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武漢東湖學院

鎖定
武漢東湖學院(Wuhan Donghu University),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文化大道301號,是經教育部批准設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 [88]  為湖北省首批高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湖北省“2011計劃”)牽頭高校,湖北省應用型高校聯盟發起單位之一。 [1] 
武漢東湖學院前身為武漢大學走讀部,由武漢大學舉辦,組建於1980年6月;1992年12月更名為武漢大學專科部;1998年9月,在武漢大學專科部基礎上組建武漢大學職業技術學院。 [84]  2000年8月,經教育部批准,武漢大學與武漢市人民政府合作舉辦“武漢大學東湖分校”。2011年4月,經教育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武漢大學東湖分校” 轉設為獨立設置的民辦普通本科高校,更名為“武漢東湖學院”。2014年9月,學校獲批為湖北省地方本科院校嚮應用型大學轉型發展首批11所試點院校之一。 [83]  2017年3月,學校獲評湖北首批省級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 [2] 
截至2024年5月,武漢東湖學院現有武漢校區和嘉魚教學改革基地(南校區),總佔地面積5594.68畝,總建築面積105萬平方米。現有專兼職教師1356人, [1]  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省政府專項津貼專家和省部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7人,教授102人,副教授382人。 [53]  設有11個教學院(部)、本科招生專業45個、專科招生專業33個。湖北省高等學校優勢特色學科2個,湖北省重點(培育)學科1個,楚天學者設崗學科7個。擁有2個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12個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 [1] 
中文名
武漢東湖學院
外文名
Wuhan Donghu University [88] 
所在地
武漢市
創辦時間
2000年8月 [1] 
辦學性質
民辦高校 [88] 
學校特色
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 [88] 
湖北省地方本科院校嚮應用型大學轉型發展首批試點院校(2014年) [83] 
湖北省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學校(2017年) [2] 
主管部門
湖北省教育廳 [98] 
所屬企業
田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1] 
現任領導
董事長:周寶生 [17] 
黨委書記:湛俊三 [17] 
校長:王恕立 [17] 
高職專業
33個(截至2024年5月) [1] 
本科專業
45個(截至2024年5月) [1] 
院系設置
11個教學院(部)(截至2024年5月) [1] 
校    訓
厚德、篤學、求是、創新 [16] 
地    址
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文化大道301號 [88] 
院校代碼
11798 [89] 
主要獎項
高校教育新聞宣傳先進單位 [37] 
獲 “全國文明單位”稱號 [24] 
全國綠化先進集體(國家級) [25] 
知名校友
陳煒 [46] 
王文成 [47] 
知名教師
葉凌雲 [62] 
王雅鵬 [59] 
佔地面積
3729786.66 m² [1] 
學生人數
25000餘人(截至2024年5月) [1] 
教師人數
1356人(截至2024年5月) [1] 

武漢東湖學院歷史沿革

武漢東湖學院武漢大學東湖分校

武漢大學東湖分校 武漢大學東湖分校
武漢東湖學院前身為武漢大學走讀部,由武漢大學舉辦,組建於1980年6月;1992年12月更名為武漢大學專科部;1998年9月,在武漢大學專科部基礎上組建武漢大學職業技術學院。 [84]  2000年8月,經教育部批准,武漢大學與武漢市人民政府合作舉辦“武漢大學東湖分校”。2003年7月,學校引入田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武漢弘博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與武漢大學聯合辦學。2004年8月, 學校整體遷入湯遜湖畔的新校園。2009年5月,田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全部收購武漢弘博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在武漢大學東湖分校擁有的股權。武漢大學東湖分校由田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武漢大學聯合舉辦。 [83] 

武漢東湖學院武漢東湖學院

武漢東湖學院
武漢東湖學院(5張)
2011年4月,經教育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武漢大學東湖分校” 轉設為獨立設置的民辦普通本科高校,更名為“武漢東湖學院”。 [83]  2014年9月,學校獲批為湖北省地方本科院校嚮應用型大學轉型發展首批11所試點院校之一。 [83]  同年,與湖北廣播電視台(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85]  2017年3月,學校獲評湖北首批省級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 [2]  2022年,學校與武漢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簽訂了《武漢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武漢東湖學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書》。 [86]  同年,學校與武漢楚能新能源有限公司舉行校企合作簽約授牌儀式。 [87]  2023年9月28日,武漢東湖學院雷鋒文史館在該校嘉魚教學改革基地開館。 [18] 

