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武宜運河

鎖定
武宜運河,又名武宜漕河,為戰國時期越國大夫范蠡伐吳時開鑿的漕河,古名西蠡河,常州段又稱南運河,後用武進、宜興兩市首字為名。 [2]  [5]  在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無錫市宜興市境內。北起常州江南運河的石龍嘴,向南經武進區,入宜興市境,至宜城與荊溪相匯 [1]  ,南接錫溧漕河,長48公里,集水面積210平方公里,保護面積35平方公里。 [2] 
武宜運河沿線有2座明代修建的古橋——一十五洞橋和五洞橋。沿途流經的常州市武進區牛塘鎮、前黃鎮和宜興市閘口、和橋等鎮,均工業發達,經濟繁榮。 [2]  武宜運河是太湖流域湖西高片和武澄錫低片1700餘平方公里地區的控制線,東岸建有南運河閘、大寨河閘、順龍合閘渡船河閘和武南河套閘。 [2]  。是常州、宜興間主要航道(五級 [2]  )。 [1] 
中文名
武宜運河
別    名
西蠡河、武宜漕河、南運河
所屬水系
太湖水系
地理位置
江蘇省常州市、宜興市
流經地區
江蘇省常州市、宜興市
發源地
常州江南運河的石龍嘴
主要支流
太滆運河、殷村港、漕橋河、燒香港、湛瀆港
河    長
48 km
流域面積
210 km²
落    差
0.5 m
河    口
江蘇省宜興市宜城

武宜運河幹流概況

武宜運河的位置及水系分佈 武宜運河的位置及水系分佈
武宜運河,位於江蘇省常州和無錫兩市境內,北起常州江南運河的石龍嘴,向南經牛塘、丫河鎮、寨橋(丫河鎮經多次區劃調整後,今屬牛塘鎮下轄的行政村,寨橋也已並人前黃鎮)入宜興市境經鍾溪、楝樹港、和橋鎮至宜城,長48公里,河底寬15米~20米,河底高程0米~0.5米,河口寬30米左右,集水面積210平方公里,保護面積35平方公里。 [2]  [5]  [7]  [4] 
武宜運河(新線)常州市從京杭運河(新線)分出(左下) 武宜運河(新線)常州市從京杭運河(新線)分出(左下)
武宜運河在常州市牛塘鎮丫河村與孟津河、南運河交叉2 武宜運河在常州市牛塘鎮丫河村與孟津河、南運河交叉2
武宜運河武進滆湖段 武宜運河武進滆湖段
武宜運河宜興市和橋鎮段 武宜運河宜興市和橋鎮段
武宜運河宜興市屺亭鎮段 武宜運河宜興市屺亭鎮段
武宜運河南達宜興城區與宜北河、太滆河交匯 武宜運河南達宜興城區與宜北河、太滆河交匯

武宜運河水文特徵

武宜運河為湖西平原地區洮湖水系與江南運河、南河水系溝通的排引水河道,設計防洪標準五十年一遇。行洪流量130立方米每秒、洪水位5.5米,實際防洪標準三十年一遇至五十年一遇行洪流量110立方米每秒;設計排澇標準二十年一遇、排澇流量81立方米每秒、排澇水位4.3米~4.5米、排澇面積18.90平方公里。兩岸地勢,北高南低,西高東低,地面高程5.5米~7.0米。 [2] 

