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武明甫

鎖定
武明甫(公元1131—1211年),字無疑,號太復,24歲於金貞元二年(公元1154年)登詞賦科狀元及第。武氏三狀元之首,累官至户部尚書。大安三年(1211)病逝,高壽85歲。諡文端。
本    名
武明甫
所處時代
金朝
出生地
山西陵川
主要成就
狀元及第

武明甫人物生平

武明甫(1131—1211年),字無疑,號太復。24歲狀元及第,初授秘書省校書郎,歷翰林侍講學士,官拜諫議大夫右正言等,因耿直敢言而觸犯海陵王被革職。世宗繼位後,當調閲以往進諫本章時,才發現他膽略超羣,才華過人,故復起任徵仕郎。金大定八年(1168)出任安國軍節度副使,他“整紛起,除陳蠹,勸農桑,興教化”,使當時面臨災荒的安國人民得以休養生息。後繼任兵部,户部侍郎等職,累官至户部尚書。
金世宗對其十分賞識,常詢以治國之道,他主張“恩賞分明”,“刑罰得當”,諫言多被採納。晚年告老還鄉,世宗賜以黃金百兩,白絹百匹。在縣城東北高阜之處修建別墅一座,匾書“樂天園”,在此灑然安度晚年,大安三年(1211)病逝,高壽85歲。諡文端。

武明甫家世歷史

根據現存的史料和傳説,陵川的武家旺族屬於唐朝武家之後裔。因武則天稱帝死後,李氏又重握大權,遂之大肆屠戳武氏家族和大臣,於是武氏家族的一支便避難於晉東南的山野之鄉南召村。

武明甫家族情況

武氏自明甫得中狀元后,文運昌盛得一發不可收拾。時隔6年之後,胞弟武俊臣登正隆五年(1160)進士;又隔39年,即承安四年(1199),侄武天佑詞賦科狀元及第;再隔4或7年之後(尚無確切資料可以説明具體時間),天佑胞弟武天和高中榜首,經義科狀元及第。武明甫的侄兒武天佑、武天和,是同胞兄弟,史稱“武氏三狀元”。
根據武氏家廟中現存的家譜和祖宗畫像所記載,自唐以後,武家除金代出過三位狀元外,還有進士九個,翰林六個,尚書五個,資德、朝儀十二個,國子監博士一個,圖史編修一個,知縣十一個,共有官銜人數達四十八個。其中最著者為宋朝的國子監博士,後人官至尚書的武白和金代的武明甫、武天佑、武天和叔侄三狀元。

武明甫狀元府第

陵川狀元府位於山西省陵川縣縣城,為金代武明甫、武天佑及武天和三狀元的故居。現存建築有春秋閣、狀元府等。
武天和是陵川武氏家族最後一名狀元。章宗泰和年間,登經義科狀元及第。當時章宗帝召見時問過:“你是明甫之侄,天佑之弟嗎”他回答“是”。章宗帝便喜形於色地説:“你們叔侄連中三元,此雖一門之慶,也是國之榮光啊”遂御書“三狀元第”四字,令懸於其門。

武明甫故居現狀

昔日豎有金章宗皇帝御筆題寫的“三狀元及第”石牌坊,還有現存的三元世家和春秋閣。這些古建雖已歷經數百年,飽經滄桑,但卻仍向世人誇訴着它往日的榮耀。而與武家三狀元有着血脈聯繫的南召村,村內保存的“太行第一文廟”,武氏祠堂遺址、家廟、武家八卦院等建築。以及珍貴的武氏家譜和功德儀像,是當今研究武氏家族歷史和狀元文化的重要實物資料。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