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武漢大學水利水電學院

鎖定
武漢大學水利水電學院是武漢大學下設的二級學院。
學院始於1928年國立武漢大學工學院土木系水利組;1952年成立武漢大學水利學院;1954年國務院批准成立武漢水利學院;1958年更名為武漢水利電力學院;1993年更名為武漢水利電力大學;2000年四校合併成立新的武漢大學,原武漢水利電力大學的水利工程系、水力發電工程系、水資源與河流工程系及水利水電科學研究所整合成立水利水電學院。
據2022年1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設有教學系4個,本科專業4個;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7個,工程博士授權領域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9個,工程碩士授權領域2個;有教職工232人,其中教授78人,副教授66人。 [1]  [4] 
中文名
武漢大學水利水電學院
外文名
School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簡    稱
武大水院 [17] 
創辦時間
2000年
辦學性質
二級學院
主管部門
武漢大學
現任領導
程連珍(黨委書記)
熊立華(院長)
本科專業
4個
碩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個
碩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二級學科9個
專業學位授權領域2個
博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個
學術學位授權二級學科7個
專業學位授權領域2個
博士後
科研流動站1個
院系設置
水利工程系、水力發電工程系、河流工程系、水文水資源系
院    訓
團結協作、鍥而不捨
地    址
武漢市武昌區東湖南路8號

武漢大學水利水電學院歷史沿革

1928年,國立武漢大學工學院土木系水利組創建。
1952年,成立武漢大學水利學院。
1954年,國務院批准成立武漢水利學院。
1958年,更名為武漢水利電力學院。
1987年,農田水利工程學科由國務院學位辦公佈為首批國家重點學科。
1988年,水利工程一級學科獲批博士授予權。
1990年,成立水利工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1993年,更名為武漢水利電力大學。
1998年,農田水利工程、流域開發及河流工程、水工結構工程成為“九五”、“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
2000年,四校合併成立新的武漢大學,原武漢水利電力大學的水利工程系、水力發電工程系、水資源與河流工程系及水利水電科學研究所整合成立水利水電學院。
2001年,水利水電工程、水文學及水資源被評為國家重點學科。
2002年,水資源與水利水電工程學科羣成為“十五”、“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
2007年,水利工程一級學科被教育部認定為國家重點學科,其中包含水文與水資源、水力學及河流動力學、水工結構工程、水利水電工程和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同年水利水電工程專業成為第一批全國高等學校第二類特色專業建設點,同時作為國家“211工程”、“985工程”的重點建設學科。
2011年,水利水電工程專業進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
2011年,“985工程”三期將水利工程學科列入世界一流學科創建計劃。
2017年,水利與土木礦業工程學科羣入選“雙一流”建設學科。 [1]  [5] 
歷史沿革 歷史沿革 [2]

武漢大學水利水電學院辦學條件

武漢大學水利水電學院院系專業

據2022年1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設有教學系4個,本科專業4個。 [1]  [4] 
教學系:水利工程系、水力發電工程系、河流工程系、水文水資源系 [4] 
本科專業:農業水利工程、水利水電工程、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水文與水資源工程 [1] 

武漢大學水利水電學院師資力量

據2022年1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有教職工232人,其中教師158人,包括教授78人,副教授66人,其中教授中有中國工程院院士(專職)1人,中國科學院院士(專職)1人。 [1] 
中國工程院院士(專職):茆智 [6] 
中國科學院院士(專職):夏軍 [6] 
挪威工程院外籍院士:郭生練 [6] 
第五屆教職工代表大會暨工會會員代表大會 第五屆教職工代表大會暨工會會員代表大會 [21]

武漢大學水利水電學院學科建設

  • 學位點
據2022年1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7個,工程博士授權領域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9個,工程碩士授權領域2個。 [1]  [16]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水利工程 [1]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水利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 [1] 
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流體力學 [1]  、系統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水利水電工程、水工結構工程、水力學及河流動力學、水文學及水資源 [16] 
工程博士授權領域:能源與環保領域 [1]  、土木水利 [16]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水利工程 [16] 
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材料學、環境工程 [1]  、系統工程、流體力學、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水利水電工程、水工結構工程、水力學及河流動力學、水文學及水資源 [16] 
工程碩士授權領域:土木水利、工程管理 [16] 
  • 重點學科
據2022年1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有國家重點一級學科1個,“雙一流”建設學科1個。 [1] 
國家重點一級學科:水利工程 [1] 
“雙一流”建設學科:水利與土木礦業工程 [1] 

武漢大學水利水電學院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據2022年1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級精品課程3門、省級精品課程1門、武漢大學精品課程3門。 [7] 
國家精品課程:水利水電工程施工 [14]  、水利工程施工 [15]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水利水電工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7] 
  • 教學成果
截至2021年3月,學院有國家教學成果獎5項。 [13] 
國家教學成果獎:研究型大學水利類本科創新人才培養的研究與實踐 [22] 

