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武功鄉

(河南省平頂山市舞鋼市下轄鄉)

鎖定
武功鄉,隸屬於河南省平頂山市舞鋼市,地處舞鋼市東部,東與駐馬店市西平縣出山鎮相鄰,南與尹集鎮接壤,西與鐵山鄉埡口街道相連,北與棗林鎮毗鄰,距舞鋼市區8千米, [1]  區域總面積51.2平方千米。 [4] 
春秋戰國時,武功分封為柏國;1983年,由武功公社改為武功鄉。 [1]  截至2018年末,武功鄉户籍人口為25448人。 [4]  截至2020年6月,武功鄉下轄22個行政村, [2]  鄉人民政府駐武功村府前街中段路北。 [1] 
截至2018年末,武功鄉有工業企業48個,其中規模以上1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7個。 [4] 
中文名
武功鄉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河南省平頂山市舞鋼市
地理位置
舞鋼市東部
面    積
51.2 km²
下轄地區
22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武功村府前街中段路北
電話區號
0375
郵政區碼
462513
氣候條件
温帶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豫D
人    口
25448人(截至2018年末户籍人口)

武功鄉建置沿革

春秋戰國時,武功分封為柏國。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建武功區。
1957年,武功區改為武功公社。
1983年,由武功公社改為武功鄉。 [1] 

武功鄉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武功鄉下轄武功、範莊、滾河李、坡魏、田崗、草坡、咀頭王、羅灣、小柴莊、大程莊、滾河孫、八家劉、後營、王五、崗王、刁溝、月營、曹集、曹莊、劉莊、大李莊、同官李22個行政村,下設112個村民小組。 [1] 
截至2020年6月,武功鄉下轄22個行政村:武功村、嘴頭王村、草坡村、田崗村、羅灣村、坡魏村、範莊村、滾河李村、滾河孫村、八家劉村、後營村、大程莊村、小柴莊村、刁溝村、月盈村、王五村、崗王村、劉莊村、曹集村、曹莊村、大李莊村、同官李村, [2]  鄉人民政府駐武功村府前街中段路北。 [1] 

武功鄉地理環境

武功鄉位置境域

武功鄉地處舞鋼市東部,東與駐馬店市西平縣出山鎮相鄰,南與尹集鎮接壤,西與鐵山鄉埡口街道相連,北與棗林鎮毗鄰,距舞鋼市區8千米, [1]  區域總面積51.2平方千米。 [4] 
武功鄉

武功鄉地形地貌

風景
風景(4張)
武功鄉地勢南高北低,南部以山地丘陵為主,佔總面積的19%,北部以平原為主,佔總面積的81%。 [1] 

武功鄉水文

武功鄉有滾河自西南向東北蜿蜒流經全境,由曹莊村寺山流入西平縣境內。

武功鄉自然資源

2011年,武功鄉有耕地3.4萬畝,人均1.2畝。 [1]  武功鄉有鐵礦、石英岩礦、花崗岩礦,在探明的儲量中,鐵礦資源較豐。

武功鄉人口

截至2011年末,武功鄉總人口有26260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130人,城鎮化率8.11%;另有流動人口5874人。總人口中,男性13475人,佔51.31%;女性12785人,佔48.69%。2011年,武功鄉人口出生率9.3‰,人口死亡率6.7‰,人口自然增長率2.6‰,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514人。 [1] 
截至2017年末,武功鄉常住人口為25727人。 [3] 
截至2018年末,武功鄉户籍人口為25448人。 [4] 

武功鄉經濟

武功鄉綜述

武功鄉礦產自然資源有鐵礦、石英岩礦、花崗岩礦,在探明的儲量中,鐵礦資源較豐;滾河自西南向東北蜿蜒流經全境,由曹莊村寺山流入西平縣境內;田崗水庫猶如一顆明珠璀璨靚麗,澆灌着5000畝良田。依託比較好的地理位置和比較豐富的自然資源,武功鄉以招商選資為重要途徑發展非公經濟。引導建立了以鋼鐵加工、棉紡為主的武功工業園區, 園區內有河南金基業鋼鐵有限公司、舞鋼市宇龍紡織有限公司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8家,非公有制經濟數量1231個,年工業總產總值17億元。    武功鄉總耕地面積3.5萬畝。2000年,被確定為平頂山市唯一一家糧食自給工程優質生產示範基地; 2008年,實施了國家級土地整理項目11000畝。全鄉農林牧業基礎設施更加完善,轄區內有長江以北比較大的肉鴿生產基地——天成鴿業有限公司。 [5] 
2011年,武功鄉財政總收入1030萬元,比2010年增長23%;人均財政收入392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209元。 [1] 
截至2018年末,武功鄉有工業企業48個,其中規模以上1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7個。 [4] 

