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武漢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鎖定
武漢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由原武漢工業大學機電科學與工程學院和原武漢汽車工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於2001年4月合併組建而成,學院擁有的主幹學科機械工程是武漢理工大學三大優勢學科之一。
中文名
武漢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地    區
武漢
性    質
公立
隸    屬
武漢理工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學院簡介

其二級學科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2007年8月被教育部批准為國家重點學科;學院目前擁有機械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資格和4個博士授權點:機械設計及理論、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工業工程; 5個碩士點:機械設計及理論、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工業工程、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5個本科專業:機械工程及其自動化、測控技術與儀器、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工業工程、包裝工程。學院現有博士研究生57人,碩士研究生312人(含留學生),本科學生2781人。
學院下設5個專業系,3個學部,1個實驗中心;6個辦公室、1個圖書分館和1個檔案室。4個處級科研機構、3個院批研究所,湖北省數字製造重點實驗室是與機電學院密切相關的重要科研基地。

武漢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科研條件

機電工程學院共享光纖傳感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建設有數字製造湖北省重點實驗室、機器人與智能製造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數字舞台設計與服務文化和旅遊部重點實驗室、湖北省磁懸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省部級科研平台;以及武漢理工大學-伯明翰大學智能機械聯合重點實驗室、先進材料製造裝備與技術研究院等校級科研平台; [3] 

武漢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科研成果

科學研究方面,近5年來,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一等獎4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3項;完成了多項國家級、省部級重大科研項目;目前正在承擔一批國家級、省部級重大科研項目。完成了特種機械裝備與物流技術“十·五”“211”工程建設項目,目前特種裝備及其數字製造科技創新平台作為“十一·五”“211”工程項目正在立項建設中。強大的科研實力和學科的重點建設與發展,為本科教學的專業調整,課程體系的優化,教學內容的更新,知識領域的拓寬和實驗教學條件的改善奠定了強有力的基礎。

武漢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對外交流

學院與歐美、日本等20多個國家的65所知名高校簽訂了聯合人才培養協議,形成了一種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國際合作人才培養模式。依託“製造智能與信息處理”湖北省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先進製造與信息化”湖北省國際化試點學院、武漢理工大學-伯明翰大學智能機械聯合重點實驗室、武漢理工大學-利茲大學智能機器人聯合實驗室等基地,以及“智能製造關鍵技術”國家留學基金委創新型人才國際合作培養項目,開展國際化聯合培養、學術交流與科研合作,本科生國際化交流比例接近10%,國際化交流和海外深造高校包括英國帝國理工學院、英國伯明翰大學、美國密歇根大學、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等境外高等學府。 [3] 

武漢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系部設置

機械工程及自動化系
機械工程及自動化系負責機械工程及自動化本科專業的專業教學和工程訓練。該系是機電工程學院歷史最悠久的專業系,擁有教師31人,教授11人,博士生導師5人。主要圍繞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機電一體化技術、機械設計等三個專業方向開展教學和科研工作。
測控技術與儀器系
測控技術與儀器系是1986年成立的專業系,主要負責測控技術與儀器本科業的專業教學和工程訓練,擁有教師18人,教授4人,其中博士生導師2人。主要圍繞測量與控制技術、儀器與系統的設計製造、運行管理等方向的開展教學和科研工作。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系
該系是在原建材機械基礎上,結合其他一些專業調整,於2001年成立的專系,主要負責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本科專業的專業教學與工程訓練,擁有教師15人,教授3人,其中博士生導師1人。主要開展建材機械裝備設計與製造、過程檢測與控制等方向的教學和科研工作。
工業工程系
工業工程是技術與管理相結合的一門工程類科學。為適應學科的發展,該系在1999年獲得批准成立,主要負責工業工程本科專業的專業教學和工程訓練,擁有教師15人,教授7人,其中博士生導師2人。主要開展機械生產系統設計、生產系統管理方法、生產系統分析決策等方向的教學和科研工作。
包裝工程系
包裝工程系成立於2000年,主要負責包裝工程本科專業的專業教學和工程練,擁有教師11人,教授3人,主要開展產品包裝設計、包裝機械設計與製造等方向的教學和科研工作。 [1] 

