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武威第六中學

鎖定
武威第六中學,新址位於武威新城北邊,海藏寺西2公里處, 學校建設項目設置高中年級教學班80個,可容納4000名學生全寄宿就讀,達到省級示範性普通高中的標準,對推進武威市普通高中特色發展,進一步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意義重大。
學校始建於1973年,是一所省級示範性普通高中,先後獲得甘肅省中小學德育示範學校、甘肅省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學校、甘肅省綠色學校、甘肅省教育科學研究所實驗學校等榮譽稱號。
中文名
甘肅省武威第六中學
外文名
Wuwei NO.6 High School
簡    稱
武威六中
創辦時間
1973年
校    訓
篤學、求真、奮進
地    址
武威市東大街興勝路25號
主要獎項
甘肅省奧林匹克化學競賽明星學校
甘肅省中小學德育示範學校
類    別
全日制普通高等中學
現任校長
徐兆勝
所屬地區
甘肅省武威市

武威第六中學校園文化

武威第六中學校訓

篤學 求真 奮進 [1] 
校訓
校訓(2張)
篤學:敦厚、誠實、忠信。
求真:崇尚科學,追求真知。
奮進:奮發進取。
整體含義:專心致志,勤奮好學,學做真人,追求真知,開拓創新,知難而進。

武威第六中學校歌

《武威六中校歌》
作詞:李建民 作曲:田佳
古都涼州
有一個馬踏飛燕的傳説
古鐘樓邊
有一所朝氣蓬勃的中學
啊~啊~六中 啊~啊~六中
你為雛鷹插上翅膀
你為社會培育棟樑
園丁辛勤耕耘
播撒明天美好希望
老師無私奉獻
剪來滿園明媚春光
今天我們以你為榮
明天你為我們啓航
古都涼州
有一個馬踏飛燕的傳説
古城東面
有一所英才輩出的中學
啊~啊~六中 啊~啊~六中
你為時代奏響旋律
你為武威再創輝煌
我們篤實求真
實現明天美好理想
我們師生同心
遨遊奮進在知識海洋
今天我們以你為榮
明天你為我們啓航
啊~啊~六中 啊~啊~六中
你為社會培育棟樑
你為武威再創輝煌

武威第六中學校刊

《鼓樓》創刊於2004年春,由武威六中鼓樓文學社負責,是校內文學交流的平台。
得名於和六中一牆之隔的大雲寺的鐘鼓樓。取義:用激情敲響青春的鼓,讓腳步攀登精神的樓。鼓聲中激情沸騰,高樓上視野遼闊。

武威第六中學辦學條件

學校建築
學校建築(4張)
教學樓、綜合教學樓、實驗樓、辦公樓、學生公寓樓、學生餐廳、校園網、天文觀測台等教學設施配置標準、數量達標;體藝活動場地達標、器材齊全;館藏圖書10萬餘冊。

武威第六中學師資力量

學校有教職工210人,其中高級教師46人,一級教師81人,碩士研究生學歷教師19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人,省、市級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省級青年教學能手32人。 [2] 

武威第六中學辦學理念

學校制定了《教學工作細則》、《教職工工作量計算辦法》、《教職工工作質量評價辦法》、《教學質量管理獎勵辦法》等規章制度。加大對有突出貢獻的教職工獎勵力度。
總結出“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教學三主原則和“注重知識的核心和結構、注重教學的整體性和綜合性、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的三注重原則,以及“優化課堂教學全面打好基礎與搞活第二課堂培養興趣特長的課內與課外相結合”的原則。
遵循“為教而研、以研促教、教研結合、教學相長”的原則,大力開展教學研究活動,走教研興校之路。

武威第六中學學校榮譽

全校教師先後有130餘篇教學科研論文發表在國家、省、市、區教學專業刊物,40餘名教師受到省、市、區表彰獎勵,有六項教學成果榮獲甘肅省基礎教育教學科研獎,其中《大面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整體改革實驗》獲一等獎。
2003年,教師趙多彪榮獲國家第六屆“蘇步青數學教育獎”;2002年,教師鄒立國獲全國青年數學教師説課比賽中一等獎;2002年,教師馮玉基獲全國青年教師課堂評優中二等獎。

武威第六中學高考成績

1995年以來,學校有多名學生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清華、北大、復旦。
2008年該校學生王奕傑以692分取得理科全省第五的好成績,被清華大學錄取。
2009年該校文科生方怡以607分名列全省第七,被北大錄取。
2012年,常煊凱、鄒沅錚、魯榮榮、文博、劉小亢等人,分別考入上海交大、武漢大學、北京師大、北京外國語大學、川大。
2013年,趙光琪考入清華大學,中央財經大學等校。
2014年,賀佳誼、何建雲、劉佳瑩分別位列考區第一三五名,考入南京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
2016年,學校1556名文化課考生中,一本上線335人,二本以上上線884人。927名應屆文化課考生一本上線233人,上線率25.13%;二本以上上線513人,上線率55.34%。王天瑜同學以612分獲武威市文科狀元,田輝同學以656分獲我市理科狀元被清華大學錄取,59人進入涼州考區文理前百名。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