武功鄉農業

2000年,武功鄉被確定為平頂山市糧食自給工程優質生產示範基地。
2011年,武功鄉農業總產值5.6億元,農業增加值佔生產總值的20%。武功鄉糧食作物以小麥、水稻、豆類等為主。2011年,武功鄉生產糧食35830噸,人均1364千克。武功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家禽為主。截至2011年末,武功鄉有無公害大米基地3個;專業合作社11家,農業龍頭企業7家;初步形成了畜牧養殖、苗木花卉種植和特種養殖為主的三大農業產業。武功鄉名優特產品有肉鴿、蓮藕、肉雞等,綠色環保產品有晚秋黃梨、紅薯等。 [1] 

武功鄉工業

武功鄉初步形成了以鋼板深加工、棉紗紡織、重工配件等為主的工業體系。2011年,武功鄉工業總產值為13.3億元,比2010年增長20%,工業增加值785萬元,佔生產總值的21%。截至2011年末,武功鄉有規模以上企業13家。 [1] 

武功鄉商貿

截至2011年末,武功鄉有商業網點113個,職工230人;有城鄉有農貿市場4個。2011年,武功鄉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2億元,比2010年增長20%;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0.9億元,比2010年增長16%。 [1] 

武功鄉金融業

截至2011年末,武功鄉有農業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等2家金融機構在境內開設了分行或設立了辦事處。截至2011年末,武功鄉各類存款餘額為17.2億元,比2010年增長18%;人均儲蓄6500元;各項貸款餘額0.6億元,比2010年增長20%。 [1] 

武功鄉電信業

2011年,武功鄉電信業務收入為56萬餘元。 [1] 

武功鄉社會事業

武功鄉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武功鄉有幼兒園5所,在園幼兒360人,專任教師16人;小學13所,在校生3512人,專任教師287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425人,專任教師72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武功鄉教育經費達0.2億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0.2億元。 [1] 

武功鄉文體事業

1983年,武功鄉開通了有線廣播站,入户率100%;1996年,開通有線電視。截至2011年末,武功鄉有線電視入户率78%。截至2011年末,武功鄉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5個,有文化藝術團體8個,農家書屋5個,藏書2.2萬冊。截至2011年末,武功鄉有體育場地5處,3個行政村安裝了健身器材。 [1] 

武功鄉醫療衞生

截至2011年末,武功鄉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23個,其中鄉醫院1個,社區衞生服務站22個;病牀67張,每千人擁有醫療牀位2.55張;專業衞生人員63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衞生技術人員2.4人。2011年,武功鄉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2.1萬人次,住院手術35台次,出院病人0.2萬人次。2011年,武功鄉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15/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98%,農村衞生廁所普及率48%,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3萬人,參合率98.5%;孕產婦死亡率為0。 [1] 

武功鄉社會保障

2011年,武功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人數160户,人數238人,支出51.4萬元,比2010年增長10%,月人均180元,比2010年增長13%;農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1013户,人數1046人,支出113萬元,比2010年增長10%,月人均88.6元,比2010年增長19%;農村五保集中供養45人,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53人;農村醫療救助27人次,支出10萬餘元;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50人次,支出0.7萬元,比2010年增長4.5%;農村臨時救濟26人次,支出0.3萬元,比2010年增長10%;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63人;有敬老院1所,牀位50張。 [1] 

武功鄉郵政電信

截至2011年末,武功鄉有郵政網點22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13千米,投遞點30個,鄉村通郵率100%;有電信服務網點1個,固定電話用户2300多户,電話普及率34%,移動寬帶接入用户700多户。 [1] 

武功鄉交通

武功鄉有省道七蟻線、高蘭線交匯穿境而過。

武功鄉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武功鄉舊稱“窯溝”;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知縣蔡汝濟鎮壓了攻佔窯溝的西平縣崔禿子起義軍後,更名武功。 [1] 

武功鄉風景名勝

境內有蔡公祠、法藏寺、顯慶寺和溝頭趙冶鐵遺址等。 [5] 
參考資料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黃樹賢總主編;張克強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河南省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7年3月:940-941.
  • 2.    武功鄉2020年統計用區劃代碼和城鄉劃分代碼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04-10]
  • 3.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8(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9.05:297.
  • 4.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9(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0.05:306.
  • 5.    武功鄉  .河南政務服務網[引用日期2021-11-13]