武宜運河主要支流

東側與太滆運河、殷村港、漕橋河、燒香港、湛瀆港等入湖河道相通,北連江南運河,南接錫溧漕河,是湖西地區航道網的主幹五級航道。 [2] 
武宜運河在武進區坊前與太滆運河交叉 武宜運河在武進區坊前與太滆運河交叉
太滆運河,位於常州和無錫兩市境內,自西北向東南.由滆湖,經寨橋鎮坊前穿武宜運河,過漕橋殷墅橋接錫溧漕河,向南經黃堰橋至宜興市分水墩與漕橋河匯合,於百瀆口入太湖,長23.0公里,河底寬20米~25米,河底高程-1.0米~0.5米,河口寬40米~60米,岸坡比1:3,集水面積52平方公里。太滆運河是溝通太、滆兩湖.調節滿湖水位,具有防洪.排澇、供水和航運等綜合性功能的骨幹河道.設計防洪標準五十年一遇.實際防洪標準二十年一遇至五十年一遇,平均汛期行洪流量120立方米每秒;設計排澇標準二十年一遇、排澇面積1.80平方公里。太酒運河屬洮滆水系,承泄滆湖來水及湖西運河水系部分澇水排入太湖。沿線地面低窪,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兩岸圩區堤頂高程5.0米~6.5米。太滿運河與武宜運河、錫溧漕河、漕橋河、採菱港、水安河等相通。 [2] 
燒香港,位於宜興市東北,是治太工程中為減輕南溪河排洪壓力.增強滿太之間排水能力而新開的河道,河名沿用了原滆太間的排水河道老燒香港名稱。新開燒香港河線走向自滆湖高瀆灌口起,經高塍鎮紅旗圩、沈家、董家塘、蔣山南、大家橋、前彭、沙塘港人太湖,總長24公里,河底寬度26米,河底高程0米,平均河口寬度56米左右。其主要功能為泄洪排水、通航及灌溉。 [2]  燒香港,位於宜興市(原宜興縣)東北,西起滆湖塘瀆港,經南新,柏樹、官路橋至後村分兩支:一支向東北經扶風、王茂至沉塘湖入橫塘河,另一支向東南入陽山蕩。1979年疏浚柏樹至蔣山河段。 [7] 
江南運河,長江以南的京杭大運河河段,又稱江南運河,古稱江南河.官河,亦稱運糧河,在鎮江境內又稱徒陽運河。江南運河,是集行洪、調水、排澇、航運、景觀等於一體的綜合性河道,自長江經鎮江市區諫壁、丹陽市,常州、無錫和蘇州市區以及蘇州市吳江區至蘇浙兩省交界,長211.7公里。兩岸地形.北高南低,辛豐至丹陽右岸高地高程30米,丹陽至常州兩岸地面高程5米~6米。北岸沿線自西向東依次有九曲河、新孟河.德勝港、澡港河、新溝河、錫澄運河、婁江等通達長江,望虞河通過望亭立交與江南運河立體交叉。南岸在丹陽與常州之間有香草河、丹金溧漕河、扁擔河、南運河等與洮滆水系相通;在常州與蘇州之間,有武進港.直湖港、梁溪河、曹王涇.小溪港、大溪港、滸光運河、胥江通向太湖。蘇州至平望,東岸有吳淞江通向下游,西岸有瓜涇港等出入湖淡港與東太湖溝通,太浦河在平望與江南運河相交,江南運河與沿線交匯河流具有水量交換、航運、排澇和引水功能。 [3] 
孟津河(又名孟徑河),北起丫河,與武宜漕河相接,至張河港入賓興縣境,長28.4公里。 [5] 
錫溧漕河,西自武宜漕河五洞橋起,東至直潮港(無錫)入京杭運河,長26公里。 [6] 
南童子河,引、排、航河道,京杭運河~武宜運河,長9.5公里。 [6] 
武宜運河在宜興市閘口與漕橋河交叉 武宜運河在宜興市閘口與漕橋河交叉
漕橋河,位於宜興市(原宜興縣)東北,西起滔湖尖頭,向東在上游閘口處橫穿武宜運河,在下游分水處與太滆運河交匯,最後經漕橋、分水百瀆港匯入太湖入太湖,長21.5公里。1967年宜興、武進二縣3.5萬人拓浚,其中,和橋、周鐵2個區民工2萬人,河底寬20米,底高程0.5米,土方175萬立方米。 [7]  是勾通太湖、滆湖,為東有地區主要引排河道。 [6]  [11] 
湛瀆河,又名萬人港,滆湖高瀆港後莊起,向東經馮家橋、邵家至興福橋,後分兩支,一支經王婆入東氿,另一支經寺前、下裴蕩、南大圩進茭瀆港入太湖,全長25公里。1959年高塍、屺亭,閘口等公社5600名民工疏浚高瀆港到湖陵橋河段。1964,年後加孔拓寬湖陵橋、黃墓橋、馮家橋、高遙三洞橋,興福橋、道成橋、茭瀆橋等束水橋樑。 [7] 
武宜運河在宜興市和橋鎮與殷村港交叉 武宜運河在宜興市和橋鎮與殷村港交叉
殷村港,又名太滆南運河,位於宜興市(原宜興縣)東北部,西起湧湖沙瀆港,經和橋、萬石、陳橋入太湖,長23公里(一説20.3公里。 [10]  )。1976年由官林,周鐵,丁蜀,和橋4個區22個公社5.5萬人開鑿,土方411萬立方米,河底寬20米,河底高程0.5米,新建橋樑18座,使湧湖洪水渲泄通暢,早時可引太湖水入滆湖。 [7]  是宜興市北部連接滆湖和太湖的一條重要行洪通道。 [10] 
社瀆河,位於宜興市(原宜興縣)東北部,十里牌南,武宜運河口起,向東經東梅、大塍、三陽、社瀆入太湖,河長13公里。1976年由徐舍,潘家壩,堰頭,芳莊、郵堂、宜豐、鯨塘和大塍,新莊,大浦、張澤、十里牌12個公社,共2.5萬人開拓武宜運河至大塍段(稱東湛瀆河)6.6公里,河底寬20米,底高程0.5米;疏浚下游河段,河底拓寬為10米,引排水量略有增加。 [7] 
武宜運河在宜興市北與紅勝河交叉 武宜運河在宜興市北與紅勝河交叉
宜紅河(紅勝河),1976~1977開鑿,河長8.4公里,從宋瀆經紅塔、徐壩入武宜運河,河底寬6米,河底高程0.5米。 [8] 
大巷河,長6.3公里,1979年疏浚,自武宜運河、大巷村,西幹.灣裏村,河底寬3~5米,河底高程1.0一1.5米。 [8] 
金盆河,長4.02公里,起於宜興水產,經湖濱,金盆,港北,入武宜運河。 [9] 
北新河,長5.1公里,起於宜興上橫河,民勝,北新,廟橋,前謝武宜運河。河底寬5~10米,河底高程1.5米。 [9] 
滆湖 滆湖
滆湖,位於武進西南部與宜興市(原宜興縣)交界處。為蘇南次於太湖的第二大湖。湖區大部屬於本縣,縣境內湖面南北長30餘公里,東西最寬處近20公里,水域面積為178372畝。沿湖有寨橋、坊前、南夏墅、盧家巷、牛塘、厚餘,禮河,嘉澤,村前、東安等鄉和縣湧湖良種繁育場。 [6] 

