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武漢話

鎖定
武漢話是流行於湖北省武漢市中心城區及其毗連地區的地方方言,被歸類西南官話—湖廣片—鄂中小片,也有移民方言之説,畢竟有“九分商賈一分民”之説。武漢話源於明清時期。
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語言地圖集》和《湖北歷史文化地理研究》所做的歸類,湖北方言分為三區,即西南官話區,江淮官話區和贛語區。 [1]  武漢話被劃歸西南官話湖廣片,有武漢老城區方言和新城區方言之分。建國之前,武漢三鎮之間方言也有所不同,有些詞彙和語調不完全一致,有細微差別,建國之後,三鎮往來互通,三鎮老城區方言幾乎已完全相同。
中文名
武漢話
外文名
Wuhan Dialect
使用地區
武漢及其周邊地區
語    系
西南官話-湖廣片—鄂中小片

武漢話起源歸屬

西南官話在中國境內主要分佈於西南部的重慶市四川省雲南省貴州省的絕大多數漢語地區。這也能解釋,為什麼許多武漢人在外地,一開口説武漢話,就容易被誤認為是四川人。其他屬於西南官話的湖北城市還有,荊州襄陽十堰宜昌恩施等;而屬於江淮官話區(楚語)的有:黃岡孝感黃石等;屬於贛方言區的有:赤壁咸寧大冶等。方言片區的劃分,主要是基於語音的共性特徵,比較特殊的語音和地域的整體性這三點。 [1] 
“武漢人不講武漢話講麼事咧?”武漢人説武漢話天經地義,很少有人會去追問武漢話的起源。其實,武漢話是漂在長江裏、系在碼頭上的,它在三鎮販夫走卒的肩膀上晃盪,隨着武漢商業的興旺而發揚光大。

武漢話漢腔漢調

武漢話,屬西南官話湖廣片,有武漢老城區方言和新城區方言之分。在中共建政之前,武漢三鎮之間方言也有所不同,有些詞彙和語調不完全一致,有細微差別,中共建政之後,三鎮往來互通,三鎮老城區方言幾乎已完全相同,被官話統一,來自明清武昌官府方言,是獨特的方言島。各新城區與武漢主城區的語言略有差別,但是大體上與武漢話相同,因此很容易的互相溝通。有人用漢腔來編排電視劇,有人在挖掘武漢調曲藝,其心在於與時下流行的津腔川調一爭高低,捍衞本土的方言文化。
北方寒冷多風沙,説話時口型不宜太大,因此語音中多捲舌,鼻音重;四川多山,山上山下喊話,要着力提高語言尾音,更有山體回聲,悠揚委婉;江南氣候宜人,説話時可以細聲慢語,不會有語言障礙。
武漢當年是湖區,多數人必定靠湖而生,採摘蓮藕摸些螺蚌,男人划着木筏下湖,女人烤熟了一隻野鴨,會對着湖面喊叫:“回來奇樓(吃肉)……”,率直響亮。
三大特色
沒有翹舌音。和北方大量的翹舌音相比,武漢語音中沒有zh、ch、sh、r這些翹舌音,
沒有翹舌音的結果使得語音過於裸露,少了一些修飾。
前鼻音和後鼻音分不清。武漢話裏,“陳程”不分、“身生”不分、“真爭”不分。

武漢話理論研究

所謂五度標記法,就是按中國語言學家趙元任設計原意和國際音標的規定,用類似於音樂的do·re·mi·fa·so的五個音高(及五度)來表示聲調語言的聲調變化,據理論證明,5度已經足夠表示所有聲調語言的聲調變化。因此,此處給出武漢話的五度調值及其與普通話調值的對照表,以方便對有興趣者對武漢話的學習。
-
武漢話
普通話
陰平
45
55
陽平
213
35
上聲
42
214
去聲
35
51
但是請注意幾點:①此處的調值系單讀調值,多字連讀時會有變調現象,後面將會講到。②武漢話作為官話裏的一個分支,具有明顯的官話特徵,即只有“三聲”—平聲·上聲·去聲,相比與中古漢語少了入聲,不過這裏的三聲不是説這有三個聲調,因為平聲分出了陰平陽平兩個聲調,所以仍然是四個聲調。所謂入聲,就是有以-k·-p·-t為塞尾的音節,是因為武漢話隸屬的西南官話一般有一個重要的語言現象——入派陽平,後面將會詳細解説。③所謂的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就是指官話(如普通話)裏的一二三四聲,武漢話學習者可以將其與普通話一一對應然後改變發音調值即可,不過由於入派陽平的存在,並不是能夠完全對應的,這也是武漢話的特色所在。