武漢東湖學院辦學條件

武漢東湖學院院系設置

據2024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設有11個教學院(部)、本科招生專業45個、專科招生專業33個,涵蓋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藝術學、醫學等九大學科門類。 [1] 
本科專業
院名稱
專業名稱
機電工程學院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63] 
智能製造工程 [63] 
自動化 [63]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63] 
機械電子工程 [63] 
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通信工程 [64] 
電子信息工程 [64] 
電子與計算機工程 [64] 
智能科學與技術 [64] 
計算機科學學院
人工智能現代產業學院
人工智能 [65] 
AI+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65] 
AI+網絡空間安全 [65] 
AI+物聯網工程 [65] 
AI+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65] 
AI+軟件工程 [65] 
護理與健康管理學院
(生命科學與化學學院)
生物製藥 [66] 
醫學檢驗技術 [66] 
管理學院
電子商務 [67] 
財務管理 [67] 
物流管理 [67] 
大數據管理與應用 [67] 
旅遊管理 [67] 
人力資源管理 [67] 
經濟學院
國際經濟與貿易(跨境電子商務方向) [68] 
金融學(數字金融方向) [68] 
金融科技(金融大數據分析與挖掘方向) [68] 
數字經濟(數字貿易方向) [68] 
税收學(税務代理方向) [68] 
工程管理(投資與造價管理) [68] 
傳媒與藝術設計學院
影視動畫 [69] 
廣告藝術設計專業 [69] 
動畫專業 [69] 
播音與主持藝術 [69] 
數字媒體藝術 [69] 
產品設計 [69] 
視覺傳達設計 [69] 
環境設計 [69] 
法學與新聞傳播學院
法學(本科) [70] 
新聞學(本科) [70] 
網絡與新媒體(本科) [70] 
廣告學(本科) [70] 
新聞學(專升本) [70] 
外國語言文學學院
學前教育 [71] 
英語 [71] 
翻譯 [71] 
國際教育學院 [72] 
——
繼續教育學院 [72] 
——
馬克思主義學院 [72] 
——
基礎課部 [72] 
——
專科專業
學院名稱
專業名稱
機電工程學院
機械製造與自動化 [63] 
工業機器人技術 [63] 
無人機應用技術 [63] 
數控技術 [63] 
機電一體化 [63] 
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 [64] 
現代通信技術 [64] 
應用電子技術 [64] 
智能產品開發與應用 [64] 
計算機科學學院
人工智能現代產業學院
AI+計算機網絡技術 [65] 
護理與健康管理學院
(生命科學與化學學院)
藥品生物技術 [66] 
藥品質量與安全 [66] 
健康管理 [66] 
康復治療技術 [66] 
護理 [66] 
護理學 [66] 
生物製藥 [66] 
管理學院
電子商務 [67] 
大數據與會計 [67] 
現代物流管理 [67] 
旅遊管理 [67] 
人力資源管理 [67] 
市場營銷 [67] 
酒店管理與數字化運營 [67] 
經濟學院
金融服務與管理(金融投資與理財) [68] 
國際經濟與貿易(跨境電子商務方向) [68] 
財税大數據應用(税務代理方向) [68] 
工程造價(全過程數字造價方向) [68] 
傳媒與藝術設計學院
廣告設計與製作
法學與新聞傳播學院
新聞採編與製作 [70] 
全媒體廣告策劃與營銷 [70] 
教育與外國語學院
學前教育 [71] 
商務英語 [71] 

武漢東湖學院學科建設

據2024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現有1個省級重點(培育)學科,2個省優勢特色學科(羣),7個楚天學者設崗學科。 [1] 
優秀學科
類別
名稱
湖北省高等學校優勢特色學科
文化傳播與數字內容產業發展、物理學 [6] 
湖北省重點(培育)學科
工商管理 [6] 
楚天學者設崗學科
軟件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工商管理、通信與信息系統、國際貿易學、視覺傳達設計、經濟法學 [6] 