武漢大學水利水電學院學術研究

武漢大學水利水電學院科研平台

據2022年1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有國家級平台1個,省部級平台4個,校級平台6個。 [7] 
水資源與水電工程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水資源與水電工程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19]
國家級平台:水資源與水電工程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7] 
省部級平台:水工岩石力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海綿城市建設水系統科學湖北省重點實驗室、水資源安全保障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水利部泵站測試中心 [7] 

武漢大學水利水電學院科研成果

截至2020年6月,學院近十年來主持的國家級科研項目300餘項,其中“973”項目2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1項,“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973”課題、“863”課題、支撐計劃和重大專項課題等50餘項。近十年來共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47項,其中重大項目1項,重點項目14項。近十年獲國家科技獎勵特等獎1項、一等獎1項、二等獎12項,其中主持完成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以第一完成單位獲省部級科技獎勵一等獎10項、二等獎11項,獲國際獎勵6項;有SCI檢索收錄論文1049篇,授權專利415項,軟件著作270項。 [10-12] 
科技成果獲省部級獎勵清單
項目名稱
完成人
獎勵類別及等級
年度
岩石基礎開挖成型消能-聚能聯合控制爆破技術
盧文波(1)、嚴鵬(2)
湖北省技術發明一等獎
2019
河流生境修復的生態水力調控理論、關鍵技術及應用
槐文信(1)、楊中華(4)、嶽遙(10)
大禹水利科學技術一等獎
2018
邊坡工程系統可靠度評估與風險控制方法
李典慶(1)、曹子君(2)、唐小松(4)
湖北省自然科學一等獎
2017
高水頭水電工程巖體滲流演化特徵與控制關鍵技術
陳益峯(1)、胡冉(4)
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
2016
高堆石壩築壩顆粒材料宏細觀力學特性及工程應用
周偉(1)、常曉林(2)、馬剛(5)、程勇剛(6)、王橋(10)
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
2015
梯級水庫羣多目標聯合優化調度新技術
劉攀(1)、郭生練(2)
湖北省技術發明一等獎
2015
灌區水鹽運動規律與調控技術及其應用
楊金忠(1)、伍靖偉(2)、王康(3)、史良勝(4)、張蔚榛(5)、黃介生(6)、王修貴(7)、沈榮開(8)、邵東國(9)、蔡樹英(10)、黃爽(11)、王富慶(12)、朱焱(13)、查元源(15)
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
2012
水利工程滲流非線性分析理論與多元控制關鍵技術
陳益峯(1)、榮冠(3)、胡冉(9)
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2012
水利水電岩土工程可靠度分析與風險控制方法
李典慶(1)
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
2011
江湖相互作用機理與多尺度水沙調控關鍵技術
李義天(1)、談廣鳴(2)、謝鑑衡(3)、孫昭華(4)、鄧金運(5)、張為(6)、舒彩文(7)
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
2010
基於低品位廢棄物的環境修復材料構建及其構效關係
劉數華(2)
湖北省自然科學二等獎
2018
新水沙條件下荊江河牀演變規律與崩岸模擬技術及其工程應用
夏軍強(1)、談廣鳴(2)、孫昭華(3)、陳立(8)、鄧珊珊(9)、周美蓉(10)、餘明輝(12)
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2018
南方水稻灌區節水減排技術與應用
崔遠來(1)、羅玉峯(2)、王修貴(4)、茆智(7)、郭長強(9)
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2017
南水北調中線大流量預應力渡槽設計和施工技術研究
王長德(2)、夏富洲(4)、馮曉波(9)
大禹水利科學技術二等獎
2015
不同尺度水沙動力學機制及過程模擬
夏軍強(1)、舒彩文(7)、鄭珊(8)
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2014
巨型水庫羣洪水資源調控與優化運行關鍵技術及應用
劉攀(1)、郭生練(2)、熊立華(3)、陳華(5)、劉德地(6)、梅亞東(8)、陳森林(11)
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2013
大尺度高精度河道水流模擬的理論與方法
槐文信(1)、李義天(2)、曾玉紅(3)、錢忠東(5)
湖北省自然科學二等獎
2013
高堆石壩變形宏細觀機制與全過程控制及其工程應用
周偉(1)、常曉林(2)、馬剛(7)
湖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2013
非均勻介質中水分及污染物運移的隨機理論
楊金忠(1)、王康(2)、史良勝(3)
教育部自然科學二等獎
2011
複雜地下洞室羣圍巖穩定控制研究及工程應用
肖明(1)、陳俊濤(2)、俞裕泰(4)
湖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2011
有物理基礎的LL分佈水文模型集成與應用
李蘭(1)、黃介生(2)、高仕春(5)、萬飈(6)
大禹水利科學技術二等獎
2010
生態碳纖維直接控制河湖富營養化的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
李蘭(1)
大禹水利科學技術三等獎
2017
新型類Fenton高級氧化體系的構建與污染物轉化機理研究
徐晶(5)
湖北省自然科學三等獎
2017
大型地下水封石洞油庫高性能噴射混凝土及其應用
何真(1)、蔡新華(4)、陳勝宏(6)
