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循證與轉化醫學中心

鎖定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循證與轉化醫學中心(Center for Evidence-Based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 Zhongnan Hospital of Wuhan University)正式成立於2014年8月19日(以下簡稱“中心”)。中心為醫院獨立設置的一級機構,由分管院領導直接管理,致力於循證醫學、證據合成、知識轉化、知證決策、臨牀流行病學的教學與研究工作。以中心為依託,2014年9月15日成立武漢大學循證與轉化醫學中心,歸口武漢大學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管理;2016年9月14日,成立武漢大學第二臨牀學院循證醫學與臨牀流行病學教研室。2019年6月5日,武漢大學中南醫院下文將《醫學新知》編輯部和圖書館整體併入中心。
中文名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循證與轉化醫學中心
外文名
Center for Evidence-Based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 Wuhan University
Centre de Médecine Translationnelle et Preuve-Basée, l’Université de Wuhan
成立時間
2014年8月19日
機構地址
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東湖路169號
主管部門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 [1]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循證與轉化醫學中心中心介紹

中心現下設有教研室、研究室(循證醫學研究室、知識轉化研究室、臨牀研究研究室、知證決策研究室等)、學會辦公室、《醫學新知》編輯部(http://www.jnewmed.com/) [4]  、圖書館共5個二級機構。主要職責為:(1)組織開展循證醫學與臨牀研究課題研究,並建立相關數據庫;(2)組織開展循證醫學及臨牀科研方法學培訓,培養循證醫學與臨牀研究人才;(3)指導開展循證臨牀實踐,促進臨牀決策的科學化;(4)負責武漢大學醫學口本科、碩士、博士、留學生全日制及在職的循證醫學、臨牀研究、臨牀流行病學相關課程的教學;(5)負責掛靠學術組織的運行,組織開展學術交流活動,傳播最新知識;(6)提供循證醫學的社會服務(詳見後述);(7)負責《醫學新知》雜誌的編輯、出版及推廣;(8)負責圖書館的建設、日常性工作及對醫院的服務,與大學及醫學部圖書館的對接業務辦理等。
經過5年多的發展,中心現有專職教學科研人員23人(其中編輯部6人、圖書館4人),兼職研究人員19人,分別來自武漢大學口腔醫院、中南醫院、人民醫院和健康學院。中心現承擔武漢大學醫學部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留學生、八年制和本科生《循證醫學》、《循證臨牀實踐》、《臨牀科研思維與方法》、《臨牀研究》、《Evidence-Based Medicine》和《Clinical Research Design》課程;參與《衞生經濟學》、《醫學文獻導讀》等課程。
中心現獲得國家科技部“十三五”重大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衞健委委託課題、湖北省技術創新重大專項、湖北省科技廳面上項目、湖北省衞健委聯合基金等課題多項,總經費近3000萬元;出版專著20餘本,發表論文300餘篇;獲省部級一等獎、二等獎和三等獎獎勵5項;接受北京、廣東、重慶、河南、上海等地進修人員50餘名。
中心還是國家衞健委抗菌藥物臨牀應用與細菌耐藥評價專家委員會委員單位;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循證醫學分會、中華預防醫學會循證預防醫學專業委員會、中國標準化協會中醫藥標準化分會等主委、副主任和常委單位;《現代泌尿外科雜誌》、《中華醫學雜誌》、《中華臨牀醫師雜誌》、《中國循證心血管醫學雜誌》、《中國循證醫學雜誌》、《中國醫學倫理學雜誌》等主編、副主編、常務編委及編委單位。
中心可提供的方法學支持:(1)二次研究:系統評價、各類型Meta分析、Meta整合、彙總評價;(2)轉化研究:循證評價、臨牀實踐指南、臨牀路徑、衞生經濟學;(3)衞生技術評估:藥品衞生技術評估、治療方案的衞生技術評估、基因監測技術的衞生技術評估、醫療設備的衞生技術評估;(4)藥物經濟學:最小成本分析、成本-效果/效益/效用分析、基於數學模型的藥物經濟學分析、基於大數據的藥物經濟學研究;(5)一次研究:隨機試驗、觀察性研究、真實世界研究、診斷試驗、遺傳關聯性研究、質性研究、衞生經濟學、臨牀研究設計、臨牀研究方案、統計分析、數據管理。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循證與轉化醫學中心中心LOGO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循證與轉化醫學中心LOGO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循證與轉化醫學中心LOGO
中心LOGO由武漢大學(外圍圓圈,藍綠白三色;代表中心是武漢大學的教學和研究平台)、武漢大學中南醫院(中間底色,暗紅色;代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是中心依存的基石)、國際Cochrane協作網(中間半圓及森林圖;代表中心的屬性)和醫學的標識蛇杖(纏繞於無效線,綠色;代表中心致力服務於醫學和醫學教育事業)融合而成。綠色象徵着中心是新生部門,充滿生機與希望;藍色象徵着中心風格為冷靜、理智,忠誠於單位及事業;暗紅色象徵着救死扶傷使命的寧重、嚴肅與高貴,中心服務於醫學事業的赤誠之心;白色象徵着無論何時何地,中心不忘初心的純潔。內部滿圓套半圓,半圓,象徵着和而不同、求同存異,既要個性化發展,更要服從於團隊;最外層以圓形包繞,象徵着中心內部、與外部均能圓潤和諧,取道中庸、達成圓滿。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循證與轉化醫學中心中心願景

