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武漢學院

鎖定
武漢學院(Wuhan College)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是經國家教育部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普通本科高等學校,學校為湖北省大學生創業示範基地。
學校前身是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武漢學院,創辦於2003年;2015年6月原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武漢學院轉設成為民辦本科高校,並正式更名為“武漢學院”。
截至2022年1月,學校佔地964.53畝,校舍建築34.22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7584.47萬元,圖書館館藏紙質圖書145.87萬冊;設有8個學院1個課部,有招生本科專業33個;有專任教師412人;有在校生摺合數12890人,其中普通本科生12079人。 [3] 
中文名
武漢學院
外文名
Wuhan College
創辦時間
2003年
辦學性質
民辦高校
學校類別
綜合類
學校特色
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湖北省大學生創業示範基地
主管部門
湖北省教育廳
現任領導
李忠雲(校長)
陳祖亮(黨委書記) [8] 
本科專業
33個
院系設置
8個學院1個課部
校    訓
明德創新,解行並進
地    址
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黃家湖大道333號
院校代碼
13634

武漢學院歷史沿革

2003年12月30日,國家教育部覆函,同意設立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武漢學院,面向全國統一招生,實施全日制本、專科學歷教育。
2004年2月28日,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武漢學院正式掛牌成立 ;3月8日,獲主管部門湖北省教育廳頒發辦學許可證;3月22日,武漢學院在湖北省民政廳登記註冊,並於當年首次招生。
2005年1月13日,教育部來該校就辦學條件進行專項檢查。
2009年12月,陳一丹成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武漢學院新的主要投資人,與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共同辦校。
2010年,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武漢學院通過國家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
2012年,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武漢學院通過國家學士學位授予權評估,開始自授學士學位。
2014年4月17日,學校被授予成為武漢首家高校社會科學普及教育基地。
2015年6月1日,學校召開轉設新聞發佈會,原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武漢學院轉設成為民辦本科高校,並正式更名為“武漢學院”。
2016年3月18日,武漢學院成為英國皇家特許會計師協會(ICAEW)武漢唯一的授權機考中心;4月27日,湖北省首個英國皇家特許管理會計師CIMA班落户武漢學院;6月21日,武漢學院成功獲批“雙學士學位”(簡稱“雙學位”)教育資格;6月27日,武漢學院成為湖北省高校首家開設帆船選修課的高校;7月,武漢學院與武漢紡織大學簽訂會計學碩士聯合培養協議 ;8月,學校新區(黃家湖校區)建成投入使用,學校整體搬遷新校區武漢市江夏區黃家湖大道333號。 [1] 
2022年4月20日,武漢學院數智財務產業學院成立。 [5] 
武漢學院大門 武漢學院大門

武漢學院辦學條件

武漢學院院系專業

截至2022年1月,學校設有8個學院1個課部,開設招生本科專業33個,學科專業涵蓋8個學科門類。 [3]  [9] 
武漢學院院系專業一覽表
學院(部)
專業名稱
學位授予門類
武漢學院會計學院
會計學
管理學
財務管理
管理學
武漢學院金融與經濟學院
金融學
經濟學
國際經濟與貿易
經濟學
財政學
經濟學
投資學
經濟學
税收學
經濟學
跨境電子商務
管理學
武漢學院管理學院
電子商務
管理學
工商管理
管理學
物流管理
管理學
市場營銷
管理學
酒店管理
管理學
人力資源管理
管理學
工程管理
管理學
供應鏈管理
管理學
旅遊管理
管理學
武漢學院信息工程學院
軟件工程
工學
網絡工程
工學
物聯網工程
工學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理學
法學
法學
武漢學院藝術與傳媒學院
新聞學
文學
視覺傳達設計
藝術學
環境設計
藝術學
產品設計
藝術學
網絡與新媒體
文學
影視攝影與製作
藝術學
數字媒體藝術
藝術學
工藝美術
藝術學
武漢學院外國語學院
英語
文學
商務英語
文學
武漢學院通識教育課部
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
教育學 [10] 

武漢學院師資力量

馬化騰教學樓全景 馬化騰教學樓全景
截至2022年1月,學校有專任教師412人,符合折算專任教師要求的外聘教師291人(含部隊院校自主擇業、公辦高校退休受聘學校的全職教師55人)。在專任教師中,具有高級職稱教師142人,佔34.46%,具有碩士、博士學位教師394人,佔95.63%,具有專業(行業)職業資格和任職經歷教師148人,佔35.92%;獲批省級教學團隊2個,省級優秀基層教學組織4個。 [3] 
師資力量
類別
名稱
省級教學團隊
供應鏈管理教學團隊、軟件工程教學團隊
省級優秀基層教學組織
新媒體及應用教研室、金融學教研室、人力資源管理教研室 [2]  [6] 

武漢學院學科建設

截至2022年1月,學校獲批省級優勢特色學科(羣)1個。 [3] 
學科建設
類別
名稱
省級優勢特色學科(羣)
社會治理與風險防控 [7] 

