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武昌副沙鰍

鎖定
武昌副沙鰍 鰍科Parabotia banarescui (Nalbant) 頤下無鈕狀突起。須3對,口角須短。眼下刺分叉。頰部細鱗腹鰭未端後伸到達或超過肛門。肛門位於腹鰭基與臀鰭起點間的中點之前。 小型魚類。生活於江湖底層。分佈於長江中游。
中文學名
武昌副沙鰍
拉丁學名
Parabotia banarescui (Nalbant,)
動物界
Chordata:脊索動物門
硬骨魚綱 
鯉形目 
鰍科
Parabotia:副沙鰍屬
分佈區域
長江中游

武昌副沙鰍形態特徵

體延長,側扁。背部寬平。吻長而突出,吻長大於眼後頭長。眼小,上側位,眼下刺分叉,末端仲達眼中部下方。眼間隔較狹,稍凸。鼻孔每側2個,相連。前鼻孔小,後緣具一圓形鼻瓣,覆蓋後鼻孔。口小,下位,馬蹄形。上頜長於下頜。唇頤下無鈕狀突起。 [1] 
頤下無鈕狀突起,須3對,口角須短。眼下刺分叉。頰部被細鱗。腹鰭末端後伸到達或超過肛門。肛門位於腹鰭基與臀鰭起點間的中點之前。 [2] 

武昌副沙鰍生活習性

小型魚類。生活於江湖底層。多棲息於泥沙底質的河邊淺水處,以水生昆蟲藻類為食。 [3] 

武昌副沙鰍地理分佈

長江中游及其附屬水體。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