新常態,大好年華時,吾輩當自強,存弘毅志,不忘初心。求是不負信,拓新無止息,以循證為臨牀,以轉化為科研,以教學為未來。我們謹誓,砥礪前行,為院校爭光,為祖國添彩,仰不愧於醫者使命,俯不怍於師者榮光。(注:武漢大學校訓為自強、弘毅、求是、拓新)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循證與轉化醫學中心中心大事記

1. 2014年8月19日,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循證與轉化醫學中心正式成立。
2. 2014年9月15日,通過論證,依託於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循證與轉化醫學中心成立了武漢大學循證與轉化醫學中心。
3. 2015年11月6日,以中心主任王行環教授擔任首任主任委員、曾憲濤副主任擔任副主任委員和秘書長的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循證醫學分會正式成立。
4. 2016年9月3日,以曾憲濤副主任擔任首任主任委員的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循證醫學分會青年委員會正式成立。
5. 2016年9月3日,中華預防醫學會循證預防醫學專業委員會循證醫學方法學組換屆暨第二屆委員會成立大會舉行,曾憲濤副主任當選為第二屆委員會組長。
6. 2016年9月14日,武漢大學第二臨牀學院正式下文成立武漢大學第二臨牀學院循證醫學與臨牀流行病學教研室。
7. 2019年4月19日,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循證醫學分會成功換屆,中心主任王行環教授被選舉連任主任委員、曾憲濤副主任擔任常務委員和秘書長。
8. 2019年6月5日,2019年6月5日,武漢大學中南醫院下文將《醫學新知》編輯部和圖書館整體併入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循證與轉化醫學中心。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循證與轉化醫學中心合作中心

咸陽市中心醫院合作研究中心:咸陽市中心醫院(市第二人民醫院)是咸陽市政府所屬的一所集醫療、急救、教學、科研、保健、康復為一體的大型國家三級甲等綜合性公立醫院,衞生部國際緊急救援網絡醫院,國家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示範單位,陝西省院士專家工作站設點醫院,省級“百姓放心醫院”。咸陽市“120”急救指揮中心、市傳染病醫院、市精神心理衞生中心均依託醫院設立;陝西省名老中醫工作室、陝西咸陽市司法醫學鑑定中心、咸陽市疑難病會診中心、市兒麻矯治中心、市公安創傷醫院、市強制隔離治療中心均設在醫院。承擔着全市危重症和疑難病的診治、各類重大自然災難、突發公衞事件的緊急搶救及援藏、援外等醫療任務。 [3]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循證與轉化醫學中心學術組織

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循證醫學分會 [2] 
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循證醫學分會青年委員會 [2] 
中華預防醫學會循證預防醫學專業委員會循證醫學方法學組 [2] 
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泌尿外科學專業委員會 [2]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循證與轉化醫學中心科研成果

2020年科研成果
2020教學時間軸 2020教學時間軸
循證與轉化醫學中心2020年教育教學工作總結 [5] 
循證與轉化醫學中心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工作紀實(一)——行政與後勤保障 [6] 
循證與轉化醫學中心抗疫工作紀實(二)——執筆出征、科技抗疫 [7] 
《醫學新知》2020年大事記 《醫學新知》2020年大事記
《醫學新知》2020年大事記與致謝審稿專家 [8]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