武宜運河治理開發

武宜運河為戰國時期越國大夫范蠡伐吳時開鑿的漕河,隋唐時沿河修纖道。雖經歷代疏浚,但河道依然淺窄。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為提高湖西地區引排能力和改善水環境,曾多次拓浚。1977年全線拓浚。2000年實施武宜運河拓浚改道工程。常州市境內,上段自江南運河與德勝河交匯處的連江橋至丫河鎮平地開河,下段至太滆運河全線拓浚。拓浚後的河道,河底寬17米~20米,河底高程0.0米,兩岸堤防頂高程7.0米,河道全線護岸或護坡。宜興市境內24公里,河口寬65米,河底寬33米,河底高程-0.8米,坡比1:3,河道兩側建硬質化護坡23.66公里。建防洪水閘1座、泵站11座、橋樑22座,駁岸碼頭13座佔用長度1317米。 [2] 
2003~2006年,常州市機械化實施武宜運河改道拓浚工程,北起常州呂墅的江南運河德勝河口,南至武進坊前的武宜運河太滆運河河口,長25.73公里,河道為三等工程;堤防、護岸、涵洞、節制閘按3級建築物設計,堤後電灌站按4級建築物設計;河底高程0.0米,河底寬武南河以北20米,以南17米,邊坡比均為1:3;堤頂高程7米,土堤頂寬東岸5米,西岸3米。橋樑工程按通航等級六級航道標準設計。新建厚恕、西王橋、天龍橋、丫河橋、長虹西路大橋等橋樑5座,新建引排水涵洞26處、節制閘10座,新建電灌站7座、灌排渠道89條。 [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