武漢學院教學建設

武漢學院
武漢學院(5張)
截至2022年1月,學校有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6個,省級一流本科課程7門,省級教學成果獎1項;獲批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57項,省級“荊楚卓越人才”協同育人項目2項,省級教育教學類研究項目35項;供應鏈管理專業入選教育部教指委物流管理與工程類專業新文科建設試點專業。2019年以來,學校學生在各類學科、文體等競賽中獲國家級、省級獎746項;獲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國家級立項30項、省級立項90項。 [3] 
教學建設
類別
專業名稱
湖北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供應鏈管理、軟件工程、法學、會計學、金融學、商務英語
湖北省重點培育本科專業
金融學
湖北省實習實訓基地
物流管理、新聞學
湖北省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
會計學、物流管理、軟件工程
湖北省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人才培養計劃項目
物流管理
湖北省“荊楚卓越人才”協同育人計劃項目
物流管理、軟件工程
湖北省一流本科課程
數據新聞可視化
湖北省優秀教學改革案例
數據新聞可視化
資料來源: [2] 
大學城校區航拍鏡頭 大學城校區航拍鏡頭

武漢學院學術研究

武漢學院科研平台

截至2022年1月,學校獲批省級科研創新團隊5個。 [3] 
研究中心
湖北經濟發展研究所
網絡新媒體與社會發展協同創新中心 [1] 

武漢學院科研成果

截至2022年1月,學校獲批省部級及以上縱向科研項目122項、橫向科研項目75項,其中省哲社重大項目3項、省教育科學規劃重點課題4項;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結題獲評良好;發表SCI、SSCI、EI及核心期刊論文91篇,獲批國家專利17件,軟件著作權40項,獲得省政府發展研究獎1項、市委市政府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1項。 [3] 

武漢學院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截至2020年9月,學校圖書館擁有紙質圖書140.28萬冊,生均紙質圖書105.66冊;擁有電子期刊10.29萬冊,學位論文269.01萬冊,音視頻1318.0小時。 [2] 
陳一丹伉儷圖書館全景 陳一丹伉儷圖書館全景

武漢學院合作交流

  • 校企合作
截至2022年1月,學校與騰訊、華為、京東、中軟國際、大楚網等知名企業合作辦學,開展產教融合協同育人;與英國專業協會合作,實施“學歷證書+職業(執業)資格證書”雙證培養;開設會計學、財務管理、軟件工程、網絡工程等4個本科專業的特色班;長江商學院面向全校師生免費開設長江公益大講堂,定期邀請企業家、專家學者到校講座;落户該校的騰訊眾創空間被科技部批准為國家級眾創空間。 [3] 
  • 國際交流
截至2022年1月,學校與英格蘭及威爾士特許會計師協會合作開辦會計學ACA特色班;與英國皇家特許管理會計師公會合作開辦財務管理CIMA特色班。與英國劍橋大學、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學等8所高校建立了校際合作關係。2018年以來,學校全額資助出國(境)交流學生131名;出國(境)深造學生158名,81%進入世界200強大學。劍橋大學為該校學生開設劍橋名師在線講堂、全球素養教育在線工坊。學校獲准開展留學生學歷教育,有哈薩克斯坦、埃塞俄比亞等8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留學生94人。 [3] 

武漢學院文化傳統

武漢學院形象標識

標識 標識
武漢學院校徽由徽章、丹桂花瓣、丹桂樹葉和雌雄梅花鹿構成。丹桂的色彩象徵折桂,鹿鹿互相啓發、給力。寶藍色代表國際化教育和武漢學院的樓羣,紅橙色代表丹桂花及活力。
陳一丹先生提出將梅花鹿定為武漢學院吉祥物,敏捷活躍的梅花鹿意指學生富有創意,敏而好學;將丹桂定為武漢學院校樹,丹桂象徵“桂冠”、“折桂”,激勵學生志存高遠,追求卓越。
吉祥物、校樹寓含了武漢學院的價值觀:“啓知敏行,卓見未來”。“啓知”即啓迪智慧,傳授知識,鼓勵學生思考創新。“敏行”便是鼓勵學生不僅要學習理論知識,更要勇於實踐,“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而“卓見未來”則是進一步地闡述了武漢學院辦學理念的初衷和承諾:不在乎學子們過去的成績,只着眼於他們踏出校門之後的發展。通過國際化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教育,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擁有自我增值的能力,適應千變萬化的未來,人生得以成就卓越。 [4] 

武漢學院精神文化

  • 校訓
武漢學院校訓“明德創新、解行並進”中“明德”的出自《大學》 開篇的一句話“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解行” 則指見聞學習而 知解教理,進而實踐躬行。明德——經典的智慧;創新——時代的要求;解行並進——終身受益的心態和習慣。校訓體現了以德育為先、尊重科學、尊重自然、不斷創新、終身學習與踐行的辦學理念。 [4] 
  • 校歌 [4] 
武漢學院校歌 武漢學院校歌
  • 使命
明師、明生、明校
  • 價值觀
啓知敏行、卓見未來

武漢學院現任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委員、校長
黨委書記
副校長
羅航
黨委委員、副校長
鄭祝君、魯先發、周承早、黃保紅 [8]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