武漢話變調現象

所謂變調現象,就是指聲調語言中的由調音節在一定情況下發生音調變化的情況,如我們都知道的普通話中存在兩個三聲(上聲)連續時前一個三聲念二聲的現象(嚴格來説是變調為24·214,和35·214有區別)。武漢話中也有這個現象,主要有兩種類型:

武漢話上聲變調

與普通話的上聲變調類似,武漢話的上聲也存在變調,但規則不同:
只有上聲字單讀或者在語言停頓的末尾,它才保持原調;其它情況均變調為33。
例:你洗了澡冇?&我已經洗了澡,你咧?
前一句中的“澡”字,由於在句中,故變調為33,而後一句的“澡”保持原調,即42.
這個變調的變化幅度不明顯,造成很多人在學習武漢話是出現聲調方面不地道的現象,但地道武漢話母語者,則很容易區別這兩者的區別。

武漢話調化陰平

這種變調是普通話中沒有的,它的規則如下:
1.疊詞的稱呼
如“爸爸”“爺爺”“浩浩”“婷婷”等疊音的稱呼詞中,第二個字一律變為陰平聲,即一聲;但若兩字原調為上聲,可變可不變,如“奶奶”“姐姐”。
2.習慣的變調
這類詞沒有規律,需記憶,亦為第二個字改唸陰平。此處進行一定總結:
屋裏 角落 得羅 姑娘 麻木 笤帚 裏面
這個現象很類似於北京話或普通話中的輕聲。

武漢話入派陽平

由於入聲的消失,原來的入聲字全部轉為陽平(二聲)的現象。這是西南官話特有的,而其他官話如北京話或普通話中,古入聲字轉入其它各各音調,因此有很多武漢話,普通話異讀(即不能一一對應)的自出現。此類字無任何規律,需記憶,但對於母語為現今仍保留入聲的粵語,吳語,閩南語,客家話等的武漢話學習者來説,就很容易了,因為只需要把入聲字全部念為陽平即可。這類字數量極其多,本文列舉一些常用字,更詳細的可以自行百度一下“入聲字大全”。
數字裏有:一,六,七,八,十。
常見物品:物,屋,筆,軸,竹,肉,雀,藥,月,力,粒,客,腳
常用動詞:得,樂,覺,沒(沉沒),接,
顏色:黑,白,綠。
助詞:別,不,皆,
其它:叔,薄,落,
(備註:“,”表示沒有列舉完“。”表示該類列舉完全)
(以後將會推出更進一步的研究成果,包括武漢話特殊的聲韻母問題和特殊的語氣助詞問題)

武漢話常用口語

武漢話你嚇我

這是時下武漢人使用頻率最高的詞之一。與此關聯的還有口語:非洲伢的爸爸—嚇(hé)老子;非洲爸爸跳繩子—嚇(hé)老子一跳。

武漢話鬧眼子

源自武漢話,黃陂話。眼子,鬧眼子,兩個詞是有區別的,眼子,本身是指的一件事,準確來説是一件已經不被人相信的事。而鬧是動作是指已經在做了。鬧眼子的含義大為廣泛,但總的來説可以歸結出兩種含義:一種是不誠信、欺騙;另一種是胡鬧、瞎鬧。根據這兩種意思我們可以得出,所謂眼子是指一切不誠信、欺騙和瞎胡鬧所存在的結果與事實。而鬧眼子是指造成一切不誠信、欺騙和瞎胡鬧所存在的結果與事實的行為。注意,鬧眼子是一種行為,鬧最終的結果是眼子。另一説法則是由一著名的山寨版配音的惡搞影片出名。經常涉獵網絡的網友應該看過一部經典的黃陂話惡搞片《無間道黃陂話版》。

武漢話挑土

暫時代替某人做某事。來源於麻將。因為打麻將又稱“修長城“,打麻將手氣不好時讓人替打幾把,好像幫人家挑土一樣。後來又擴大到“的士“司機的換班以及幫人做事了。

武漢話撮蝦子

指偶爾賺點小外快,撮(或戳),相當於北京話的“搗斥“或廣州話的“炒耕“,如:“戳來戳去冇(音同“冒”)戳出麼名堂“。

武漢話起簍子

撒網捕魚後,起網時撈起很多魚。形容一下子發財了。

武漢話形成原因

現今的武漢話是在古代漢陽府官話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並且吸收周邊遷來居民的方言而形成的不同於原先漢陽官話的方言。“上古時代的楚國語言,經過動亂和移民,融進了北方語。而到明代初期,漢江改道,漢口從漢陽分離出來,名為漢口鎮,並崛起為新興碼頭,但仍從屬於漢陽府管轄,內部通漢陽官話,漢口鎮交通的便利迅速吸引周邊地區的人們來此經營、定居,逐步形成了以漢陽官話為基礎、融進周邊移民語言成分、具有獨特色彩的漢腔。至上世紀40年代末,三鎮合一,原來的方言內部的差異逐步縮小,形成基本統一的武漢話。

