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武漢共產主義小組

(中國共產黨成立前的共產黨武漢黨組織的通稱)

鎖定
武漢共產主義小組 董必武、陳潭秋、包惠僧、劉伯垂等人於1920年秋在武漢建立的共產主義組織,是全國較早建立的共產黨早期組織之一。1920 年秋,董必武,陳潭秋、劉伯垂、鄭凱卿等人正式決定成立武漢“共產主義研究小組”(也稱武漢黨支部),推選包惠僧擔任支部書記。 [1] 
中文名
武漢共產主義小組
成立時間
1920年

武漢共產主義小組歷史沿革

武漢共產主義小組 董必武、陳潭秋、包惠僧、劉伯垂等人於1920年秋在武漢建立的共產主義組織,是全國較早建立的共產黨早期組織之一。上海共產黨發起組成立後,李漢俊寫信給在武漢的董必武和張國燾,建議籌建湖北黨組織。不久,李漢俊專程到武漢,與董必武、張國燾等人商談建黨問題。董必武接受在湖北組黨的建議後,即與陳潭秋、張國燾等人磋商醖釀。與此同時,陳獨秀委派在上海入黨的劉伯垂回武漢幫助發展組織,劉伯垂分別與董必武、陳潭秋等人商討了建黨問題。1920 年秋,董必武,陳潭秋、劉伯垂、鄭凱卿等人正式決定成立武漢“共產主義研究小組”(也稱武漢黨支部),推選包惠僧擔任支部書記。隨後,又發展趙子健、趙子俊、劉子通、黃負生等人入黨,在此期間,共產國際遠東書記處代表維經斯基派其秘書馬邁耶夫兩次到武漢,幫助武漢黨組織開展工作。1921年春,包惠僧離開武漢去上海,武漢黨的工作由陳潭秋負責。1921年7月,董必武、陳潭秋作為武漢共產主義小組的代表參加了在上海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1] 

武漢共產主義小組開展活動

(1)組織“馬克思學説研究會。武漢黨支部成立後,立即組織馬克思學説研究會作為公開活動的團體,惲代英、陳潭秋、林育南等20餘人參加了研究會。馬克思學説研究會出版了機關刊物《武漢星期評論》。該刊在宜傳唯物辯證法、傳播馬克思列寧主義、抨擊封建軍閥和資本主義的黑暗統治等方面,起了較大的作用。(2) 建立社會主義青年團。武漢黨組織成立不久,陳潭秋和董必武即以武漢中學為基礎,吸收湖北第-師範、高師、高商、外國語學校等10餘名先進青年,組建了社會主義青年團組織。武漢黨支部積極組織青年團員學習和研究馬克思主義著作。許多團員在後來各學校反對舊教育、舊制度的學潮中起了先鋒模範作用。(3)組織婦女讀書會。1921年夏,陳潭秋、黃負生、劉子通等人帶領湖北女師學生反對顧固不化的校長王式玉,取得了鬥爭的勝利。還組織女同學“暑假讀書會”,使她們很快成長為革命的骨千力量,並將徐全直、夏之栩等12名優秀學生分別介紹加入了共產黨和青年團組織。(4)積極開展工人運動。武漢黨組織在漢陽兵工廠、武漢第一紗廠、漢口英美香煙廠和裕華紗廠等工廠辦起了識字班,培養了一批工人運動骨幹。 [1] 
參考資料
  • 1.    鄭惠;張靜如;梁志祥;鐔德山;于風政;王玉祥;中國共產黨通志上/第二卷組織志;中央文獻出版社;第6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