湖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2014
梯級水電工程水温水文累積效應及生態調控的關鍵技術與應用
李蘭(1)、梅亞東(2)
大禹水利科學技術三等獎
2013
泥水分離和淤泥固化處理成套技術
楊國錄(1)、陸晶(5)
湖北省技術發明三等獎
2012
長江水庫羣防洪興利綜合調度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
郭生練(3)、劉攀(11)、陳華(18)、劉德地(21)
湖北省科技進步特等獎
2017
大型水電機組動力學建模、故障診斷與優化控制
錢忠東(3)
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
2017
小浪底水庫淤積形態優選與調控的理論及關鍵技術
夏軍強(2)
大禹水利科學技術一等獎
2016
病險水庫安全診斷與除險加固技術
程勇剛(5)、常曉林(11)
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2014
三峽水庫汛末提前蓄水水文關鍵技術與應用
郭生練(2)、劉攀(5)
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2013
海河流域農田水循環過程與農業高效用水模式
楊金忠(2)、黃介生(7)、伍靖偉(12)
大禹水利科學技術一等獎
2013
精細爆破
盧文波(4)、陳明(8)
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2010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區漢江水文水資源分析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
郭生練(2)、陳華(7)、張翔(11)
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2010
大型水電工程複雜環境下施工水流控制與圍堰安全關鍵技術及應用
胡志根(3)
中國電力科技進步一等獎
2019
長江中下游河道整治研究與實踐
夏軍強(4)
大禹水利科學技術一等獎
2018
大型農業灌區節水改造工程關鍵支撐技術研究
黃介生(5)
大禹水利科學技術一等獎
2015
海河流域水循環及其伴生過程的綜合模擬與預測
王康(15)
大禹水利科學技術一等獎
2012
大型水利水電工程泄洪挑流消能工優化研究與工程應用
劉士和(8)
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2010
變化環境下氣象水文預報關鍵技術
李義天(15)
大禹水利科學技術一等獎
2016
資料來源: [9] 
科技成果獲國家獎勵清單
項目名稱
完成人
獎勵類別及等級
年度
長江三峽樞紐工程
/
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2019
生態節水型灌區建設關鍵技術及應用
崔遠來(4)、茆智(10)、羅玉峯(14)
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2016
流域徑流形成與轉化的非線性機理
夏軍(1)
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2017
水利水電工程滲流多層次控制理論與應用
周創兵(1)、陳益峯(5)、榮冠(8)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12
江湖沖積過程聯動機理與關鍵調控技術
李義天(1)、談廣鳴(2)、謝鑑衡(5)、孫昭華(6)、鄧金運(7)、張為(9)、舒彩文(11)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11
高混凝土壩整體穩定安全控制新理論及工程應用
常曉林(1)、周偉(4)、賴國偉(10)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10
工程爆破作業安全和有害效應控制關鍵技術與應用
盧文波(2)、陳明(8)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11
水沙災害形成機理及其防治的關鍵技術
李義天(2)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10
巖體爆破振動效應定量評價理論與精細化控制技術及工程應用
盧文波(2)、舒大強(6)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10
水工巖體特性評價與工程利用關鍵技術
陳勝宏(3)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15
巨型機組水電站建築結構關鍵技術
伍鶴皋(3)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13
建(構)築物拆除定向爆破關鍵控制技術與工程應用
孫金山(7)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12
長距離輸水工程水力控制理論與關鍵技術
王長德(8)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16
都市型現代農業高效用水原理與集成技術研究
王富慶(10)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12
資料來源: [8] 

武漢大學水利水電學院合作交流

據2022年1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與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英國帝國理工學院、挪威奧斯陸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等國際高校和研究機構建立了科技交流與學生培養的長期合作關係。 [1] 
“極端洪水過程與模擬方法”中英青年學者研討會 “極端洪水過程與模擬方法”中英青年學者研討會 [20]

武漢大學水利水電學院文化傳統

  • 院訓
團結協作、鍥而不捨 [1] 
  • 院徽
院徽 院徽
水院院徽是武漢大學老圖引申而出的校徽和八教相結合所得。 [18]  [23] 

武漢大學水利水電學院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程連珍
院長
熊立華
黨委副書記
龔文德
張棟樑
副院長
李典慶
嚴鵬
伍靖偉
夏軍強
任春秀
史良勝(掛職)
資料來源: [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