武漢話稱謂常用

1.老頭[te,發音為第二聲](爸爸)
2.姆媽=老孃(媽媽,“木“帶鼻音)
3.枴子(哥哥)
4.僑資(朋友)
5.外外(外甥)
6.夥介(夥計,朋友)
7.舅辮子(=妻子的弟弟)
8.老親爺(=岳父大人)
7.老親孃(=岳母大人)
9.老幾(=人,常與“個”連用。如“那個老幾才是過癮”,“有個老幾”。)
10.麻木(=人力三輪車,另有嗜好的意思:例如酒麻木,形容飲酒成癮。)
11.扁擔(=挑夫)
12.兒子(自己的兒子)
13.姑娘(自己的女兒)
14.兒子伢(男孩)
15.姑娘伢(女孩)
16.娘娘(親叔叔的老婆,發音一聲,邊音liang)
17.的哥(男出租車司機)
18.的姐(女出租車司機)

武漢話生活常用

1.蠻砸實(=厲害)
2.苕七哈脹(=猛吃很多東西)
3.條子(=身材)
4.胯子(=腿,胯讀3聲)
5.靈醒[醒去後鼻音xin,發第三聲](=整潔、好看,也有聰明之意)
6.稱透(=整潔,好看之意,“稱“讀1聲,“透“讀3聲)
7.打磁巴(赤裸上半身,多用於男性)
8.打挑誇(全裸)
9.條居(掃帚)
10.浮子(毛巾\抹布等)
11.滋(=擦,如橡皮擦叫做“滋皮”)
12.灶媽子(蟑螂)
13.奏(做)
14.六,肉,綠(這幾個音的詞,都發“樓“的音)
15.灰面(麪粉)
16.拉刮(髒)
17.國拉(角落)
18.抖狠(逞強)
19.鬧眼子=鬧醒黃(瞎胡鬧,走過場)
20.撮白(撒謊騙人)
21.板沙(閒不住)
22.板(動)
23.發拋/裝精(類似於裝B)
24.造業(可憐類似)
25.搓格子(搓澡,格子是指死皮)
26.提提(跟班)

武漢話聊天常用

1.麼斯(什麼)
2.冇得(=沒有。準確地説,冇,音同“冒”。)
3.是説唦(=表示贊同)
5.耍拉(=麻利)
6.鉚起/鉚倒(=一個勁兒地、努力地幹某事)
7.喔澀(意思同上,讀作“哦絲“)
8.是/不是那個事=(①是/不是那回事;②像/不像樣)
9.暈(=慢性子,一般指做事)
10.豆裏(=裏面)
11.緊搞個麼斯唦(=表示一直在幹麼件事)
12.克鳥冇(=去了沒)
13.敵到(=抓到)
14,誰哪個(無論是哪個人)
15.誰麼斯(無論是哪個東西)
16.賊(聰明)
17.板眼(本事)
18.昂(叫,喊)
19.非洲人滴爸爸跳高{嚇[黑](武漢話中“嚇“發音同“黑“)老子一跳}
20.七了麼(吃了沒,七,發二聲=吃,七飯就是吃飯的意思)

武漢話吵架常用

1.你莫跟老子“翻“(意:你不要惹我。“翻”:招惹,反對,對着幹)
2.OOXX“呼“你兩哈的(意:要打人了,而絕不是叫人。哈讀2聲)
3.你不識“黑”是吧?(意:你是不知道我的厲害吧?黑讀核3聲)
4.你要“麼昂”(唦)?(意:你想怎麼樣?你是不是想打一架?)
5.苕頭日腦(=很笨)
6.板馬日養的(很髒的罵人話,含義和用法類似於“你他媽的”;“個板馬”意思類似語氣較輕,更為常用)
7.疊誤(=故意地)
8.心裏冇得嗽(=心裏沒有數。“數”讀作“瘦”。常用於①識時務者為俊傑;②跟OOXX等倒起...)
9.彎管子(=很蹩腳,極不正宗)
10.搞麼斯唦(=搞麼名堂唦;你想幹什麼)
11.搞不清白(搞不清楚,或指頭腦不清醒,白髮bo的音,二聲)
12.裹筋(=糾纏不清或理不順。裹=搞或複雜的意思,如“裹不清楚”、“這題目滿裹人”)
13.扳沙(=不停地動)
14.拷死 (拷同敲,敲打,敲死)
15.翹胯子(=①翹二郎腿②嗚呼哀哉)
16.不中神(=不行了)
17.鬼款/瞎款(=胡説、亂講)
18.翻翹(=不服氣,“翹”讀1聲,也用“扳沙”的意思,如長輩警告小孩子説“你莫帶那裏翻翹哈”)
19.德羅(=得意,“德”讀3聲)
20.掉得大(=出醜、吃虧)
21.掉底子(=丟人)
22.嚼嘰/嚼腮/;嘀哆(dí duō)(=囉哩囉嗦煩人得緊,三詞大意相似)
23.蠻扎得(=喜歡亂嚷嚷)
24.岔(cà)巴子(=多管閒事)
25.檢倒(jiǎndǎo)(=收起來,不要這樣了)
26.扯皮(吵架,打架)

