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武延福

鎖定
武延福(1906-1975),出生在素有東方麥加之譽的河州(甘肅臨夏回族自洽州),回民。因其在河州開磨坊,故人呼其為“武磨户”。武延福是一個了不起的象棋國手,他為人低調,處事和善,即使貴為象棋王,仍能平易近人。是一個值得傾佩的人物。
中文名
武延福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回族
出生日期
1906年
逝世日期
1975年
出生地
甘肅臨夏回族自洽州

目錄

武延福生平

他幼時即學會象藝,稍長水平有所進步,上世紀五十年代。當他聽説省會蘭州棋藝水平較高後,便捨棄了開磨房的小業主的小康生活,奔金城求藝。來蘭州一為賣面,二是找機會與蘭州高手切磋。當時蘭州棋壇以棋聖彭述聖為泰斗,魏長林、管必仲、魏玉山、錢洪發等人為棋壇中堅,武延福懾於彭棋聖的威名,沒有公開向其叫板,而在蘭州茶園與彭棋聖的弟子們對弈。由於他對蘭州二三流棋手均勝多負少,因而漸漸有了一些知名度。
1959年為迎接首屆全國運動會象棋比賽,蘭州市體委組織了帶有選拔性質的全市象棋大賽。這次比賽除彭棋聖之外,幾乎彙集了金城棋壇的所有高手,結果武延福異軍突起奪得了冠軍,於是他名正言順地取得了惟一代表甘肅參加國賽的入場券。 論棋藝水平,武延福算不上最好,平日在茶館裏角逐,他也不是常勝者,如遇王和生、魏玉山、王建民、楊卜知等人,甚至輸多勝少,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茶館太喧鬧。這次在由彭述聖主持的選拔賽中,沒有了外界干擾,他心無旁騖,發揮出色,奪冠也在情理之中。
武延福得知自己將作為甘肅代表參加全國賽時,心中反倒有點慌亂。心想自己這個“河州王”在河州可以稱雄,到蘭州取經,大家都叫我“武磨户”,沒想到誤打誤撞,居然要上北京比賽,心中沒底啊!武延福的心思自然瞞不過彭老法眼,臨行前,彭再三叮囑:此去北京,只管埋頭下棋,不要抬頭看人,切記,切記!武延福本就是老實人,經彭一點撥,心中有了底,所以在全國賽上,他年齡最大,話語最少。起初,誰也沒把他放在眼裏。
1959年9月,武延福初次進京參加了全運會象棋比賽,武延福時年五十有三,乃當時賽場中歲數最大者。這次比賽共有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26名棋手參賽,賽前業內人士均把目光集中到一些名將和新秀的身上。大家並沒有注意到這位身穿土布短衣,頭頂舊布帽,憨厚黝黑的臉上偏偏長着一個紅鼻頭,少言寡語,顯得有點拘謹的鄉下老頭。
在小組預賽中,武延福擊敗京華國手侯玉山的一役顯示了不凡的中殘局造詣,在賽場上引起了不小的轟動。接着武延福戰平1958年全國冠軍、”小神童“湖北李義庭,戰勝河北名將王家元,就這樣他與李義庭攜手進八決賽。
決賽共有八人蔘加。其中包括廣東楊官磷、黑龍江王嘉良、上海何順安、四川劉劍青、寧夏馬寬,以及初露頭角的“殺象能手”遼寧孟立國。決賽中,53歲的武延福又一次讓業內人士跌破了眼鏡,他除了戰平湖北李義庭外,還擊敗了馬寬等兩名國手,最終取得了第六名的好成績。
載譽回蘭後,武延福立馬去隍廟拜見彭述聖,並一一擺出他在北京下過的每局棋,請求指教。八十六歲高齡的彭述聖,雖然精神大不如前,卻依然耳不聾、眼不花。他認真觀看了武延福擺的全部對局,並詳加點評。爾後還風趣地對武説:“你五十多歲得了個全國第六名,該算是大器晚成,比‘范進中舉’強多了。”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1975年,武延福去世,享年70歲。
作為中國象棋史上的一位特殊人物,武延福的名字應該永留於棋史。

武延福榮譽

全國賽個人賽成績
1959 北京 楊官璘 王嘉良、李義庭 劉劍青 何順安武延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