武漢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專業設置

本科專業
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
該專業培養具備機械裝備設計、製造、自動化和計算機的基礎知識與應用能力,能在工業企業或科研單位從事機械工程及自動化領域內的設計製造、科技開發、應用研究和運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理論力學、材料力學、機械原理、機械設計、控制工程基礎、工程材料、電工與電子技術基礎、機械製造技術基礎、機械製造裝備設計、計算機技術基礎、數控技術、機械系統計算機控制等。
學生畢業後適合在設計部門、技術公司、工業企業從事機械裝備和電子設備的設計、製造、研究、開發及經營管理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2004年以後畢業的學生主要在上海、廣東、江蘇、浙江、北京、山東、湖北等沿海省市及經濟發達地區就業;主要行業分佈為汽車、機械、建材、交通及計算機、家電、通訊等產品的製造業,也有部分畢業生在大專院校和科研單位工作。
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該專業是微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微處理器技術、光電檢測技術和精密機械技術多學科互相滲透的綜合學科,經過多學科基礎理論與實用技能的嚴格訓練,培養可從事電子信息、計算機應用、精密機電工程、測量與控制等多領域的科學研究、產品設計製造、科技開發、企業管理等方面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電路原理、模擬電子技術基礎、數字電子技術基礎、儀器儀表零件及機構、傳感器原理及應用、儀器光學基礎、儀器製造工藝學、計算機技術基礎、控制工程基礎、測試信號分析與處理、計算機接口技術、單片機應用系統設計、虛擬儀器、智能儀器設計等。
學生畢業後主要在汽車、航空、石油化工、儀器儀表、電子通訊等行業的大中型企業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部隊、質檢部門、海關、外企等部門就業,2004年以來,在沿海的江蘇、浙江、廣東以及山東等發達地區的傳統行業和新興的電子設備設計製造、質量檢驗等行業也受到廣泛歡迎。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
該專業培養熟練掌握機械設計及製造、計算機控制及應用、過程工業裝備設計與製造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獲得機電工程師的基本訓練,能從事機電產品的研製開發、工業成套裝備設計、計算機控制系統的應用設計及工業生產過程技術管理的高級複合型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工程圖學、材料力學、理論力學、機械原理、機械設計、機械製造技術基礎、流體機械與液壓傳動、工業設備設計與控制、電工與電子技術基礎、控制工程基礎、單片機原理與接口技術、粉體力學與設備等。
學生畢業後適合到機械製造、新型材料、建材、汽車、環保、電子、石油、化工等行業的研究設計單位、高新技術企業、國家機關及高等院校從事科研、技術、管理和教學工作。畢業生在各地就業後受到良好的評價。
工業工程專業
工業工程是美國七大工程學科之一,它將工程技術與管理科學相結合,從系統的角度對製造業、服務業等企業的技術管理、生產規劃、運作管理等實際工程與管理問題進行定量的分析、優化與設計,是一門以提升系統效率與實現系統優化為目標的工程學科。
主要課程:大學英語、高等數學、運籌學、工程圖學、工程力學、機械設計基礎、機械製造技術、微處理器的工業應用、工程項目管理學、設施規劃、生產計劃與控制、生產系統建模與仿真、統計質量控制、物流工程學等。
包裝工程專業
該專業培養具備包裝系統設計、生產管理和研究開發包裝新結構、新工藝、新設備等方面的能力。能在商品生產和流通部門,包裝企業、科研機構、外貿、商檢等部門從事包裝系統設計、質量檢測、技術管理和科學研究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工程力學、機械設計、計算機技術基礎、包裝印刷概論、包裝機械概論、包裝材料學、包裝自動控制、包裝造型與裝潢設計、包裝工藝學、包裝結構設計、包裝測試技術、包裝CAD、運輸包裝等。學生畢業後主要在商檢、外貿、海關、技術監督部門和大中型企業從事產品的包裝、質量檢測、技術管理和科學研究等方面的技術工作。就業區域主要分佈在北京、上海、廣東、武漢、廈門和江蘇等經濟發達地區。
碩士學位點
機械設計及理論專業
主要研究方向:先進設計理論與方法、摩擦學及其工業應用、機械工況監測與故障診斷、裝備設計與計算機應用、包裝技術與設計。
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
主要研究方向:先進製造工藝與裝備、數字製造技術、製造過程自動化、現代製造及其信息化、粉體技術與裝備。
機械電子工程專業
主要研究方向:生產過程控制與現場總線、機電控制與自動化技術、智能控制與嵌入式系統、磁懸浮技術、複合材料成型技術與裝備。
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專業
主要研究方向:傳感器技術及應用、智能儀器儀表、光電檢測技術、計量技術與儀器、計算機輔助測試與控制。
工業工程專業
主要研究方向:人因工程技術與應用、現代生產環境下的物流管理、企業信息化技術、系統仿真與優化。
博士學位點
機械設計及理論專業
主要研究方向:表面工程、高温自潤滑材料理論與應用、摩擦學理論及其工業應用、機械故障診斷與工況監測及安全性評價、現代設計理論與應用。
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
主要研究方向:數字製造科學、現代製造集成與信息系統、智能製造與控制、網絡製造技術、面向逆向工程的產品製造、傳感網絡技術。
機械電子工程專業
主要研究方向:智能控制、監測與診斷、過程裝備與控制技術、磁懸浮理論與應用、車輛信息集中控制、微等離子體氧化技術。
工業工程專業
主要研究方向:現代製造技術與製造系統、企業資源計劃智能決策支持技術、生產組織及車間調度管理、流程企業生產計劃與動態調度。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