武漢話詞性分類

武漢話例句

屁 pì 小氣
刮氣 guaqì 帥
裙 diao 強(多用作感嘆)【三聲】
喝 hē(一聲)非常
聊撇(liaopie)(用普通話解釋,大概就是簡單一點,直接一點的意思)【撇讀成一聲】
武漢人都是活雷鋒(用武漢話讀,挺好玩的)
老張開車克武漢——擂鳥!
肇事司機抖過狠——閃鳥!
多虧一過武漢伢,
送克醫院釕五針——好鳥!
老張丟他兩活煙,牌子懷鳥他不要,
他説——我們樂滴都是武漢人,
我們樂人講胃口滴很,
我們樂滴冇得樂種人,
擂鳥人那興抖狠。
我們樂滴都是武漢人,
我們樂滴麻孟多滴很,
我們過早都七熱(音同“樂”,讀3聲)乾麪,
我們抽煙只抽“黃鶴樓香煙“!
枴子,借過火~~!

武漢話動詞

過克 冒得 不曉得/找不到;奇飯咽菜;過早 宵夜;拉希 喔尿(sei)喔耙耙 赫得一噻(嚇一跳)喔斯的昂 嚎喪 死爾的得 卯得搞 嘎得搞 頂得搞 鬼搞 緊搞 玩朋友 有情況 撩她(逗)豁她(哄)屁倒她(寵)嘔她(氣)閡她(咯吱)咔她(掐) 抖狠 抬槓 糾筋 結根 騙賴 犯嫌 服卓 嘎事 亡命 找歪 以歪就歪 搓反梭子 希皮流水 窟到地哈(蹲)捅到荷包逗裏 閃侉子 擂腦殼 撾一腳(zhua) 呼一巴掌 夯一棍子 噠噠一高(摔一跤)咖過克(跨過去)扎開(敞開)學冰棒(xuo吮吸)過不得(同情)翻揚 翻眼陋吼;鬧醒惶 醒到媒;嘴勁 瞎款 款鬼話 嘀嘀嗒 嘀多 嚼牙腮 炒憲飯 裝嘖 裝瀨 裝佯 裝閃 裝拋 拋閃 吊妖 要味 講胃口 釕幾針 厥幾針 趨幾針 欣莫規矩 酣吃哈睡苕長肉 臭屁懶耳得 洞庭湖裏吹喇叭 我才是不信你的個邪咧

武漢話形容詞

有板眼 有哈數;拖脖子 揚天神;好吃佬 懶居;屁雞油子 姨娘;萬金油 攪屎棍 琛透 玩味 俏皮;
濫約 栽卓 爺烏;汀頭 差火;囉粘 耍拉;鬧喲 悶鼓子 林醒(淨)拉瓜(髒);韓(鹹)塔(燙)摁(硬)拐(壞);樓(魯莽);拽/吊(酷);衩(開放)衩得搞;插(多嘴多事)插巴子 敖(厲害)懷(差);賊(聰明)苕(傻);狠(猛)賴(弱);苕貨 懷貨 賴貨 苕頭二腦 苕得不汀進 苕脱了節 糊米酒 哈巴子 懂懂嗆(tiang);個板馬養的……像個尿燈(sei)流鼻涕嗒涎 瘦脊骨勒子 嘎生半吊子 斬板(義氣)八萬(擺架子)窮得發吼 尖屁貨 摳屁眼吮指甲 揢斤卡兩 得羅不過(得意)蒙紮了的(愣)毛金火辣 歪七唆八 撒到俄國二 黑漆媽曲 烏漆媽黑 光門(只)隨麼斯/哈寺(都)蠻窩心 蠻淘神 蠻磨人 蠻紮實 蠻造爺 蠻過癮 蠻須服 蠻享福 蠻養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