武漢東湖學院師資力量

據2024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現有專兼職教師1356人,高級職稱教師佔比44.5%,碩士博士學位教師佔比96.2%。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省政府專項津貼專家和省部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7人,博士生導師20人,碩士生導師50人,獲省級以上表彰的優秀教師22人。 [1] 
優秀教師
類別
名單
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周寶生、 [54]  周志專、 [55]  唐鐵山、 [57]  李振華、 [58]  王雅鵬 [59]  、王延枝 [60]  、葉凌雲 [62] 
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葉凌雲 [62] 
湖北省政府專項津貼專家
周志專、 [55]  王恕立、 [56]  唐鐵山、 [57]  周益民 [61] 
湖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王雅鵬 [59] 

武漢東湖學院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據2024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擁有2個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12個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1門國家級一流課程、37門省級一流課程,16個省級優秀基層教學組織、教學團隊,1個省級改革試點學院,12項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人才培養計劃本科項目及荊楚卓越人才協同育人計劃項目,6個省級服務外包人才培養(訓)基地、省級重點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和實習實訓基地。 [1] 
質量工程
類別
名稱
國家級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
信號與系統 [94] 
湖北高校省級實習實訓基地
易迅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實習實訓基地、 [7]  三環汽車方向機廠實習實訓基地 [8] 
湖北高校省級重點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通信與信息工程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9]  經濟管理實驗教學實訓中心 [10] 
省級重點培育本科專業
通信工程、生物技術、電子商務 [11] 
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
通信工程、生物技術、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11] 
戰略性新興(支柱)項目
通信工程、軟件工程、生物技術、應用化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11] 
荊楚卓越人才協同育人計劃項目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軟件工程 [11] 
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軟件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12] 
湖北高校省級教學團隊
軟件工程教學團隊、經濟法教學團隊、農業電子商務教學團隊 [3] 
湖北高校省級優秀基層教學組織
軟件工程教學團隊、 [4]  通信與信息工程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5] 
省級一流本科課程
統計學、中國税制、計量經濟學 [95] 
省級社會實踐一流課程
商業空間設計、招聘與人才測評、品牌策劃與推廣 [93] 
省級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
線性代數、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分子生物學、工業機器人離線編程仿真與應用、統計學 [93] 
精品課程和在線開放課程
國際金融、 [95]  、經濟法、民法學 [96]  、網絡空間的法律 [97] 
省級虛擬仿真實驗一流課程
景觀工程設計與施工 [93] 
  • 教學成果
據2024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學生積極參加各級各類創新創業實踐活動,獲省級以上學科競賽獎項4038項,其中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省級及以上獎項38項。學生申請專利並獲受理259項,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112篇,獲湖北省大學生優秀科研成果獎11項。湧現出一批“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候選人”“長江學子”等優秀學子代表。畢業生就業率、用人單位滿意率保持同類高校前列。 [1]   

武漢東湖學院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5月,學校採取中外合作辦學、校際聯合辦學、交換生項目等多種形式,與美國、法國、英國、新西蘭、加拿大、德國、韓國、日本等國的30多所大學建立合作。與眾多海外高校實行學生遊學、互派免費交換生、專升本、本升碩直通車等項目,積極引進世界一流大學線上課程,推進“在地國際化”工程,為學生拓展學習空間、考研、就業等提供便利條件。 [1] 
學校成立9個有行業和企事業單位專家參與的校企合作專業指導委員會,與大唐移動、東軟集團、文思海輝、湖北三環、中鐵軌道、用友新道、嘉禾裝飾、仁人德賽、農業銀行、嘉魚縣人民政府等企業、媒體、銀行、地方政府進行合作,聯合辦專業,校企共同制定培養標準、共同研製培養方案、共同完善課程體系、共同開發教材、共建教學團隊、共建實踐基地、共同實施培養過程、共同評價培養質量,着力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和實踐動手能力,為學生拓展學習空間、就業等提供便利條件,定向培養企業、社會急需的應用型人才。 [51] 

