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武漢理工大學材料研究與測試中心

鎖定
武漢理工大學材料研究與測試中心組建於1986年,是原國家教委利用世界銀行貸款在高校中建立的大型測試中心之一,是武漢理工大學進行教學、科研與學術交流的重要基地和對外開放的窗口。中心於1991年1月在我國高校中首批通過國家計量認證,1996年5月、2002年3月、2007年3月和2010年7月四次通過國家計量認證複查換證。
中文名
武漢理工大學材料研究與測試中心
建立時間
1987年
建築面積
6000 m²
工作人員
34名

武漢理工大學材料研究與測試中心中心簡介

武漢理工大學材料研究與測試中心(以下簡稱“中心”)建立於1987年,是國家教育部利用世界銀行第二批“大學發展項目”貸款,在高校中建立的大型精密儀器測試中心之一。武漢理工大學材料研究與測試中心是國家級檢測實驗室。
中心於1992年被正式批准為國家建材局開放研究實驗室,1997年加入華中地區大型儀器協作共用網。中心是武漢理工大學跨學科的教學、科研和學術交流基地,不僅對學校的重點學科建設起重要的支撐作用,而且也直接面向社會為國家的現代化建設提供優質服務。
中心建築面積6 000平方米,現有工作人員34名,其中具有正高職稱的科技人員8名、副高職稱的21名,具有博士學位的8名、碩士學位的9名。中心下設行政辦公室、業務辦公室、儀器儀表室和4個測試專業室。中心配有場發射高分辨透射電子顯微鏡、分析型掃描電子顯微鏡、轉靶X射線衍射儀、多功能光電子能譜儀、X射線熒光光譜儀紅外光譜儀拉曼光譜儀、等離子體發射光譜儀、綜合熱分析儀、電液伺服材料試驗機等各類大型精密儀器31台,同時配有各種物性測試儀器,總價值按不同時期的美元匯率換算,共3000多萬元人民幣。中心主要從事各種材料的體相、薄層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定性、定量及化學狀態分析,化學鍵、原子配位和分子結構分析,晶體結構和晶體缺陷分析,表面形貌分析,光、電、熱和力學等的宏觀性能分析。
中心於1991年1月正式通過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原國家技術監督局)的計量認證,在全國高校中率先成為國家級計量認證合格單位。1996年5月和2002年3月,中心又兩次通過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的複查換證。2007年3月20日,中心第四次通過中國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的計量認證複查換證(證書編號:2007000518K)。

武漢理工大學材料研究與測試中心發展宗旨

立足學校,面向社會,為教學、科研和生產服務。中心於1987年建立以來,已為校內外科研人員和廠礦企業提供了大量的科學數據,為生產、貿易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武漢理工大學依託測試中心進行材料研究與分析的科研項目近千項。本中心獨立承擔的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近100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7項,發表學術論文一千多篇,出版專著12部,獲省、部級獎9項。
武漢理工大學各屆、各級領導非常關心測試中心作為學校公共服務體系的建設和發展。二十年前,學校在非常艱苦的條件下,幾乎盡全校之力建立起了一個現代化的測試中心,從而為學校後來的持續快速發展奠定一個良好基礎。在“211工程”“九.五”和“十.五”建設期間,學校又投入2000多萬元資金從美國、英國、德國、法國、荷蘭、日本等國家引進場發射高分辨透射電子顯微鏡等一大批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大型精密儀器,並對中心的部分老儀器進行了大修和改造,使測試中心的的服務條件得到明顯改善,老測試中心重新煥發青春與活力。
該中心實行全面質量管理,有科學、系統的質量保證體系和相應的規章制度,保證提供公正、科學、準確的檢測數據。全體工作人員注重新的分析測試技術及方法的研究,努力提高分析測試水平、管理水平和服務水平。

武漢理工大學材料研究與測試中心儀器設備

高温陶瓷實驗系統
分析透射電子顯微鏡(TEM)
X射線衍射儀
轉靶X射線衍射儀
激光熱常數測試儀
高温顯微鏡
功率補償型差示掃描量熱儀
綜合熱分析儀
付裏葉變換紅外光譜儀
全譜直讀感耦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儀
掃描探針顯微鏡(SPM)
激光共聚焦顯微拉曼光譜儀
波長色散型X射線熒光光譜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