷 梁亞東 潘高峯
2006
論競技體育多元化與政府之間的關係
湖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高雪峯
2006
20世紀上半葉中國體育期刊的發展特徵
湖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趙藴 王湘飛 歐陽柳青
2007
帆板水動力性能及技戰術訓練科學化研究
湖北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鄭偉濤 李全海 馬勇 姚新培 何海峯 周長城 等
2008
湖北省賽艇訓練科學化研究
湖北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孫義良 鄭偉濤 馬 勇 石清
2008
穴位藥膜離子導入對划船運動員心臟功能的影響
湖北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楊翼 李章華 呂萬剛等
2008
競技運動訓練理論與方法
2008年湖北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胡亦海等 [26] 
2019年國家級科研立項一覽
序號
負責人
項目名稱
項目類別
1
張德勝
新時代中國體育外交轉型的機制創新與路徑選擇研究
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
2
歐陽柳青
城市社區亞健康人羣的社會學特徵及智能化運動指導研究
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
3
龍斌
改革開放40年中國女子競技體育發展歷程、成就和經驗研究
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
4
龍行年
新時代鄂西地區武當武術的創新保護與發展研究
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
5
鄭湘平
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村體育精準挾貧調適性社會動員研究
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
6
柯勇
義務教育階段“開齊開足”體育課的基本內涵、標準模型及保障體系研究
國家社科基金“十三五”規劃2019年度教育學一般課題 [29] 

武漢體育學院學術資源

  • 學術期刊
武漢體育學院學報為國家社科基金資助期刊,教育部“名欄建設工程”入選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CHCD),《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RCCSE中國核心期刊,中國高校百佳科技期刊,湖北省精品期刊,設有體育人文社會學、全民健身、體育產業與市場開發、奧林匹克與北京奧運、運動心理學、運動人體科學、體育教育學、運動訓練學、民族傳統體育、水上運動等欄目。 [30-31] 
校園風光 校園風光
體育成人教育學刊為湖北省優秀期刊、武漢大學版核心期刊,設有體育產業、羣眾體育、學校體育等欄目。 [32] 
  • 圖書館館藏資源
截至2016年6月,圖書館年文獻購置經費約為200萬元。截至2015年12月,全館藏書總量達到110萬冊。每年訂購中文報刊近700多種、外文期刊26種。 [33] 

武漢體育學院合作交流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先後與37個國家(地區)的100餘所高校、體育教育科研機構和世界知名體育組織建立緊密聯繫,在人才培養、學術交流、科學研究、競技體育等方面深入交流合作。建有亞洲體操培訓中心和國際體操聯合會授牌成立的國際體操學院、中國水上運動學院、中國鐵人三項學院、中國拳擊學院、中國健美健身學院。積極開展同國(境)外學校聯合辦學項目,有中外合作辦學項目1個、國際合作辦學項目6個;與美國、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德國、丹麥、新西蘭等國家的多所大學開展學生短期實習實訓合作;2014年,學校獲批為中國政府獎學金生委託培養院校,累計培養各類長短期留學生300餘人。學校與全國各省(市、自治區)體育局、行業體協和企業在科技服務、體育後備人才培養、體育產業等領域廣泛開展交流合作。 [47] 

武漢體育學院文化傳統

武漢體育學院形象標識

  • 校徽
校徽中心圖案由學校簡稱“武體”漢語拼音中的聲母“WT”變形成和平鴿和田徑跑道,組合後形似行進中的火炬。 [34] 
校徽 校徽
  • 標識標準色
視覺形象識別系統整體使用釉紅顏色,寓意只有經歷烈火的燃燒才能越發豔麗,越發堅硬和耀眼。 [35] 
標識標準色 標識標準色
  • 學校全稱中英文字體
學校全稱中英文字體 學校全稱中英文字體

武漢體育學院精神文化

  • 校訓
學校校訓為公勇誠毅,學思辨行。

武漢體育學院社團文化

截至2018年10月,學校共有社團65個。其中,跆拳道社團獲得2015年度“全國百佳體育公益社團”。根據2020年3月學校官網,學校社團開展了社團文化節等學生活動。 [36-37] 

武漢體育學院學校領導

武漢體育學院現任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黨委副書記、院長
黨委副書記、副院長
黨委常委、紀委書記、湖北省監委駐武漢體育學院監察專員
黨委常委、副院長
資料來源: [38] 

武漢體育學院歷任領導

武漢體育學院歷任黨委書記(黨總支書記、黨支部書記)
名錄
任職時間
1955.08-1959.01、1959.10-1983.12
周宏明
1959.01-1959.10
陳宏緣
1983.12-2001.09
劉淦清
2001.09-2007.08
2007.08-2014.12
朱建中
2014.12-2021.01
徐雁冰
2021.01-2021.11 [39]  [42] 
武漢體育學院歷任校長(籌委會主任、革委會主任)
姓名
任職時間
呂良
1953年底-1955.07
孫耀華
1955.07-“文革”
楊志遠
1975.12-1981.11
戴光
1981.11-1983.12
1983.12-1991.10
葉國雄
1993.09-2001.04
2001.09-2003.02
2003.05-2006.11
2006.11-2013.05

武漢體育學院知名校友

知名校友
界別
姓名
體育界
廖輝
王嬌
教育界
吳天亮
張晴輝
楊昌林
-
警界
-
-

武漢體育學院所獲榮譽

時間
獎項名稱
2021年9月2日
武漢體育學院競賽與場館中心國家體育總局授予“2017-2020年度全國羣眾體育先進單位”稱號 [4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