武漢東湖學院學術研究

武漢東湖學院科研平台

據2024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建有2個省部級科研平台——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中心、農業電子商務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9個湖北省高等學校優秀中青年科技創新團隊,入選國家技術轉移中部中心服務體系資源分站。 [1] 
科研平台
類別
名稱
國家級科研平台
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中心,國家體育總局體育文化發展中心體育文化研究基地 [73] 
省部級科研平台
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中心,農業電子商務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 [73] 
市級科研平台
黃石市校企共建研發中心 [73] 
校級科研平台
民辦高校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中心、激光研究所、軟件服務外包中心、生物醫用材料創新研究所、互聯網金融研究中心、財富管理研究中心、跨境電商研究中心、中部地區城鎮居民收入分配研究中心、房地產金融研究中心、東湖設計數字藝術創意與製作研究中心、中外文化比較與跨文化交際研究中心、雲-移動互聯網應用人才培訓基地(文思海輝技術有限公司)、大數據·人工智能創新工場(達內時代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新道師資研修院武漢東湖學院分院(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D打印技術在文物保護及活化工作應用(湖北省文物交流信息中心 智壘電子科技(武漢)有限公司)、木工創意研究中心(一木出(武漢)木藝文化創意有限公司)、湖北省“東湖設計”品牌戰略研究中心(湖北省學院空間藝術研究院) [73] 
省級優秀中青年科技創新團隊一覽表
學院
研究方向
團隊帶頭人
團隊成員
備註
機電工程學院
汽車輕量化新材料製備技術及成形理論研究
龐秋
左小瓊、張榮
2016年湖北省優秀中青年科技創新團隊 [13] 
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非線性光學
周勤
劉雅嫺、 Anjan Biswas、姚平
2015年湖北省優秀中青年科技創新團隊 [13] 
生命科學與化學學院
抗菌抗凝複合納米纖維材料的靜電紡絲製備
胡偉
唐紅楓、金衞華
2014年湖北省優秀中青年科技創新團隊 [13] 
管理學院
基於湖北新農村經濟的經營制度研究
周啓紅
胡柳波、曹晟
2013年湖北省優秀中青年科技創新團隊 [13] 
經濟學院
農業電子商務服務現代農業發展的模式研究
呂丹
陳倩、馬歆、儲鑫
2017年湖北省優秀中青年科技創新團隊 [13] 
文法學院
農產品全媒體推廣創新營銷平台
智慧
陳燕娟、信莉麗、劉旭曄、徐慧敏、胡蕾、張潔意
2018年湖北省優秀中青年科技創新團隊 [13] 
計算機科學學院
WduHos機器數據分析平台
張波
張志勤、李翔宇、李念、陳紅、孔德華、趙莉、趙永霞、周小玲、陳麟、温小明、劉萬里
2019年湖北省優秀中青年科技創新團隊 [13] 

武漢東湖學院科研成果

據2024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等國家級項目25項,省部級科研項目60餘項。出版學術專著和教材190餘部,收錄高水平論文800餘篇,專有授權專利1000餘項,榮獲愛思唯爾中國高被引學者、英國物理學會中國高被引文章獎、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學家等多項榮譽。 [1] 
科研成果
類目
項目名稱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非克爾非線性負折射材料中孤子的解析研究 [14] 
PT對稱混合線性-非線性調製晶格中光孤子特性研究 [14] 
PT對稱勢下玻色-愛因斯坦凝聚力中孤子動力學的理論研究 [14] 
基於機器視覺的家禽機器人掏膛關鍵技術基礎研究 [74] 
宇稱-時間對稱量子勢在玻色-愛因斯坦凝聚物資波孤子中的應用 [14] 
流形上的丟番圖逼近和斜積的遍歷性研究 [75] 
基於電光雙向檢測的NO時空嶶傳感器研究 [76] 
仿生界面蛋白質直接電化學信息的實時檢測與傳感研究 [76] 
基於蛋白質直接電子傳遞的納米膜電化學探針研究 [76] 
全聚合物雙向檢測微陣列電極及應用研究 [76] 
泡沫鋁夾芯三明治複合板製備及形/性協同控制機理研究 [77] 
基於同步輻射XMCT研究鋁基多孔複合材料3D組織動態演化規律與失效機理 [77] 
碳基非燒蝕防熱複合材料設計與耐久抗氧化機理研究 [77] 
超高韌性水泥基複合材料新型框架樑柱抗震節點的基本性能研究 [78] 
水泥基材料相滲流特徵研究及其性能優化設計 [78] 
撓度和裂縫寬度雙參量控制的混雜纖維混凝土韌性評定方法 [78]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
明代別集所見八股文序跋整理與研究(黎曉蓮) [79] 
西部少數民族多元文化與西部大開發 [80] 
基於語義的館藏資源深度聚合與可視化展示研究 [81] 
精準扶貧戰略實施的動態監測與成效評價研究 [82] 
公共性視域下城鄉基層社會治理機制創新研究 [82] 
和諧社會建設與社會羣體利益協調研究 [82] 

