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武廟閘

鎖定
武廟閘位於南京市玄武區玄武湖解放門附近,其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國東吳時期,吳後主孫皓引玄武湖水進宮,明朝時期,朱元璋修建南京明城牆並利用秦淮河和玄武湖等水系作為護城河,為了控制城內河道的水位修建武廟閘。武廟閘的工程設計在當時是世界水平,仍在使用,是南京使用時間最長的水閘,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武廟閘
館藏地點
南京市玄武區玄武湖解放門附近
開放時間
6:00至20:00
景點級別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門票價格
免費
保護級別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武廟閘歷史沿革

武廟閘 武廟閘
武廟閘的水道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國東吳時期,吳後主孫皓引玄武湖水進宮,所以當時就有了這條水道。
孫吳寶鼎二年(267年),孫皓在此開城北渠,引湖水入城。
劉宋大明三年(459年),在此開“大竇”,引水入華林園的玄淵池。 [2] 
明朝洪武初年,朱元璋利用秦淮河和玄武湖等水系作為護城河,也為了控制城內河道的水位,避免水患,在秦淮河、玄武湖及其他河流入水口處,設置了水關、涵閘、涵洞20多處,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武廟閘以及東水關、西水關。建成之初,武廟閘被稱為通心水壩或通心溝水壩,民間俗稱為台城水關,清代治圖中則稱其為北水關。
清朝同治八年(1869年),因為武廟移於府學園內東側,也就是水閘位置的城牆南側,這裏改名為“武廟閘”。 [3] 

武廟閘建築結構

武廟閘結構示意圖 武廟閘結構示意圖
整個水關由兩個半圓形閘道組成,湖水通過第一個閘道,經過過濾網,垃圾和水草被攔截下來。隨後,湖水湍流直下,進入下一個閘道,穿過涵洞,向城牆下方流去,閘道上的磚塊已長滿青苔。 [1] 
武廟閘核心部分主要是用巨型條石砌築的方形深井,深井寬31米、長7米。深井上方平台設有四塊兩兩相對的絞關石,用以承擔絞關,懸吊銅閘。這一深井型構築物修築的方式和城牆一般,嚴絲合縫,整體極為穩固。其東西兩壁上還可以看到明顯的兩條閘槽,也是明代的原制,用來固定上下滑動的水閘,使其在移動過程中不會發生偏移。 [2] 
武廟閘內部是總長140米的隧道,全由直徑0.92米的鑄銅管(103米)和鑄鐵管(37米)組成。直到1971年,為了疏通武廟閘涵道,才將100多節明代金屬管道拆除,更換為水泥涵管。增加了一個直接進水口,廢棄了原有閘門。武廟閘原有兩個入水口,為了減緩水流衝擊,兩邊磚牆乃至整個水道都呈“之”字形彎曲,減低流速。尤其是隧道內都裝有鏃刀,刀隨水流而轉,用以切碎隨湖水而來的水草,防止閘口被堵,又可防敵潛水入城。 [3] 

武廟閘建築特色

  • 銅閘設計極為罕見,上下兩板咬合式創意令其經久耐用
武廟閘最令人驚歎的是650多年前建造的深井中,兩套雙合銅水閘竟然保存得極為完好。銅水閘平面呈方形,邊長1.30米、厚0.25米,重約5.5噸。上合正中有一直徑0.09米繩孔的銅鈕,以鐵索連接地面上的絞關啓動。下合位置為石質泄水拱洞,向城牆方向延伸約5米處,與鑄鐵涵管相連。設計的特殊之處在於下合裝在條石砌成的方框內,內凹有直徑1.10米的陰穴,穴內穿5孔,中孔直徑0.28米,四邊四孔直徑為0.21米;上合呈反“凸”字形與下合相合,即為合閘斷流。上下兩板咬合的方式——當上合落下,下合面的5個空洞被封堵,因為水壓的力量,下方的水無法將上合頂開,從而形成密閉。開閘放水時,因為玄武湖水面要高於涵道內水位,從而壓迫水流進入銅管涵道,繼而調節水位。這種方式使得銅閘不會因為水正面的衝擊而變形,故而更經久耐用,至出土時形制都沒有改變。
放眼全國,這種銅閘的設計都是極為罕見的。郭湖生先生在《中華古都》中稱讚説:“此種銅閘,在故宮內五龍橋金水河穿過宮城處也有發現。國內罕見,僅南京明城有此數處遺物,表現了明代的科學技術高超水平,非常珍貴。”1971年2月為了疏通涵洞,銅水閘被取出,換成了水泥涵管。原物現藏於南京市博物館 [2] 
  • 進水口直線水道改為之字形,大大減少水流衝擊力度
在深井水閘的北側形成了一個較大的高度差,下面是扇形的進水口,因為常年受湖水衝擊,進水口往往是水閘最易損毀的位置。武廟閘進水口的設計更為適應湖水衝擊,設計中改變了以往水流直接衝入水閘的方式,人為地將直線水道改建成彎曲的“之”字形。水流在水道中曲折前進,流速減緩,自然就減少了整體水閘受到的衝擊力,從而降低閘體受損率。 [2] 
  • 閘口安裝絞刀,提前清理雜物可有效防止淤塞
除了防禦水流衝擊的影響,武廟閘還有應對管道淤塞的設置:兩處閘口都安裝了絞刀,刀隨水流的作用運轉,用以切碎隨湖水而來的湖草和其他雜物。有了這一重的清理,水流進入直徑近1米的涵管之後,就可以迅速通過,減少了管道淤塞的可能。 [2] 
  • 穿城管道上方有精巧保護層,還配有維修間
除了地面可見的結構,武廟閘的涵洞也分兩部分:北側為鑄鐵涵管,與石質泄水拱洞相連,由數節組成,每節長度為0.82米,總長度37.04米;在臨近城牆的地方,改為銅管相接引入城內,同樣由數節組成,每節長度為0.85米,總長度103.11米。穿城金屬涵管總長140.15米,內徑為0.92米。涵洞穿城而過之處稱作“靈福洞”。《南京城牆志》中記載“靈福洞”三字曾有鐘鼎篆文金書。這些貫通城牆的管道也採用特殊方式進行了保護。經過考古發現,管道上方有保護磚,且十分精細地分兩種方法放置:水閘之間用三券三伏(三層磚),相當於水窗做法;到城垣處改為五券五伏(五層磚),相當於城門做法。這樣,城牆的重量便被涵管上方支撐起來的磚券分擔,管道只承受其周圍填土的重量。發掘過程中,考古人員發現這些管道均完好無損,説明這種科學的設計保護了管道的安全。
1971年疏通涵洞時,人們在穿城涵管上方的城牆內發現了甕室一座。這個小房間為拱頂、南北向,高約4.50米、長9.70米,壁面城磚側面和城牆常用城磚不同,均無南京城牆磚常見的銘文,且城磚尺寸較大,以青磚為多。專家推測,這座甕室很有可能就是為了方便檢查和維護涵管而專門設置的“維修間”。 [2] 

武廟閘主要功能

武廟閘 武廟閘
武廟閘是玄武湖主要出水口,承擔防旱排澇的作用,仍承擔着對秦淮河等城市水道水位的控制和沖洗工作。此外,它還是連接玄武湖、內秦淮河的重要引水體系。 [1] 

武廟閘傳説軼事

相傳,明建文四年六月,燕王朱棣率“靖難之師”攻破南京,建文帝朱允炆便是從這個隧道逃出南京,從此下落不明,成為了明史上的一大疑案。 [3] 

武廟閘所獲榮譽

2021年12月,入選《江蘇省首批省級水利遺產名錄》。 [4-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