武漢東湖學院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截至2023年8月31日,圖書館館藏紙質圖書200萬餘冊(含原版外文圖書)、紙質期刊672種、報紙40種,電子書刊248萬餘冊;另購有中國知網、萬方、讀秀、超星發現、EPS、EBSCO等多種中外文數字資源。武漢東湖學院校圖書館設閲覽座位3350餘個,分別配置了電子閲覽室以及可容納500餘人的多功能學術報告廳。 [15] 
圖書館 圖書館
  • 學術期刊
《武漢東湖學院報》(原《武漢大學東湖分校報》)。創刊於2002年,是本校創建最早的校園媒體,是中國校媒聯盟理事單位之一。《武漢東湖學院報》是該校出版週期最短、發行量最大的平面媒體,已發行162期,每期發行量5000份。 [52] 

武漢東湖學院校園文化

武漢東湖學院學校標誌

  • 校徽
標誌整體形態如一支荷花,層層綻放,花瓣如同書頁,花開象徵着知識的傳播,點出了大學傳授知識的教育根本,形態同時又是一支紅燭,放射出光芒,象徵了教育工作者的奉獻精神。 [19] 
校徽 校徽
荷花是東湖的標誌性景觀,自古荷花有着出淤泥而不染的文化氣節,清新脱俗的品質,寓意着學校的優良傳統。 [19] 
水紋暗示出東湖的特質,水有着豐厚的品質,上善若水是自古以來,樹人和修身的標準,是矢志不渝的追求目標。 [19] 
六條水紋也象徵着“六藝”,寓意着學校培養人才的教學觀念。層層波動,有如一對翅膀,寓意着學子,展翅高飛開創美好的明天。 [19] 
水紋和荷花在標誌的構圖中形成了自然而呼應的畫面,圖形手法設計現代,同時傳承傳統文化內涵。荷花兩層花瓣形成“W”點出了武漢的地理位置。 [19] 

武漢東湖學院精神文化

  • 校訓
厚德、篤學、求是、創新 [16] 
“厚德”就是要加強道德修養,注重道德實踐。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既要立志報效祖國、服務人民,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又要做好小事、管好小節,學會勞動、勤儉、感恩、助人、謙讓、寬容、自省、自律;“篤學”就是要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學問。身處瞬息萬變的時代,要以勤奮篤學作為遠航的動力、成功的源泉,在學校優良校風的薰陶下,下得苦功夫,練就真本領;“求是”就是要不盲從不任性,用實踐去檢驗真理。在學習的過程,要勤于思考,探求和掌握事物發展的規律,還要敢於實踐、善於實踐,在實踐中積累經驗,不斷進行總結;“創新”就是要善於思考,敢於探索。年輕人最具活力、最具開拓精神、最具創造性,理所應當走在時代創新創造的前列,要堅持以追求作為本體,以每天創新作為途徑。 [20] 

武漢東湖學院校區情況

截至2024年5月,學校現有武漢校區和嘉魚教學改革基地(南校區)兩個校區,總佔地面積5594.68畝,總建築面積105萬平方米。校園建築古樸典雅,環境幽靜雅緻,綠化覆蓋率達80%以上,是“湖北省生態園林式學校”,獲評為“全國綠化先進集體”,被譽為全國最美大學校園之一。 [1] 
  • 武漢校區
武漢校區坐落在武漢市江夏區大學城,佔地面積1496畝,建築面積55萬平方米。 [1]  建有功能齊全的教學區、行政區、體育運動區、學生生活區、教師宿舍區、生態綠化區,擁有公寓式學生宿舍、一次可容納2萬人上課的教學樓羣、可容納4000人閲讀藏書量達125萬冊的圖書館、可容納5000人的體育館、面積4.3萬平方米的田徑場運動場、佔地5.1萬平方米的設施齊全的科技大樓和多學科實驗樓。 [92] 
武漢東湖學院武漢校區東大門 武漢東湖學院武漢校區東大門
  • 嘉魚教學改革基地(南校區)
嘉魚教學改革基地(南校區)距武漢校區60公里,位於武深高速公路嘉魚東出口處,緊鄰“神州第一組”官橋八組4A級風景區,佔地面積4098.68畝,建成面積50萬平方米。 [1]  採用與城市“共生”的設計理念,以“楚韻疊院、流觴智谷”為主題,氣勢恢弘,功能完善,涵蓋行政交流區、教學實訓區、公共活動區、學生生活區、體育活動區、學術創新區等六大區域。 [91] 
南校區教學樓 南校區教學樓

武漢東湖學院行政管理

武漢東湖學院現任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董事長
副董事長、黨委書記、省政府教育督導專員
湛俊三 [17] 
副董事長、校長、黨委副書記
副董事長
董事、董事會秘書長、常務副校長(正校級)、黨委常委
董事、副校長、黨委常委
李振華、胡榆、許承光 [17] 
董事、副校長、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
盧波濤 [17] 
董事、副校長、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儲鑫 [17] 
(據2024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

武漢東湖學院歷任領導

歷任領導
職務
姓名
任期
武漢東湖學院黨委副書記、副校長、紀委書記、工會主席 [21] 
裴大新
2017年-2019年 [90] 
武漢東湖學院黨委書記,省政府教育督導專員 [21] 
周啓紅
2017年-2019年 [90] 
武漢東湖學院副校長、黨委常委 [21] 
陳鑫
2017年-2019年 [90] 

武漢東湖學院校友情況

傑出校友
姓名
介紹
陳煒
護理與健康管理學院(生命科學與化學學院)04級生物技術傑出校友,現擔任德國普林斯寶公司董事長 [46] 
王文成
護理與健康管理學院(生命科學與化學學院)04級生物技術傑出校友,現任荊州市豐澤園農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荊州市新生代商會副會長、江陵電子商務協會副會長、縣科學技術協會兼職副主席,榮獲湖北省農業產業化領軍人才、荊州市現代服務業領軍人才、荊州五四青年獎章等榮譽 [47] 
陳果
創辦深圳市艾酷時科技有限公司、武漢錦新信誠科技有限公司 [48] 
謝曉冬
騰訊公司任互娛事業羣高級產品經理 [48] 
楊墨
創辦武漢錦盛興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48] 
彭玉榮
歷任璽承諮詢華中區商務總監,武漢迪尼弗商貿有限公司創始人,現任阿里巴巴國際站高級主管 [49] 
莫爾琴
2011-2012年擔任廣州餘敦來商貿有限公司總監,任職旗下子公司透明度(中國)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北京莫拉拉科技有限公司,莫老師餐飲識堂,創始人。曾任美團點評商學院院長、美團點評餐飲學院執行副院長。現美團美酒培訓中心特邀講師,中國餐飲數據研究院首席研究員 [50] 

武漢東湖學院所獲榮譽

所獲榮譽
時間
榮譽
2004年
全國教育網絡系統示範單位 [22] 
2006年
全國創建平安校園示範學校 [23] 
2009年
十佳樣本院校 [45] 
2011年
湖北省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進基層單位 [36] 
2011年
湖北省高等學校先進基層黨組織 [27] 
2011年
湖北省2010-2011年度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先進集體 [35] 
2013年
中國教育總評榜全國最具就業競爭力示範(院)校 [38] 
2014年
湖北省大學生創業示範基地 [39] 
2014年
2013年度全省檔案工作績效考核優秀單位 [34] 
2015年
湖北省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先進集體 [28] 
2015年
獲 “全國文明單位”稱號 [24] 
2015年
國家安全人民防線建設工作先進單位 [43] 
2015年
最佳就業服務獎 [32] 
2016年
2015-2016年度文明單位 [33] 
2016年
檔案工作先進單位 [44] 
2016年
食品安全示範校園 [41] 
2016年
消防工作先進單位 [42] 
2016年
湖北省基層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創新示範點 [29] 
2016年
全國綠化先進集體(國家級) [25] 
2016年
2016年度全國教育後勤系統信息宣傳工作先進單位 [40] 
2017年
湖北省平安校園 [26] 
2017年
湖北省生態園林式學校 [31] 
2020年
高校教育新聞宣傳先進單位 [37] 
2022年
湖北省節水型高校 [30]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